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历史的几双慧眼

韩愈在《马说》中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能相千里马者,具慧眼,伯乐也。能识人者,亦然。

且看众人所熟知几位开创历史新纪元之顶级人物,他们当初之伯乐。

先说吕公。吕公首次见时为小小乡村亭长的刘邦,即以为有帝王相,不顾刘邦家业空乏,年悬十五,且有私生子刘肥,外力排众议,内力解妻惑,弃县令公子之选,决然以家女吕雉妻之。此举使刘邦在地方形象丰满,名望飚升,号召力倍增。结果诚如其预,刘邦建立大汉,成为高祖。

再说张良。张良爷、父两辈相继为韩国丞相,可谓名门之后,才高德厚。韩被秦灭,张良散尽家财全力反秦,曾组织刺秦,未果。后举旗造反。率义军南下投奔楚王景驹途中,巧遇同样领义军投奔景驹之刘邦。虽然张良身世显赫,学识渊博,志向宏大,但见大老粗刘邦,一席相谈,相识恨晚,连连惊呼”沛公殆天授”,从此专心助沛公,灭强秦,伐狂羽,建大汉,未曾走眼。倘若缺少张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刘邦恐难成事。

曹操未名时,有数双慧眼不约而同,以为不凡。操少机警,有权数,任侠放荡,不治家业,不务正业。世人不奇,唯太尉桥玄及南阳何颙异之。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颙见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操从玄意,造访许勋。许勋以品评人物苛正准确而有高名,鄙操为人,受操胁而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位认识高度一致。事后可证,三位预判精准,料人如神。曹操听后,更是志向坚定,信心爆棚,以统一天下、安定社稷为己任,奋斗不已。

革命早期,周恩来即为中央军政领导核心人物,职务、地位远远高于毛泽东。至遵义会议,周铁心认定毛泽东具备真正领袖质素,非己能比,无人能替,乃全力荐推,主动易位,甘居其下,一意相辅。果然,毛泽东得周恩来力荐上位,大显神威,星火燎原,新国屹立,恩来泽东,族运兴逸,乃有今日之中华盛世。

芸芸众生,茫茫人海,真金良珠,淹没雾埃,非具慧眼,何识其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