郭靖放弃了多大的一片疆域,放弃了多少好处?

《射雕英雄传》里,杨康有过两次选择的机会。

一次是生父杨铁心露面,生母包惜弱明确告知,此乃生父。杨康当时已经信了。但看看杨铁心风尘仆仆,看看完颜洪烈衣冠锦绣,决定选择后者。为此不惜放任沙通天等围剿师父,终于逼死了亲爹。

到此为止,还可以托词说半信半疑。

归云庄上,段天德说出真相,杨康亲手击毙之,已经和郭靖结为了兄弟。但此后,又一次放跑了完颜洪烈。

只因完颜洪烈暗示他:当今金主昏庸,自己早晚上位。

“我当李渊,你当李世民吧!”

天下就放在眼前。

杨康当然迫不及待要拿了。

杨康一辈子都想走捷径:不认爹而认完颜洪烈,因为有富贵;杀了欧阳克,就可拜欧阳锋为师;杀江南五怪,是为了抹黑黄药师,引发群体围攻。

真是善于用计,结果铁枪庙里,也就这么死了。

说到捷径,聊聊郭靖。

郭靖最初得到成吉思汗的注意,是他豁出性命救哲别,险些被术赤杀了,且不要回赠的黄金。

郭靖很怕豹子,但还是去救了华筝。

郭靖随哲别学射箭,射雕成功,还只算是箭法好;但万军之中,救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可是亲口许诺:“这次之后,我将你当儿子看。”

果然言下不虚:就让郭靖当了金刀驸马。

到郭靖中原游历,返回蒙古时,已封为那颜:领军万人。蒙古西征右军都元帅。

他曾经亲自排解过术赤与察合台的纷争,间接稳定了窝阔台未来的汗位。

到成吉思汗灭花剌子模时,他立下不世大功。成吉思汗当时对他的劝诱与许诺,简单又明快:

“你心念赵宋,有何好处?你曾跟我说过岳飞之事,他如此尽忠报国,到头来仍被处死。你为我平了赵宋,我今日当着众人之前,答应封你为宋王,让你统御南朝江山。”

成吉思汗许诺了宋王。郭靖只要一点头,他就是宋王了。

但郭靖还是选择与成吉思汗决裂。一方面是母亲的劝导,一方面是:

“想起西域各国为蒙古征服后百姓家破人亡的惨状”。

这就是他与杨康的决定性区别了。

当然,话说,若将杨康放在郭靖的处境,猜他会怎么做?接下宋王这个职责么?

怕还不止如此。

站在郭靖角度想:

——他是成吉思汗的爱婿。

——成吉思汗起兵,他即跟随,与四犬之一的哲别同时,资历极老,人缘也好。

——与拖雷为兄弟安答。

——排解过术赤与察合台的恩怨。与哲别师徒之谊。

正史,术赤被封到西边——如今的俄罗斯那里了。

察合台统领的是相当于西辽的版图——如今的中亚。

到1300年,蒙古是这样的。

我们都知道,元朝是拖雷之子忽必烈那一支。

500

如果杨康身处郭靖的地位,大概就会开始撺掇拖雷,趁成吉思汗驾崩之后,拖雷监国之际,谋刺窝阔台。

然后,拖雷自然很容易获得亚洲大陆东半边。再利用察合台和术赤彼此忌惮,让他们安于西疆。

这样,三大汗国均势会早早划定。

而郭靖当时的地位,作为成吉思汗之婿,拖雷的第一副手,辅国之功,又得哲别那一支的忠勇效力,那起码是南宋疆土打底。

扩大到整个中原,大概也不是很难。

那时他真就是宋王了——还不是成吉思汗敕封的,是自己拿下来的疆域。

然后郭靖就可以大摇大摆统治亚洲大陆东海岸了,回头还可以撇清:

“反正我爸是宋朝杀的,我自己出生在蒙古,这么做,那也是天经地义!”

《天龙八部》里有个类似的对比:

慕容复手无寸兵,却天天想着搞事情,又想在宋朝闹事,又想借西夏的力量,又想在大理闹兵。最后当然没成。

萧峰身为南院大王,手握大军,而且上承南征的使命,一眨眼就能定天下;却宁可折箭休兵,自断雁门。

世上总有些捷径,只要巧加说辞就可以走。

然而郭靖还是选择回过头来,在襄阳站了半个世纪。

之前说过,郭靖身上,寄托了金庸先生对岳飞的感叹,对孟珙和湖北军民的推重。

其实还有一层。

——生于北国,南奔归宋,万军辟易。谁呢?辛弃疾。

——生于北国,南奔归宋,抗元至死。谁呢?张世杰。

世上终究是有这些,宁肯选择更困难道路的人。

我说上面这段的时候,估计会有人觉得:

“哎,好像没从郭靖这个角度想过,还可以这么搞巨大阴谋啊!”

大概因为,我们都习惯了郭靖是个傻孩子,是个好孩子,很少意识到:

他在南宋是个布衣游侠,可是在北国,郭靖是人类史上最大疆域帝国的初创功臣之一,是史上最可怕征服者的爱婿,被亲口许诺了宋朝疆域的王者。他有人脉,有能力,在公元13世纪,左右整个亚洲的局势。

——这个设定现在想来,真是吓死人。但金庸先生写得很稳,稳到我们很少意识到这点。

——然后郭靖南奔去襄阳,做个没有官位的布衣客卿。十几年后,在全真道士眼里,他就是个普通乡下汉子。如果他选了另一条路,那时他会是几百万平方公里的统治者呢。

为什么我们没这么想呢?

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都还是心怀热血的人。思维逻辑,还是按着郭靖模式走,而没有按杨康的角度想过,意识到郭靖有许多阴谋可能性。

所以只想着郭靖是个热血的好孩子、傻孩子,没想过他搞阴谋统治东亚的可能性。

就像正常人看岳飞,会觉得他忠勇;秦桧角度看岳飞,会觉得他不识时务。思维角度,决定最后的成果。

许多读者,真不是不够聪明,只是从来下意识地拒绝了那个更阴险更功利的捷径。

成吉思汗当日以利益出发,质问郭靖:

“有何好处?”

但只要世上还有许多人,做事并不单纯从“有何好处”出发,这世界就还有希望。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