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5.18 |“诏诰天下 状元及第”科举文物展在江山博物馆精彩开幕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500

2020年5月15日,“诏诰天下 状元及第”科举文物展在浙江省江山博物馆精彩开幕。此次展览是圣旨博物馆继2019年“紫气东来 圣旨驾到”明清圣旨珍品展后,第二次与江山博物馆合作,也是两馆双方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献给市民朋友的一场科举文化盛宴。

500

江山市博物馆坐落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的浙江省江山市,占地面积约10亩,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馆内基本陈列布展以“千年古道.锦绣江山”为主题,展示区域共分为三大区域,分别是序厅、自然展厅、历史展厅,馆藏文物丰富,类型多样,9425件(册)馆藏中,有属国家一、二、三级文物共158件。整个博物馆前后开阔,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加上外形美观大方、雄伟,是江山城北标致性的建筑,加上右边是新建的江山城市规划展览馆,连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500

此次“诏诰天下 状元及第”科举文物展共分为:十年寒窗大比之年金殿唱名状元及第四个单元,展品内容丰富、种类齐全,观众可通过展览,从多角度了解科举文化内涵、体会古代学子的十年寒窗苦与金榜题名时的辛酸和喜悦。

展览展品·精彩看点

清 黄自元殿试试卷

这份试卷是黄自元在同治七年考中榜眼的殿试卷,黄自元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清同治六年(1867年)乡试中举,次年殿试列居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和江南乡试副考官。这份殿试卷得来十分不易,大多数古时的考试卷都保存在中国历史档案馆,这份是极少数流落民间中的精品。朝廷历经多次的变革、社会历经多次的战乱,能留存下来的关于科举考试的真迹甚少,尤其殿试卷真迹显得弥足珍贵。

500

清 乡试卷票

这张卷票是光绪二十三年,顺天府顺天乡试生员瑞珍参加乡试的卷票。清代科举中的票卷是参加科考士子必备的身份证明和手续,相当于现在考试的准考证。

500

清 单柄环书箱

500

清 双柄环雕花书箱

书箱是清代考生赶考的必备行头之一,书箱精致而小巧,底板有夹层,可以把自己的贵重物品放入以备不时之需。书箱一般都是用防霉防蛀的木材精制而成,有的书箱上还会雕刻精美的图案,以期得自己金榜题名。

清 道光三十年正月二十六日 诰命圣旨

这是一道颁发给孙毓溎父母的诰命圣旨。孙毓溎,字犀源,号梧江,山东济宁人,体仁阁大学士两江总督孙玉庭之孙。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孙毓溎位列殿试第一甲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日月轮回,星辰起伏。“金榜题名”是多少古代士子一生追寻的梦。为了这个梦,他们踏上科考之路,路途艰苦,前途未知。在古代,科考不止是文化与学识的较量,更是对士子体力与身心的高度考验。

展 览 现 场

500

展览开幕后,当地媒体对此次展览进行了详细报道。圣旨博物馆社会服务部刘红为观众讲述了展览的内容与每件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

500

天下士子,大都起于平凡,但却不愿拘于平凡。从童生到状元这一条路艰苦卓绝,有的人一走就是一辈子,即使困境重重,也从未放弃金榜题名的梦想。也就因为这样,科举考试为历朝历代的君王选拔了一批又一批出类拔萃的人才......

500500500

自隋朝起至清末,科举考试历经了1300多年,虽然科举考试被废除,但它创造的考试制度却一直延续至今。高校招生考试始祖便是科举制的考试制度。由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数以千万计的百姓子弟鱼跃龙门,由此改变了个人和家族的命运。而就人才选拔的目的来说,公务员考试也是可以与科举考试类比的。

500

“诏诰天下 状元及第”科举文物展,呈现了古代士子从寒窗苦读到金榜题名的艰辛之路,这样的人生历程与勤奋求学的精神,对今天的学生来说起到了非常大的鼓舞作用。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够激发广大学子勤奋进取,争做第一的状元精神,实现自己梦想的人生之路!

展 览 信 息

展览主题

诏诰天下 状元及第

科举文物展

展览时间

2020年5月15日--6月15日

展览地点

江山博物馆一楼临展厅

主办单位

江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承办单位

江山博物馆

圣旨博物馆

支持单位

中国博物馆协会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

500

江山博物馆裘佳欢馆长(左四)与圣博团队开展合影留念

江山如画,喜迎八方来客!

观展亦可观江山美景!

500

江郎山

江郎山位于江山城南25公里之江郎乡,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江郎山主峰海拔824米,主景区由三石峰、十八曲、塔山、牛鼻峰和仙居寺等五部分组成,是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以雄伟奇特著称。三峰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俗称“三爿石”。堪称“神州丹霞第一峰”。

500

廿八都古镇

廿八都镇,位于浙江江山境内,为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作家创作基地,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历史上是边区的重要集镇,素有“枫溪锁钥”之称,专家誉此为“文化飞地”,学者称其为“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500

浮盖山

浮盖山,又名盖仙山,是仙霞岭山脉与武夷山脉结合部。浮盖山景区总面积14.4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46.4米。景区内形态各异的顽石星罗棋布,石质银灰粗放,属熔结凝灰岩。主峰峰顶盘石垒叠,下者如盘,上者如盖,故名“浮盖山”。

500

大陈汪氏宗祠

大陈汪氏宗祠是重建于清代晚期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除了宗祠建筑外,其南侧还有上世纪初宗族办学所建之学校用房,现保存状况较好。东北朝向。前后三进,包括门厅、中厅、后厅及两侧厢房等。门厅面阔三间带两翼各一间;前设三重檐木构门楼,具有地方特色。内为二层结构。门厅北向出戏台。正厅较高大,面阔三间,进深十一檩;梁架用材粗壮,雕刻较细。其两侧厢房于平檐中出歇山屋顶,此法为江山清代建筑中独见。北侧有文昌阁,为宗祠附属建筑,三间两进。

500

仙霞关的牧归人(摄影/周勇)

位于茫茫仙霞古道上之仙霞关,现存关门四道,皆以块石筑砌。据史载,唐末黄巢起义军进军福建时,开辟此山道。这里关雄峡险,为浙闽赣三省要冲,素有“东南锁钥”、“八闽咽喉”之称。

江山如此多娇,

观科举文物展,

游江山风景地,

古代士子的江山之行已经开始......

编辑:张晓晨

(注:江山景点图片源于网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