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小炮车”还会有未来吗?

在坦克装甲车辆的研制中,以火炮为核心的火力系统和以底盘为核心的承载系统的互相搭配向来是讲究门当户对,有多大的车就扛多大的炮是一种常规的认知和操作方法,坦克领域里所谓的轻型、中型和重型坦克的划分就是对这一规律分别应用的结果。

500

▲ 从坦克诞生之初,按照重量分坦克就是一个传统

一般来说,比轻型坦克尺寸、重量和火力还要低一个档次的,就是一些轮式的装甲车辆。由于轮式车辆的成本低、公路机动性好,往往可以作为轻型坦克以及装备此类装备的侦察部队的有效补充,成为部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武器装备。

500

▲ 说起轮式装甲车辆,大多数就是这种扛个小机枪的小车形象

但另一种不合常规的“小车扛大炮”思路却一直同样很有市场,这种思想的源头在于试图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强的火力,以便强化其在战场上的杀伤力。

500

▲ 苏联在诺门坎事变中就大量运用过这类装甲汽车,诞生这东西越野能力几乎没有……

最早这一思路在上世纪30年代的苏联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系列装备轻型坦克级别火炮的装甲汽车在战争中并不好用;随后纳粹德国在战争末期绝望地为了反坦克将轮式装甲车改进成了反坦克歼击车,但这一思路随着第三帝国的垮台也一下子失去了传承。由于早期反坦克必备的穿甲弹的威力直接和后坐力挂钩,无法承载大后坐力轮式车辆自然也就难以继续肩负反坦克的重任。

500

▲ 75毫米炮在二战末期已经不太够用了,但是轮式车扛88炮……实在做不到啊

最终在“小车扛大炮”领域发扬光大的,最早是英法这样有诸多海外殖民地的国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自动武器很快就扩散到了包括英法殖民地所在的世界各地,这使得传统维护殖民地治安的部队也开始需要装甲车辆执行任务,而由于殖民地的广大范围和他们长期在装备上的次要关注度,低成本、高机动性但同时又强大火力的轮式装甲车辆毫无疑问就成了殖民地装甲车辆发展的必然思路。

500

▲ 殖民地的环境不同,比如在越南,法国人的小装甲车就有一定的用处

上世纪60年代起,以潘哈德AML为代表,一系列小装甲车扛上了76-90毫米的火炮,使用榴弹和破甲弹为主要武器(发射高速穿甲弹所需的后坐力超出了小车的承载力),成为非洲国家和殖民地作战中不可或缺的火力支援手段。

500

▲ 小小四轮,九〇大炮,谁不服,榴弹地招

随着破甲弹这一武器在一段时间里降低了反坦克炮对于后坐力为代表的高膛压的需求,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机动性强又具有一定反装甲能力的轮式炮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北约军队的重要单位,以ERC-90S和AMX-10RC为代表的两代装备大口径火炮,甚至可以发射穿甲弹的装甲侦察车相继问世,而意大利干脆研制了具备坦克级别火力和火控的“半人马座”坦克歼击车,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取代了传统的履带式坦克。

500

▲ 海湾战争中的AMX-10RC已经很接近一辆高速坦克了

但在冷战以后,随着各国对轮式装甲车辆的综合性能要求不断提升,轮式装甲车在火力提升缓慢的情况下,战斗全重却是全面上涨。早年的潘哈德AML只能防御步枪子弹和炮弹破片,重量只有5.5吨;到了AMX-10RC这儿,虽然火力火控都增强了,也只有大约15吨左右,仅相当于普通的履带式装甲车的等级;但“半人马座”为了提升防护已经增重到25吨,德国冷战末期试验的RKW90轮式坦克的重量更是达到32吨……这些装甲车与坦克的区别已经只剩下行动系统的原理而已,至于包括成本在内的其他因素则都已经差不多了。

500

▲ “半人马座”的体积一点儿也不比坦克小

当轮式装甲车的“小车扛大炮”进化到“大车扛大炮”之后,给装甲车装备大口径直瞄火炮之路差不多走到了一个新时代,新一代的轮式重型车辆已经完全没有了它们最早发展时的轻便灵活,而成为了一款中规中矩的中型乃至重型战斗车辆。

500

▲ RKW90已经比坦克还要大了~如果只看尺寸的话

而由于重量的增加,这些车辆早就抛弃了那种4轮装甲车底盘,自然也不能再服役于原本所谓“轻型”的那些作战部队之中。这就带来了一个新的难题,这些轻装部队未来的火力支援任务,实际上出现了一个空白。

500

▲ 曾经,美国人也呼唤过这个问题

500

▲ 这一点上,中东地区的实践派已经用双手做出了回答

目前中国、美国和俄罗斯都在基于本国的4轮装甲车研制可以携带30毫米机关炮的发展型号,尽管30毫米炮看起来远远不如100毫米级别火炮来的刺激,但如果回到轻装部队的作战任务和对象本身来看,似乎已经足够解决大多数问题了。这可能就是新一代“小车扛大炮”的新希望。

500

- 欢迎关注 -

微博|@天真卖萌Bernard

微信|胡诌施佬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