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同期连发两篇Nature,想起有人说她很会在关键时刻做选择
知乎上有个问答,说的很好。大意是颜宁总能在重要关头作出最利于自己的选择。颜宁普林斯顿博士毕业后,博士后期间工作并无出彩的地方,如果留在美国,大概率是从助理教授做起,一步一步走,资源不会太多,现在可能还在副教授上挣扎。而回清华,一来当时清华对海龟的吸引力还不足,二来自己导师施一公是系主任,手里的资源很多,做出的成果也多。在普林斯顿,颜宁30岁出头评正教授几无可能,而清华就可以。借着在清华取得的成果,去敲普林斯顿的大门,进而取得讲席教授。而且她走后两年不到,上面开始严查论文灌水,她如果留下,日子肯定没以前好过。只能说颜宁非常善于利用环境和资源,而且对局势的把控十分精准。我一邻居当年信了施一公的鬼话,放弃北邮计算机去学生物,结果现在博士毕业在当中学老师。而且就算颜宁走了,清华损失也不大,清华生物还有柴继杰和邵峰,这俩水平比颜宁高。
本帖来自《颜宁同期连发两篇Nature》评论区,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标题为风闻社区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