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都没注意到,中国军贸,正在悄然崛起
大家好,我是诸葛兵。
最近,小兵兵被两个新闻吸引了目光。
▲北方工业微信公众号文章截图
第一个就是北方工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文章,在疫情如此严重的当下,北方工业排除万难,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组织恢复生产,并且成功向客户交付了产品,履行了合同。
▲图为SIPRI的办公地点
另外一个新闻其实谈不上多新,是3月份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的一份报告。
这份报告可不一般,它详细评估了自2015年到2019年以来的全球军贸数据。
▲图为全球武器出口国家排行(见左侧一栏)
报告指出,2015年至2019年全球最大的五个武器出口国分别为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和中国,其中中国的出口额占了5.5%,增长率是6.3%。
结合之前北方工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来看,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的军贸出口已经在全球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且比重在不断增加。
这样重要的事,值得好好说一说。
▲提到中东,很多人脑海中的画面肯定都和这种差不多
要知道,全球武器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呈现一种固化的状态。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提到中东很多人想到的都是AK-47,一提到欧洲就是F-16战斗机和F-35隐身战机。
这种固有的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从无到有,甚至在几座大山夹缝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军售,真的就是一个传奇。
▲冷战时期真的是一言不合就军演和各种卖武器装备以及局部热战
01
夹缝中抓住机遇
自从二战结束后冷战开始以来,全球两大阵营虽然没有明着产生冲突,但是背地里摩擦不断,互相扩军备战,而且局部的热战也时不时来凑热闹。
在这种情况下,冷战的武器贸易达到了一个高潮。
▲这是SIPRI在2019年发布的表格,涵盖了1950年到2018年的全球武器流动波动情况
从2019年SIPRI公布的一张表格,我们就可以看出,自1965年前后开始一直到八十年代中期,全球武器贸易疯涨,堪比当年的股票。
直到冷战结束,全球开始“降温”,国际军贸才开始下降。
不过,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武器装备出口却悄然开始崭露头角。
这个契机来自于两伊战争。
▲图为两伊战争期间的物资装备调配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向伊朗发动全面进攻,两伊战争爆发。
初期伊拉克军队打得还算有模有样,但是很快双方都遇到了问题。
▲八年两伊战争消耗着双方的国力
一方面,随着战争的不断发展,双方的武器装备都面临着大量损耗的问题。
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开始对两伊禁运,换句话说就是你们尽管打,我这边就是不卖武器了。
伊拉克人最开始反应过来,从约旦方面获取了80架歼-7战机,然后又购买了埃及的二手歼-7战机,解了燃眉之急。
▲歼-7系列战机曾远销海外多国
最开始本来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的伊拉克在用过歼-7后发现,它相对于米格-21而言性能完全不差,而且价格要便宜很多。
▲部分69-II坦克甚至用到了伊拉克战争以后
除了歼-7战机之外,伊拉克还购买了69-II坦克,总数量达到了2000辆左右的规模。
伊拉克采购69-II坦克的原因无他,便宜而且耐用,在对付周边国家的情况下也是够用的。
而除了伊拉克之外,69-II坦克还有一个客户——泰国。
当时,泰国和越南的冲突愈演愈烈,对于自身实力有着明确认知的泰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图为泰国当年装备的69-II坦克
1987年,泰国采购了50辆69-II坦克和上百辆装甲车,成为东盟中首个向中国购买武器装备的国家。
而且,中国针对泰国的特殊需求进行了改进,增设了空调和夜视设备等,加之其较轻的车重,可以在布满了河流、山地丘陵、稻田的地方行军和作战,深得泰国军队喜爱。
▲图为泰国海报上的69-II坦克(左侧三列)
次年,泰国就将这批69-II坦克部署到了前线,并且有效提升了泰国军队的战斗力。
而中国和泰国在这场军贸中,也形成了信任和合作。
02
科技腾飞,遍地开花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军工科技飞速发展,也逐渐摆脱了从前的低端出口印象。
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枭龙战机。
▲枭龙战机也是DSI进气道“白菜化”的先行者
枭龙战机是中国应巴基斯坦方面需求,以歼-7为蓝本进行升级改进的产物。
但是,它上面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譬如DSI进气道和翼身融合等,而且还具备超视距空战等能力,加之先进的航电系统,现在已经成为了巴基斯坦空军的主力。
▲听说枭龙和ZDK-03更配哦
除此之外,中国还向巴基斯坦出口了ZDK-03预警机,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初步具备了体系化武器出口的能力。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无人机。
▲图为中国出口到伊拉克的彩虹-4无人机
2015年,中国彩虹-4无人机交付伊拉克使用,并且很快参与到了实战中。
其实,伊拉克一直就有购买无人机的计划,并且一度有求于美国。
但是,由于当时奥巴马政府比较严格的无人机出口管控,导致伊拉克告别美制无人机。
况且美国无人机真的很贵。
▲中国无人机物美价廉还能打
所以,最终伊拉克将目光投向中国,最终敲定购买了彩虹-4无人机。
除了战斗机和无人机之外,中国出口地面装备也开启了新的时代。
还记得小兵兵之前说的泰国吗?
由于69-II坦克那时的良好合作,泰国开始向中国购买最新的VT-4主战坦克。
▲图为泰国陆军展示VT-4主战坦克
2016年时,谈过与中国签订了价值1.5亿美元共28辆坦克的订单,并且与2017年交付。
▲如今的中国武器装备可以说是遍地开花
在经过了实际使用后,泰国方面又在2017年分别两次追加购买了共21辆VT-4,这标志着中国的先进陆战装备成功开辟海外市场。
通过以上的这些,小兵兵相信大家已经对中国的军贸出口不陌生了。
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就随之而来了,当今的疫情影响等多种因素,对于中国的军贸出口到底是优势还是劣势呢?
回到SIPRI的数据上来,有几个显著的现象值得注意。
▲小兵兵已经把五个中东国家圈出来了
自2015至2019年这期间,全球排行前十的军贸进口国家中,中东国家就占了五个,分别是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拉克、卡塔尔。
而与之截然相反的,是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军贸进口份额下降,分别下降了37%和7.9%。
结合最近这些年中东纷乱的情况,可以基本确定一件事——全球主要军贸出口国家的侧重点已经转移。
而以美国为首的军贸出口大户,他们的武器装备都以高性能、高技术和高水平著称,所以诸如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大户”都买得起。
▲富得流油的沙特自然买得起美国的高端装备
至于欧洲除了之前已经和美国敲定的订单之外,也已经开始内部消化。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低端军贸市场被他们有选择的“无视”了。
▲欧洲的订单大部分都还是之前签订的合同
这就是中国军贸的第一个优势,如果继续贯彻便宜加质量好的产品理念,可以完全填补这块武器装备市场的空白,这一点从伊拉克购入彩虹-4无人机上就可见一斑。
另外一个现象就是许多被人忽视的角落,数据开始变化。
非洲在同一时间段内,武器进口下降了16%,加勒比海及南美洲地区则是上升了23%。
实际情况实际分析,先说非洲下降的原因。
▲即便是F-16,非洲国家也没几个买得起的
随着军事装备的先进程度越来越高,售价也跟着水涨船高,而现在许多非洲国家的武器装备到了该换代的时候,却买不起西方国家的先进装备。
但是国不可一日无防,天上不能一天没战机,这时中国战机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出口到赞比亚的K-8教练机就是很好的例子
此前有数据显示,中国出口主力教练机K-8教练机单机售价为1000万美元,已经出口到了赞比亚、委内瑞拉等国家。
在这些国家眼中,教练机的价格便宜,同时能维持空军的正常训练,必要时刻还可以挂载机炮和炸弹等对地面进行打击,可以说是训练作战两不误,性价比非常高。
这也是中国军贸的一个机遇。
最后,我们来盘一盘中国当前的军贸成果。
在2015年至2019年之间,亚洲和大洋洲地区使用中国武器的国家达到了74%,非洲16%,中东地区6.7%,使用中国武器的国家总数量已经增加到了53个之多。
▲图为2015-2019年武器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国排行第五
但这绝不是最终的数字,小兵兵认为,欧美国家对于部分地区市场的忽略,加之全球疫情的冲击,他们的军贸出口很大概率面临动荡。
而中国的武器装备凭借着自己的优质和高性价比,以及此前就打下的良好口碑,在这样的变局中将会迎来新的突破。
没准,以后中国武器卖到欧洲都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