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省去年脱贫攻坚表现优异,聊聊我感受到的

剩下的深度贫困区,基本就是地理造成的了,共同点就是山大沟深。我的老婆是云南的傣族,老家在云南武定,算是一个山区穷县。有多闭塞呢?我第一次去是2013年,从昆明到县城,直线距离不到八十公里,坐大巴四个多小时,山路十八弯,吐得头晕眼花,到村里坐小车,还要三个多小时,很多都是红土路,天上下着雨,人人一身红泥。路边大体只有同样红得像泥猴的五菱之光为伴。

岳母是60年生人,傈僳族,她那一代很多妇女不会说汉语,不会写字。老婆的四姑嫁到了四川,能说一口四川话,却一个字也不认得。岳母和我交流需要翻译,她只认得两三百个很简单的字。

到了老婆这一代八零后,不少村民只能上完小学,讲不好普通话。读到初中和高中的,很多人会半途辍学,老婆就是高一那一年辍学去昆明的面粉厂打工。女生有些人上到三四年级左右也就不上了。十来岁就结婚生子的也有。

零零后就好多了,都能上完初中了,女儿的很多小伙伴并没听到有谁辍学,国家在各种兜底。还有营养餐,学费在减免,文化在进步,虽然老师留不住,但来支教的人也越来越多。年轻人有了文化,就可以从事收入比较高的工作了,想打工,也出的去了,村民们觉得还是有希望的,还是挺感谢党的。

有时我也和很多老人聊天,为什么年轻的时候他们没上学呢?了解了就知道,这不是观念差,更不是懒惰,而是因为过去国家太穷了,作为农民,每个人都很有使命感,要想给国家多缴公粮,可是,老家的恶劣的地理条件决定了,要多打粮食,就只能靠人力,因为没有一块平地,所以需要开梯田,因为总是旱灾,时不时还地震一下,所以需要修水利,需要人挑水上山,有人挑粪上山,还有支援种烟叶的,而读书呢?村子到九十年代才通电啊,上个学要走大半天的山路,而且学费虽然少,但除了卖粮没别的收入,所以也拿不出来,所以只有少数的家庭咬咬牙送其中的一个孩子去了,剩下的都干农活。但他们不认为自己付出的是牺牲,而觉得这都是应该的。

因为旧社会是暗无天日的,国民党在的时候,除了抢粮就是抢人,老婆的三爷爷就是被国民党抓壮丁抓走,至今杳无音讯,还有地主和本民族一些上层阶级,也让农民吃了大苦,遭了大罪,不要说上学,饭都没有的吃。有部老电影《摩雅傣》,里面说的很多事情和老家类似。所以,农民们认为是党和毛主席让自己翻了身,村民们的家里,几乎都挂着毛主席像,即使搬到了移民安置房,也没改这个习惯。

如今,昆明到县城的高速公路已经修通,一个小时就可以到了,物流开始发达起来,很多县城边的老百姓搞养殖,种菜,也是可以卖得掉的。从2013-2019,工业开发区各种削山头炸山,修了整整六年,终于修好了,也有企业入驻了,不少村民可以有机会在家门口打工了。

因为没有文化,五零后的村民大体上是没法出去打工,有打工的,因为睁眼瞎,老被坑钱,留下了心理阴影,八零后的,有当餐饮服务员的,有美容美甲师傅,也有产线的工人,还有从建筑工地做起的师傅做起后来多少能挣些钱的。个别几个大学生,后来也都有了不错的归宿,当公务员的也有。九零后比他们好些,如果出去打工,工资也会多一点,还有当销售的。

零零后,肯定要远超过他们的,因为这一代初中已经是门槛了,即使上不了大学的,国家也有相关帮扶,他们县来了不少上海的对口扶贫干部,有些孩子得到了去上海某些国企技校学技术的机会,相信未来走出些大国工匠或是工程师,那都是可期待的。

       最后,放几张在村边拍摄的照片,这里很美丽,未来会更美丽的。

500

500

500

500

500

本帖来自《14个省份去年脱贫攻坚表现优异:各奖3亿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评论区,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标题为风闻社区添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