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看快评丨11学者“就台湾问题与乔良商榷”(下)
来源:微信公号“海外看世界”
丢掉幻想,准备摊牌
金君达
中国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博士后
当前台湾海峡已经日益成为中美关系的下一个导火索。从人类和平的大局来看,我们当然不希望区域冲突成为核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被称作人类历史上的首次“非传统世界大战”,如果人类社会在此时爆发国与国的战争,全世界都会付出惨痛代价。然而台海问题的和平解决并不完全取决于中方意愿,擦枪走火的风险确实存在且与日俱增,这种趋势需要各方正视。
乔良将军准确地指出台海问题根本上是中美问题。美国是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在军事、金融、文化、科技等领域拥有世界霸权,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拥有巨大影响力。从前两年的中美贸易战可以看到,一旦美国决心扼制中国发展,它能够从军事、贸易、司法、舆论等多个方面对中国施压。由于美国拥有压倒性的国际话语权,美国能够在港台地区声援民粹分子,能够影响盟友对华关系,甚至能够破坏中国海外经济合作,这就是奥巴马曾经主张的“巧实力”;在美国具有巧实力的情况下,与美国敌对需要承担很大风险。当前中国经济在疫情期间损失惨重,但随着东亚、东盟经济率先恢复,有望借助区域内经济合作率先恢复。如果台海发生军事冲突,区域内国家可能被迫站队,区域外国家也可能加入西方阵营制裁中国。从历史经验来看,经济制裁终究会被经济合作取代,但中国可能承受严重的经济倒退,以及不可预知的社会后果。中方没有必要主动挑起军事冲突,也没有必要主动刺激美国,“立即武统论”不太可能变成官方行动。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中国在“是否与美国敌对”的战略问题上没有太大的选择空间。中美关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将是竞争多于合作,对抗多于亲善。第一,美国政府在2017年底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8美国国防战略报告、国情咨文等文件都将中国定义为主要竞争对手。在特朗普任期里,中美关系急剧恶化,美国对华观感急剧恶化,反华成为两党共识,这些变化的成因主要在美国内部;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美方仍将是进攻的一方,甚至可能为了转移矛盾引发区域冲突。第二,美国的一个新动向是“非理性”,一些高层决策者将少数利益集团、排外选民甚至个人仇恨置于美国整体利益之上,这就使得原先中美之间的一些平衡机制、战略威慑失去效力。由于特朗普当局采取了不同以往的民粹主义路线,传统上一些制衡激进政策的工具,例如温和选民、议会、商会、“亲华派”学者都在逐渐失去制衡作用;随着美国社会形成反华共识,并在海外强迫他国站队(例如近期的“中国有罪论”),传统的中美沟通手段作用有限。第三,台湾部分政客和“急独”分子从恶化的中美关系中渔利,一些美国政客(如卢比奥)与台湾当局勾结,努力使台海局势激化,这些利益集团在特朗普下台后也会长期存在、频繁运作。综上所述,现在台海局势的关键不在于大陆的动作,而在于台湾当局和美方的行动。如果大陆方面继续忍让,美国与台湾当局很可能频繁试探大陆底线,大陆方面必须做好应对准备。蔡英文在台独路上并没有“只走一小步”,而是借所谓“2000万人民意”反复试探。在年初接受BBC采访时公然声称台湾为“主权国家”,新冠期间又借WHO资格和撤侨频出小动作,今后在美国支持下当然会继续踩踏红线。
特朗普当局在台湾问题上具有很强的行动力,国会支持强硬政策,总统自身拥有不经国会授权(宣战)短时间展开军事行动的能力,这些情况都增加了中方面对的风险。此外美国还可能通过所谓“非政府组织”滋生事端。在台海问题上,中方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通过周密部署、外交手段实现和平统一,通过“苦炼内功”令美国无法进行军事干预。但台海局势是动态的,美国政客、台湾当局都有动机让局势进一步升级,在中方万事俱备之前挑动台海冲突。中方不应幻想能够以妥协换来“理想时机”,也不应幻想美方能够将台湾问题拖延到中方足够强大。中国必须做好在以后几年里被迫摊牌的准备,尤其是要对突发情况制定方案、下定决心。
中美关系的演变与两岸统一的时机预测
熊达云
日本山梨学院大学教授
近日,乔良将军发表的关于台湾统一问题的论述一石激起千重浪,赞誉者有之,批评者亦众。
当然,乔良文章中认为台湾统一问题的实质是中美问题。这一把脉应该说是准确的。解决台湾的统一问题,最主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中美关系,如何使美国在两岸处理台湾问题时不横生枝节。
似乎可以说,中美两国关系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中国建国至尼克松访华的20多年是曾经兵戎相见的敌对关系,尼克松访华之后至苏东解体之间的20多年是有着共同对手、亦友非友的关系,苏东解体之后至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的近20年是一种合作中有提防的关系,次贷危机过后至今的10几年中美之间的关系可以则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基本上属于提防中的合作,后期则已然成为一攻一防的关系。
结合台湾统一问题观察,第一阶段大陆提出的口号是解放台湾,自然要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但其时中美实力悬殊,内有内乱,对外与盟友苏联关系破裂,大陆武力解放台湾的口号只能停留于隔日炮轰金门岛而聊以自慰。
第二阶段,中美关系缓和,中国的国际地位大体恢复,主要敌人也只有苏联修正主义。其时台湾岛内坚持一个台湾的观念强烈,国民党统治上层也发生了一些可资期待的变化。大陆方面为了表示对台湾的善意,也是为了取得美国的谅解,虽然没有公开放弃武装解放台湾的选项,但提出了和平统一台湾的口号。只是其时大陆两岸的经济差距巨大,台湾害怕统一遭受连累,大陆的心思也专注于发展经济。于是统一台湾只是停留在每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第三阶段是台湾统一复杂化的时期。先是李登辉提出特殊的两国论,后是以台湾独立作为党纲的民进党上台执政,两岸和平统一渐行渐远。当台独势力恃仗美国的支持企图将台独付诸实施之时,大陆方面显示出了不惜一战的高压姿态。但其时大陆似乎并未做好真打的全面准备,面对美国的干涉,采取了见好就收的态度,台湾方面也未敢继续冒天下之大不韪。
根据上述分析,最有可能实现统一的是第二阶段,只可惜两岸都没有利用好天时地利人和的天赐良机,台湾统一的或然性擦肩而过。
那么,现在台湾统一的前景以及与中美关系的牵连又如何呢?这得具体分析一下中美两国关系的现状以及中美之间矛盾的症结所在。
图片来源:人民海军新浪微博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出现了新的变化,这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政府提出了振兴中华的目标蓝图,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发展战略。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国际上要求中国增加国际义务的呼声逐渐高涨。为了响应国际社会的期许,近期以来中国提出了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代表国际社会提出了改善国际治理体系的诉求。同时,与世界各国携手推进了建设一带一路的构想,与新兴国家合作建立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牵头设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诸多服务于国际社会的具体举措。
如果不带偏见地观察,中国提出并推进的上述涉及国内外的各种举措不仅不会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反而可以为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机遇。但是,中国的这些措施却引起了世界霸主美国的极端不满乃至敌视,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主观臆造地认为,中国的目标就是要取代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必须加以遏制,从而导致中美两国的矛盾日益激化。
现在横亘于中美两国之间的主要矛盾变成了一方中国要振兴,另一方美国要遏制的矛盾。除非中国主动放弃受到14亿人民坚定支持的国家战略,中美之间的这种矛盾短期内不可能缓和,更不可能得到解决。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美国,他们把中国的友善、妥协视作可欺,得寸进尺,变本加厉地对中国极限施压。美国特朗普政府先后挑起的贸易摩擦,科技封锁,人文脱钩,唆使和支持香港暴乱,以及所谓的台北法案,都是遏制中国发展振兴的道具,其险恶意图就是为了阻滞中国复兴,破坏中国人民要求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愿景。
其中最毒辣的莫过于台北法案。这份乘中国遭受新冠病毒肆虐之机通过的涉台法案,其恶毒意图在于为台独势力背书,暗中支持其挑战大陆遏阻台独的红线,从而引爆台海战事,使美国有机会火中取栗,达到其阻滞甚至破坏中华复兴的战略目标。
因此可以说,现在是两岸统一前景最为黯淡的时刻。在民进党执政的当下,和平统一变成了大陆的单相思,武力统一又得提防“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那么,何时才能最终解决台湾统一问题呢,和平统一还有无可能?
乔良的文章似乎认为,两岸的统一只有在中国的综合实力全面超越美国之后才有可能。对此预判,笔者认为似乎太过消极。
据行家估判,中美两国的综合实力差距可能达到50年甚至更大,统一台湾再等50年,恐怕难以获得全国人民的认可,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或将因此受到质疑,很可能引起国内政治动荡,从而使台独势力得以乘机实现独立,出现十分尴尬的历史局面。
实际上,从中华民族历史传统而言,台海两岸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台独势力在岛内或许可以嚣张一时,但与14亿渴望两岸统一的中华儿女相比,充其量是蚍蜉撼大树。因此主张两岸统一是正义的,主张台湾独立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邪恶之举。因此,和平统一虽然为最佳选择,但如果遇到独立势力的阻碍,武力统一也是无可奈何的必要选项。我们在倡言和平统一的同时,必须公开声明武力统一也是候选手段,以此震慑那些顽固的台独势力及其外国的帮凶。
武力统一必定导致战争。决定战争胜负,武器无疑是重要的因素。台海两岸的军力对比,毫无疑问天平偏向了大陆一方。现在的问题是美国外部势力的干预。台海一旦开战,我们丝毫不能存有美国不会、不敢干预的幻想,制定战略战术必须立足于美国干涉的基础之上。
面对擅长空天一体战的现代美军,我们必须在卫星通信、侦察打击、远海阻遏、制空保障、后勤供应等方面保持优势,迫使美军不敢冒进。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虽然总体上落后美军,但我们是在家门口作战,有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只要我们在关键武器和技术方面有属于自己、足够多的杀手锏,我国和美军的较量一定能以我方获胜而告结束。
那么我们有无可能掌握杀手锏,打赢美军大规模干预条件下进行的台海作战呢?从目前公开出来的各种信息可知,中国北斗卫星布网已经完成,保证了中国导航系统不再受美国牵制;量子通讯技术已经有了良好的开局,可以确保通讯更加保密和快捷;各类新型预警机已经装备部队,对于形成远距离的制空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核潜艇已经形成了规模作战能力,给敌军海上力量增加了新的威胁;东风家族系列中程导弹则是美军航母的克星。同时从美国拼死围剿中国制造2025的力度反向观察,其中必定包含着令美国恐慌胆怯的内容。只要我们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发展战略,在激励创新机制方面大胆探索,一定会出现重赏之下必出勇夫,国际级人才尽入彀中的崭新局面。有国家政策与财政的大力支持,有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制造出更多各种制胜美军的杀手锏。
图片来自网络
另一方面,我们在准备武力统一的同时,也要积极创造和平统一的条件和环境,压缩台独势力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空间。
首先,我们应该对台独势力釜底抽薪。
据统计,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大陆市场,自2000年陈水扁上台以来,台湾每年仅从与大陆的进出口贸易中就净赚大陆1000多亿美元,直至19年,台湾来自大陆的贸易顺差,累计达到近2万亿美元。这其中还不包括台资在大陆设厂直销大陆市场的赢利,也不包括进入大陆的台商,搭中国发展的便车出口世界各地获利的部分。有人推算,台湾人均GDP25000美元中,五分之一来自与大陆的经贸往来所获利益。
台独势力之敢于向大陆叫板,其底气在于依赖大陆市场赚得盆满钵慢的绿色商人强有力的财力和精神支持。为了打击台独势力,我们应该调整目前实行的惠台政策,决不重犯农夫与蛇的错误,对于台商台资进入大陆实行精准优惠政策,对于支持两岸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实行应惠尽惠,对于台独势力的支持者,一律不准其进入大陆,已经进入的一律请出。为此中央应该立法为来大陆经商投资的台商台资设立一个硬性规矩。
其次,必须加强台湾民众与大陆的一体感。为此,我们应该在教育、就业和资质许可等领域对台湾青年全面开放,为他们在大陆获取谋生工具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可以不妨采纳网民提出的如下主张:凡是台湾向大陆出口的商品,其包装上必须标注中国台湾或台湾省出品。经过第三方市场进入大陆的商品也同样适用这一规定。
再次,必须坚决压缩台湾的外交空间。对于需要以国家名义加入的国际组织和机构,必须毫无例外地坚持台湾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加入。考虑到今后台独政权突破外交底线,以台湾名义制作护照,迫使国际社会承认其实质独立地位的可能性,中央政府应该郑重声明,凡是承认以台湾名义制作的护照的国家,一律限制该国公民进入或借道中国。
此外,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外交攻势,使台湾的所谓邦交国清零,其中大陆恢复与梵蒂冈的邦交关系更是重中之重。
台湾邦交国清零之后,可以允许台湾在一国的框架下,采用港澳模式与世界各国建立经济文化联系。对于一般台胞和台商在国际社会的正当活动,中央的驻外使馆一律将其与大陆公民同等对待,公平地加以领事保护,以此增加台湾人民的国家认同感。
根据以上所述,只要我们能够坚定而完全地落实以上各项措施,相信无需等待中美两国的综合实力完全逆转之后完成两岸的统一大业,在做好了武力统一的条件下甚至还有实现和平统一的可能。
笔者预计,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中国超过美国已经是计日可待,科学技术方面部分赶超也非幻想,军事力量方面,我们不谋求世界霸主的地位,无需追求全面超过美国,世界警察的作用还是请美国继续承当,我们只要做到美国不敢也不能对中国颐指气使即可。
现在中国紧追美国,是美国感到非常不自在的根本原因。正如当年中国赶超日本而欲超不超之时,日本对华认知剑走偏锋一样,时下美国朝野对于中国的态度恰似当年日本所为。当日本经过一番痛苦挣扎也未能摆脱被中国反超之后,相对于日本整体而言,中国虽然在某些方面还落后于日本,但日本当年那种对华的歇斯底里情绪已经平缓了许多。
相信美国也会在与日本同样的路径上行走,说不定实用主义精神强烈的美国届时反过来劝说台湾和平地回归中华民族大家庭亦未可知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