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印度享有传说的巨大优势,为什么历史上被一次次征服?印网友表示不服
网文都是原文翻译,因此如果出现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言论皆不代表本网立场,请列位看官多多包涵。
印度享有巨大优势,为什么历史上被一次次征服?印网友表示不服
译自Quora问题:印度无论是在社会财富,知识技术还是人口数量上都有一定的优势,为什么从雅利安人到英国人,它会一次次被比他弱/强的国家打败?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印度网友表达了不同的意见。
Baba Vickram Aditya Bedi
商务顾问、作家(2017-至今)
Business Adviser, Writer (2017-present)
古印度,孔雀王朝和后来的笈多王朝,公元前400年—公元700年。
关于印度遭到的侵略比其他任何国家都严重这一说法,实际上并不可信。印度的历史比其他国家的历史要长得多,它所展示的事实与殖民历史学家试图得出的结论大不相同。有记录的人类历史起源于以下几个地方,古印度、古中国、古伊拉克、古希腊和古埃及。除了印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包括中国,其他所有国家的语言和宗教信仰都与他们过去完全不同。
在印度河流域文明时期,印度有将近3500年没有被侵略过。公元前260年印度统一以后,在近1000年的时间里它在战争中没有战败过,大多数文化都不会存在那么久。即使是在印度确实被外国势力统治的时期,他们也从未直接统治过这个国家。
事实上,从YSL入侵到莫卧儿王朝末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印度被控制的平均面积还不到其国土面积的40%。在英国的统治下,莫卧儿帝国和玛拉沙帝国的残余势力作为统治的组成部分继续统治着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当大英帝国最终离开印度时,印度仍有500多个君主立宪制的邦。
孔雀王朝的建筑,以及阿育王的狮子山,现在是印度的国家象征。
对于一个世人皆称未能成功自卫的国家来说,印度以一种更加线性的方式维持了其文明、语言和文化,在这一点上,它似乎比其他所有文明都做得好。事实上,印度取得了很多重大的胜利,这些胜利意义非凡,但它似乎并没有引起共鸣。很显然,印度经历的失败并没有那么多。
从印度获益的两大既得利益者得到的好处似乎并不多,他们分别是袭击印度并带走财富的YSL军队,以及大英帝国。大英帝国需要为其在印度的殖民主义做出解释。
佛教和印度文明传播到亚洲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说法根本不可信,从来没有一个群体被称为雅利安人。事实上,“雅利安”一词是印度梵语词汇,在《吠陀经》里的意思是高贵和博学。《吠陀经》是印欧语系中最古老的文献。它们是用吠陀梵文写成的,这种语言通过记忆得以保存,最后在印度第一次统一之前的某个时候被记录下来。事实上,《吠陀经》里只提到印度和阿富汗地区,没有显示出有其他移民进入印度。《吠陀经》实际上讨论过印度之外的移民问题,其中一个例子描述了一位被称作帕尔莎的吠陀国王,他定居在现在的伊朗。
印度将其文明、科学知识和理想传播到了整个亚洲,其中包括传播和改革佛教。梵语在这些文化中仍然存在,中国禅宗和日本禅宗是由梵文中的“Dhyana”或“concentration”构成的,甚至“Mandarin(普通话)”这个词也来自梵语“Mantri”。看看泰国,或者柬埔寨,在这些国家的城市和省份名称中也可以找到无数的梵语词汇。
事实上,柬埔寨的名字本身就是由一位去过该地区的印度国王命名的。他来自“Kamboja”家族,这就是后来柬埔寨的名字。在泰国,前泰国国王有一个梵语名字叫“Bhūmibala Atulyateja”,意思是地球的力量。泰国的一个省被称为阿霍迪亚(Ajodhya),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the Ramayana)有关。梵语与印度文明对东南亚的影响很大,这一点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可以看到。
资料来源:印度对东南亚的历史影响-维基百科
印度不能被称作是一个被征服的文明,因为它在1947年再次出现。人们应该从宏观的历史角度去看待印度,而不是仅仅从一个历史周期的角度去看。文明有起有落,但它们不会消失,除非它们变得与过去截然不同,印度从未表现出自己是一个正在消失的文明。事实上,对于它所经历的每一场风暴,印度要么从中吸收了新的思想并使其印度化,要么从它无法理解的世界中获得了自由。
吸收侵略者进入泛印度世界的想法是印度最宝贵的能力之一。今天,大约15%的印度人说英语,但与此同时,印度语言并没有消失。事实上,今天印地语的使用范围比1947年更加广泛。在印度南部,泰米尔语在过去的50年里一直在发展。今天,印度的历史在印度被重新审视,印度被侵略分裂的扭曲形象根本没有真实可靠的依据来证实,也不会阻碍印度前进的方向。
欧洲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曾被其他欧洲国家(匈奴、土耳其或罗马帝国)多次侵略过。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甚至在1200年之前就以现在的形式存在。他们的宗教信仰完全改变了,他们的语言也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变化。相比之下,印度作为一个文明古国表现得非常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仍然能常常听到人们吟诵《吠陀经》里的赞美诗,这种文化的持续性仍表现在许多方面。
印度的吠陀教与古埃及是在同一时期出现的。有人能想象,今天的埃及人仍然以法老的名义谈论宗教,真正的古埃及宗教仍在发挥着作用吗?不是所有的战斗都要靠军队来打,也不是所有的战斗都要靠武力来取胜。有时,与一个地方在时间上有线性联系,比占领所有的土地更有意义。理想和思想能显示出文明在过去和现在是多么辉煌。因为如果没有这些,那么现在在此居住的人们在意识形态上将是完全不同的一群人。
柬埔寨吴哥窟,印度建筑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Ranjiv Kurup
《印度人报》历史和哲学版块作者
Author o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the Hindu
雅利安人是英国人捏造出来的,其原因有两个:
(1)最初是为了篡夺早期基督教的印度文献和哲学思想,18世纪以后是为了保护西方基督教身份的根基。
(2)通过暗示印度人民是“野蛮人”,是没有文明的原始民族,来延续其殖民统治,他们一直被“欧洲人”统治着。
尽管YSL部落从公元7世纪起开始通过贸易途径和平进入印度,但他们仍入侵了印度,主要有两个原因:
(1)他们需要印度的财富来维持其新的政治意识形态;
(2)居住在印度的MSL叛国。到了18世纪,印度人成功地根除了这一祸害,分裂了莫卧儿帝国,这时,当地的莫卧儿萨特拉普人在英国东印度公司雇佣兵的帮助下开始巩固自己的阵地。
英国基督教统治建立起来的原因有四个:
(1)他们需要印度的财富;
(2)经过几十年的战斗,莫卧儿王朝日渐衰弱;
(3)印度基督徒的叛国行为,他们很快就看到了与英国结盟的好处;
(4)英国有更好的战略来征服印度,不是通过武力,而是通过有系统的“分而治之”政策来占领这个国家并改变其国家性质,发现并加剧社会结构中的旧分裂,同时将税收负担提高到一定程度,使每个寻求帮助的地区和邦国一贫如洗。他们成功地创造了一个说英语的新群体,这些人成为了新的调停者和合作者,帮助瓦解了印度社会。
Krishnan Raghavan
热衷阅读各国历史,特别是印度历史
Avid reader of the history of nations, especially of India
一个词:不团结。他们从来没有作为一个民族站在一起,没有认识到他们之间共同的价值观。他们争吵不休,在关键时刻互相背叛。
无论是玛拉沙人对抗英国人,还是阿姆比和波鲁斯对抗亚历山大,或者拉纳桑加对抗巴布尔,或者维贾亚纳加拉军队对抗德干苏丹,他们都曾被邻国的国王甚至自己的将军背叛过。
最终导致印度遭受了近一千年的苦难。
Ludwig Nijholt
曾就读于莱顿大学
studied at Leiden University
对于这个问题中的一些疑点,除了“雅利安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之外,我还有一些其他的疑问:
l “印度人民”:在历史上,这些人一直都是一群截然不同的人。印度在1947年统一以后才成为一个国家。
l “一次又一次地被比他弱/比他强的侵略者征服”:被征服的不是人民,而是军队和领土。所以这是一个军队对另一个军队的问题。
其次,整个印度曾经只被一个外部势力控制过,那就是大英帝国。所有其他入侵者只控制过印度领土的一部分。
-
樱落网专业翻译海外优质素材(包括新闻,问答,评论等),每日更新十数篇。
添加公众号:樱落花影
点击菜单栏直接访问本网站
如需查看完整版及更多译文可点击 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