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湾——多少风雨,全都化作云烟
“毛家湾”是林彪住处的代名词。位于北京西城区平安里东南、中南海西北、皇城根附近的三条小巷,东临西黄城根北街。南巷称前毛家湾,中巷称为中毛家湾,北巷称后毛家湾。
毛家湾的全名是前毛家湾胡同 ,在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大街路东的中毛家湾胡同内,在它的西口约60米处向南、向北, 又分出两条胡同 ,
南边是前毛家湾, 通西皇城根北街, 北边是后毛家湾胡同 , 直通太平仓。 20年代中叶,前毛家湾胡同路北只有三户住宅。东头门牌 3号余家 ,
主人是清朝大理院的重要官员 , 大门是三开间老式府邸样式建筑, 占地约十亩; 中间门牌 5号蒋家, 主人是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 是所四合院 ,
它的后院外边是余家的花园 ; 西头门牌 8号潘家, 主人是潘复, 此人张作霖统治时期曾任军政府国务总理。潘家房子占地八亩多 ,五进院子 ,
东院有假山、车库、书斋 ; 西院有太湖石、水池、舞厅, 是当时政府高级官员公馆建筑模式。这三所宅子把不长的一条胡同占满了 ,
其他住户都在路南。一般所指的林彪所住的毛家湾宅院是指西头门牌
8号潘家,1936年初潘复病故,着转售给原段祺瑞执政府时任财政部次长的过之翰(字觐宸),时任任冀察绥靖公署经理处长、二十九军军需处长、冀察政委会财务处长。
该宅院是京都正座大四合院格局, 面南背北 , 正子午, 青龙门 ,
有南客厅 ,大客厅、五上两耳, 六厢四配,四进院子后罩房 ,东院有假山、书斋小院, 东院有山 , 西院有水 , 东壁图书, 西苑翰墨
,正院、大门外路南迎门有座砖影背,大门一间为清水脊前后出檐瓦房, 门内中间齐立柱分为两进 , 外进齐前檐装铁栅拉门, 大门两扇 ,
东山墙开门通门房。大门道东西两侧各有四扇木屏风 ,北面是一座砖影背。 从大门道西屏风进头道院是小客厅, 为三明两暗五间元宝脊瓦房, 西头有卫生间。北面有一道院墙,中间是座双脊垂花门,用木屏风隔断,门内是二道院。 二道院是大客厅, 五间带廊清水脊瓦房, 三明两暗,明间与三间抱厦构连搭, 形成双三间大厅 , 中有两立柱 ,东暗间是小书房, 西暗间是休息室与西卫生间相通。大客厅东有五间走廊是通往第三道院与东跨院的通道。 三道院是正房 , 前廊后厦五间清水脊瓦房, 地基高,进深大,
间隔宽, 天花板高,上有锡镴顶。三明间由双落地罩装饰,东西两间卧室各有八扇隔断, 东卧室套一间储藏室,
西卧室套一间浴室。东西各有三间带廊元宝脊厢房, 东厢房是饭厅, 前后开门, 西厢房是卧室,
在其右侧是三间下房。正房东西两角各有游廊与厢房廊子连通, 东通东跨院, 西通后罩房。三道院子很大, 在大客厅抱厦后窗外筑有一米高,
八米长的牡丹台, 种植花草, 用来遮避客厅视线。 四道院是后罩房,有三上四耳七间瓦房,上房三间是清水脊, 带廊, 有隔扇分为一明两暗。东西耳房各两间 , 前有平台廊子与上房廊子相通。院中无厢房 , 东西各有五间走廊与三道院连通。西耳房内有一间浴室,西山墙外有一夹道通后院。后院有水表井,锅炉房,电表及树木, 有一座后门通中毛家湾。
从大门道向东进跨院 , 临街有两间门房 , 三间车房
,在其北面是座假山, 东、南、西三面用山石磊起与房檐齐高, 中间是黄土填实 , 并种有树木 , 北面有坡道可登。东有六间东房是下房,
西有三间厨房与饭厅相邻。北面有一道院墙, 中间是座垂花门, 门内是书房小院, 北房三上两耳瓦房,东有三间厢房,
西面是正院的饭厅。北房后有夹道可通后罩房。
1956年林彪入住.经扩建,1966年前迁走了东侧院的医院和60多户居民,建筑面积达到1.13万平方米。仅土建费即达380万多元人民币。前毛家湾一号门是工作人员的宿舍门,三号门是警卫中队驻地门,七号门是林彪办公室(主任叶群)秘书室办公室;后毛家湾有一道不常开的大门通向林、叶住宅后院,另一道小门通向林办秘书室办公室。林彪住4间(1间卧室、2间会客室、1间起居室),叶群住3间(1间卧室、1间会客室、1间书房),林豆豆、林立果各住2间,此外还有2间电影放映室、1间电视室、3个图书馆、2间文物室(藏有3000多件国宝级古玩字画)、2间唱片室、2间照相暗室、台球室、面积达几百平方米的室内恒温游泳池、能容12辆以上专用车的车库等。
另有一篇图文并茂,但是因为版权,无法转贴,请移步: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603/13/777618_3832411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