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穿杨|MET阳性胃癌精准治疗一例
胃癌在东亚是个高发癌种,但在欧美发病率很低,因此研究投入也相对较少,缺乏针对性的药物。其他癌种的多个靶向药都曾被拿到胃癌中进行临床实验,目前成功的只有HER2一个靶点,其余靶点比如PARP、PIK3/mTOR都在三期临床中折戟。
目前《胃癌诊疗指南》里,只有HER2阳性胃癌患者可以使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另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EBV阳性(ERBR)和PDL-1高表达的胃癌患者可以从PD-1治疗中获益。以上的4个标志物都可以通过病理组织的免疫组化(IHC)检测获得。
因此对胃癌了解不多的我一直觉得大Panel的基因测序和ctDNA液体活检在胃癌治疗领域性价比很低,最近一位病友的经历让我改变了看法。
李女士,44岁,陕西汉中人
2017.2 胃癌 腹腔镜 D2根治术
术后病理:切缘阴性,脉管神经侵犯,淋巴结27/35,HER2 +
术后:奥沙利铂+替吉奥 6次
2018.3 CA724持续升高至74,影像未见异常,替吉奥单药 6周期
2018.9 PET-CT显示:左锁骨及腹腔大血管旁多发淋巴结肿大,第3胸椎骨质破坏,肾上腺结节,均考虑转移
后半年内针对转移灶进行放疗+口服阿帕替尼
2019.2在当地医生建议下使用PD-1(O药)16次,CA724继续增高超过300,双肺转移,卵巢转移
2019.9针对左肺较大病灶进行微波消融
III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只有30%左右,这位坚强的女性在进行了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和介入之后,病情逐渐失控。这时经济条件不错的她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做一个大Panel的基因测序+ctDNA液体活检(抽血测肿瘤基因突变)。
卵巢穿刺病理组织测序结果:
ctDNA液体活检结果如下:
病理组织中出现了HER2扩增,并且有8.3倍,根据这一结果可以使用靶向药赫赛汀(曲妥珠单抗)和帕捷特(帕妥珠单抗)。还有BAP1突变,提示可以使用PARP抑制剂尼拉帕尼。
而ctDNA结果显示:有两个MET融合,其中一个丰度很高,同时伴有7.4倍的MET扩增。
由于2个样本的检测结果大相径庭,2019年10月,李女士决定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求医。
消化肿瘤内科的沈医生分析了李女士病程发展和基因报告后,建议她在北肿住院,口服克唑替尼(Crizotinib)。因为卵巢转移灶对全身治疗响应往往不好,应择机切除,降低其压迫侵犯泌尿系统的风险。
克唑替尼是一种多靶点口服靶向药,最初就是作为c-MET的抑制剂而开发的,现在它主要用于ALK和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李女士在口服克唑替尼的2个月后影像复查,双肺转移灶消失,卵巢转移明显缩小,效果非常好。
于是继续口服克唑替尼,2020年3月卵巢转移灶重新开始进展,其他部位稳定。2020年4月李女士在西京医院进行了卵巢切除手术。术后托小韩问一下应该用什么方案。
沈医生的答疑
c-MET阳性胃癌其实之前小韩也知道一点,因为有个师妹的母亲是MET扩增(18倍)胃癌。师妹是清华大学的生物学博士,为了母亲的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也跟我讨论过。我们知道在MET阳性的胃癌的临床实验中,不管是利妥木单抗(Rilotumumab)还是口服靶向药AMG337均告失败。而韩国的一个克唑替尼治疗MET阳性胃癌的临床实验,有两名患者肿瘤缩小两个多月后又重新进展,我们没有找到在MET阳性胃癌使用MET抑制剂的高级别证据。为什么北肿会在这个病例中使用克唑替尼呢?我带着问题联系了沈医生。
胃癌基因通路与靶向药
从这个病例中,我深切感到了肿瘤精准治疗的魅力,通过ctDNA液体活检获得了肿瘤的特有基因突变,通过对基因突变的分析找到肿瘤的驱动基因突变,也就是靶点。然后用跨癌种的靶向药,抑制住了肿瘤进展,让病人获益。
但这个临床决策过程一方面是先进的肿瘤基因通路理论分析,另一个方面是多年临床数据和经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结合李女士自身的肿瘤进展过程和生物学特性,最后,运气也站到患者这边。
祝愿她能够一路顺利,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