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建议尽快在石家庄与德州之间修建“石德运河”!
京杭大运河,一个沟通南北的水利大动脉,全长1797公里,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等省市,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个都市群,将华北和华东两大平原凝成一体,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人造母亲河。”据报道,随着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和运河“断点”修复工程的深入实施,京杭大运河全线复航已经提上日程,届时,由北京副中心乘船直下杭州将不是梦。4月27日,京杭大运河北京副中心段已经正式启航;山东段也从济宁向北延伸了79公里。
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对于大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于发挥山东、河南两省在肩挑“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群中的腹地作用,对于优化京津冀的生态环境都将具有重大意义。据悉,未来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后,航道将由德州市出山东境,而后将连通雄安新区。这不仅有利于雄安新区的水景风韵,而且,将白洋淀和微山湖贯通起来,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白洋淀的水利生态。
京杭大运河自隋朝初步建成至今,已经有1410年的历史。她与万里长城同为世界级的建造奇迹,但其在经济意义上的价值、在维护大一统江山上的作用,则远胜万里长城。对于隋朝先民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为此作出的努力、付出的牺牲,由衷地感到崇敬和自豪。
随着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提上日程,我突发灵感,认为是时候考虑修建连接石家庄与德州的“石德运河”了。其设想是:石家庄至德州183公里,利用流经石家庄全域的滹沱河古道,向东开挖100多公里河道至德州,中间经衡水与衡水湖贯通,将石德运河与京杭大运河对接,从而将白洋淀、衡水湖和微山湖三个湖系连接在一起,通过水路,将石家庄与北京、天津、雄安新区联系在一起,进一步丰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自然和交通纽带。
修建石德运河意义重大,尤其是对于河北而言,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第一,可以提高石家庄的城市品位和带动力。石家庄作为河北省会,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南部中心城市,交通便利、商贸发达、增长势头强劲,具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潜质和必要,唯一不足的就是“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灵性之本。石家庄原本不缺水,作为海河水系的重要干流,滹沱河曾经与太行山一道,构成石家庄的城市“龙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滹沱河一度干涸断流。现在断断续续修复,也跟“水库”差不多,称不上是“河”。通过修复滹沱河古道,建设石德运河,可以在石家庄与德州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水带”,为沿线的藁城、无极、深泽、晋州、辛集、衡水、武邑、景县、冀州等县市送去“灵性”,全部建设成为北方“水城”,必将为这些城市带来勃勃生机,形成完美的“石德运河经济带”。
第二,可以全面改善河北省的生态系统。与京津相比,河北的生态系统最差。天津市濒海城市,又有九河下梢汇集,是不愁水的。为此,小站稻也是贡米。北京的水向来不错,官厅水库、密云水库就摆在那里,更重要的是,北京的水系正在全面恢复。据报道,4月20日,官厅水库向下游永定河补水2.6亿立方米,预计5月20日左右,永定河北京段将实现全线通水,为北京发展太行-永定河文化带奠定坚实基础。而河北呢,全线通水的河道可以说一个也没有。这让河北的“土”气难以消除。修建石德运河,形成西、北有太行山、燕山屏障,南、东有运河环绕、渤海点缀,这样一个山水闭环,对于建设山清水秀的燕赵大地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第三,可以促进河北经济与京津协同发展。修通石德运河,内,可以通过运河将河北省的石家庄、衡水、保定、沧州、廊坊和雄安新区联系起来,密切省会与雄安新区、渤海新区的联系,加速省域内的协同发展;外,可以通过运河密切与山东、天津和北京的联系,强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对于河北省来说,可以协同谋划太行和运河两个文化带,把河北建设成文化强省、旅游圣地,从根本上改变河北的发展环境和格局。
石家庄至德州,183公里,这样的运河,应当修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