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望朱熹 为有源头活水来

央视科教频道新推出的纪录片《朱熹》,拍得大气典雅,映照了世道人心的历史变迁,我们终可以回头正视自己的思想血脉了。

500

我小时候经历过批林批孔运动。那时,从孔子到宋明理学都属于反动透顶,被批倒批臭。再后来,孔子的地位大为改善,又有人说孔孟才是原汁原味的儒学,以孔子否定后世儒学发展。宋明理学长期被批得抬不起头来,成为各种甩锅对象。诸如禁锢人性、阻碍社会发展、阻碍科学创新,等等。这当中,朱子又成了最具代表性的替罪羊。

近年来,王学吃香,又有人以王阳明否定朱熹。事实上,没有程朱,哪来王阳明?以往批判的通俗化造成一种轻佻的态度。虽然没读过《四书集注》,但一口咬定它是反对的就对了。还有常见的望文生义。比如“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大家觉得很不舒服,认为是要禁欲。但朱子讲的人欲是指私欲,或者说欲望之过度。节制欲望要有个标准,那就是天理:仁义礼智信。

从历史角度看文脉的传承,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是一条河流的不同段落。他们属于一个整体,共同建构了动态发展的儒学源流。如果这条河流只有源头,没有后续,它早就断流了。儒学源流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伦理精神,至今生生不息。在这次对抗新冠疫情的战斗中,它仍在熠熠生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