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会过去,但歧视与偏见不会!

引子:

前几天,小月在网上看到有人分享了一个视频,一个马来西亚的歌星反对中国官方禁止称呼新冠“武汉病毒”、“中国病毒”,声称是为了帮助中国人“铭记历史教训”;并恬不知耻地说如果中国人不愿意如此称呼也愿意“尊重”,但“在国外都这么称呼,我想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不仅如此他还在视频里辱骂了WHO和谭德赛。事后,小月查了一下这个视频,它通过台湾有反华倾向的三立视频发布,并获得了台湾一些“绿营份子”和“反华”势力的广泛关注与支持。这也是小月想写这篇文章的一个引子。

一种特殊的病毒

新冠病毒与其他以往的病毒相比非常的特殊,一方面,致死率不高也不低:普通流感病毒致死率在0.1%左右,SARS或MERS的死亡率为9%~10%,但新型冠状病毒的致死率在二者之间,且能够通过空气传播。既不能掉以轻心,又无法在短期内将其消灭,这让人类非常痛苦。

另一方面,没有哪个病毒像新冠病毒这样裹挟着如此浓厚的政治意味。

因为病毒最早在中国爆发,大家便开始用“武汉病毒”、“中国病毒”等来称呼新型冠状病毒。但这打开了国外针对中国人、华人、亚裔群体歧视与偏见的潘多拉盒子。

除了一些不明事理的无知群众,也不乏政客与所谓的“知识份子”,他们认为是中国“制造病毒”,只要是中国人就携带病毒;甚至直接对着海外的华人喊“你是病毒!”。2020年2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会议决定正式为新冠病毒命名:“COVID-19”:字母分别代表:corona(冠狀)、virus(病毒)和disease(疾病),19则代表起始年份为2019年。其实,早在2015年,世卫组织已经在国际会议上与国际与会代表达成协议,不再以地区或者国家来命名某种病毒。

但自新冠病毒在世界其他地方传播开来以后,原本抱着“看热闹”心态的一些欧美“吃瓜群众”开始有些“慌不择路”了。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内的一些人在WHO已经明确了新冠病毒官方名称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坚持使用“Chinese Virus”(“中国病毒”),企图转移民众的注意力。还声称这并非歧视,然而这样的认知让美国的华裔、亚裔进入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华裔家庭开始屯枪。在美国政坛上走得还算远的华裔政治明星杨安泽开始“反思”自己作为华裔身份的“原罪”,并在《华盛顿邮报》上发出对自己亚裔身份感到“羞愧”的自白;他呼吁华裔美国人要勇于“表现自己对美国的衷心,热爱美国,积极参军”来证明自己的赤子之心,然而换来的却是一片嘲讽。

500

这里多嘴再啰嗦几句,对于海外华人一味的讨好与谄媚根本换不来西方人的尊重有时甚至会“自取其辱”,倒不如自信一点,正确认识自己华人的身份,不卑不亢,遇到侵犯自己权益和人格的言论应该跟西方人据理力争。

2020年4月7日,以剑桥大学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在世界一流学术期刊《Nature》上呼吁大家停止将病毒污名化,在病毒大流行之际“种族主义”与歧视盛行,尤其是对亚洲人的歧视,我们的社会、教育和科研都会因此付出代价!

500

现在包括欧盟在内的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不再称呼“武汉病毒”,“中国病毒”了,只有台湾和民间一些反华势力才坚持这么称呼。虽然病毒“污名化”争论有缓和的迹象,但现在国际上反华势力甚嚣尘上,不可盲目乐观…当面对不公时,无论是中国人、华人还是亚裔,都不能一味退让,应该正视自己的身份,充满自信与之据理力争!

二、WHO的罪与罚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英文缩写:WHO,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截至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共有194个成员国。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最近的新冠病毒让它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被美国总统以“断供”威胁“兴师问罪”?世卫组织究竟有什么作用?

特朗普政府为何“问罪”WHO?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新冠病毒爆发伊始的情况,2020年1月30日,世卫组织举行委员会议决定将在中国爆发的新型肺炎拟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时,我国的卫生部门与世卫组织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通过该组织实时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播报我国的疫情发展与控制情况。

2月底,疫情开始在欧洲扩散,3月5日WHO世卫组织为欧洲各国的大使们举办了冠状病毒简报会;当时美国政府还是公然宣称那“只不过是流感”,直到3月中旬疫情开始在美国大爆发。4月初,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团队发现已经“无力回天”,而这必将影响下半年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结果。于是,特朗普及其幕僚团队开始“另辟蹊径”,将美国人民的“怨气”和“不满”转移到外部,首当其冲是中国,然后就是WHO。

在国际反华势力甚嚣尘上,近乎主流的国际舆论场的影响下,美国一些媒体和世界反华势力声称WHO“拿了中国的好处”,所以才会“为中国说话”。关于这一点,小月贴出WHO过去几年的财务会费评定标准以及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捐助会费情况一览:

500

值得一提的是,WHO的财政、经费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会员国的评定会费;一类来自私人捐助,如: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等慈善家是这类捐助的主要来源。

从会务评定标准来看,中国评定经费虽然排在第二但不足美国的三分之一;而捐赠经费就更少了,不及美国的零头,在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排在倒数第二。反而是美国对WHO的捐助,举足轻重,甚至远远超过了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捐赠金额之和。显然事实上美国是对WHO捐助和支持最多的国家, 要是能够“被收买”WHO更应该支持的是美国!不这么做只是因为,它尊重事实!

WHO有何作用?

WHO国际最大的公共卫生组织,其主要职能是:促进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提供和改进公共卫生,疾病医疗和有关事项的教学与训练;推动确定生物制品的国际标准。

在全球,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从1990年的1270万减少到2013年的630万。

在发展中国家,五岁以下儿童体重过轻的比率从1990年的28%下降到2013年的17%。

在2001年至2013年期间,全球艾滋病毒感染新病例减少了38%。

此外,最重要的是WHO的援助对象主要是一些贫弱国家,WHO是他们对抗新冠病毒的关键所在,欧美国家还有绝大多数亚洲国家基本都能够自己应付和对抗“新冠病毒”,但是非洲一些积贫积弱的国家根本力不从心,他们只能依靠和等待WHO这样的国际组织研发和提供的疫苗、药物来对抗病毒!

这也是为什么比尔盖茨等慈善家对特朗普“断供WHO”持坚决反对态度的原因。

500

世界其他国家也非常清楚这一点,为了全人类早点攻克病毒,除了中国以外,欧盟国家、非洲众国都站在了WHO一边,得道者多助,如果WHO真的“胡作非为”、“毫无原则”又怎能获得如此广泛的支持?

三、谭德赛的功与过

谭德赛(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埃塞俄比亚公共卫生领域专家。2005年至2012年在埃塞俄比亚政府担任卫生部长,并于2012年至2016年担任外交部长,2017年起担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

谭德赛是历史上首位“非大国指定”而由世界卫生大会选举投票选举产生的WHO总干事!

那些在网上喷他,对他“来自非洲,不够专业”,对他进行各种人格侮辱的人,请你放下你那肮脏的带着“种族主义歧视”色彩的偏见,谭德赛不仅专业而且拥有极其丰富的专业领域经验,对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方面也了然于心,人家能从非洲出来走到国际舞台凭借的完全是实力!

新冠病毒爆发在中国爆发以后,以谭德赛为代表的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于今年2月来到中国,并曾到疫情中心武汉考察,考察结束后在北京召开了面向全世界的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对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情况进行了评价,并肯定了中国在防疫抗疫方面做出的努力,并提及中国为各国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500

​今年2月2日,一名加拿大籍亚裔网民:叶一森(Osuka Yip)在Change.org发起要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辞职的请愿书活动,这一些列“博眼球”、“骗流量”的操作,竟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与支持,特别是台独和港独分子非常活跃地参与其中,甚至用“黑人”(black) 、“黑鬼”(negro)等种族歧视言论攻击他。于是4月8日,谭德塞在世卫组织发布会上抗疫那些对他发起“种族歧视”意味的谩骂与攻击,其中特别提到了“台湾”网民。一石激起千层浪,台北的蔡英文立马跳出来反击他的言论,整个台湾舆论场开始“围攻”谭德赛(下图出自一个叫夏小强的台湾人之手)。

500

还有人污蔑谭德赛收了中国的“黑心钱”所以“维护”中国。自2017年任职以来,谭德赛确实在积极为WHO筹措经费,他得到了比尔盖茨、巴菲特等慈善家的信任和支持。比尔盖茨慈善基金会是WHO最主要的私人捐助者之一,巴菲特对WHO的捐助也是通过比尔盖茨基金会加入的。原因在于该基金会有专业人士管理,对于捐赠款项的用途、流向都有非常严格的管控。如果谭德赛是个收受贿赂的“卑鄙小人”,试问为什么在川普决定“断供”WHO之后比尔盖茨还要追加1.5亿美元捐赠给WHO,难道世界首富和他的团队都是傻子吗?

那么问题又来了,谭德赛到底有没有错?

小月认为他确实有错!他最大的错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在世界“反华”浪潮甚嚣尘上之时,不仅没有加入强烈“谴责”与“声讨”中国的声浪之中,还按照事实说了真话。

试问:他不倒霉谁倒霉?!他不挨骂谁挨骂?!

结语:

病毒迟早会过去,但是歧视和偏见不会!

它们是人嘴上的针,心里的刺,划伤的伤口会痊愈,但留下的疤痕一直都会在。

作为一个中国人

对外:我们要充满自信、不卑不亢,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疫情期间对于常年在中国合法工作、生活的非洲友人和其他一些积贫积弱国家的国际友人,我们也需要换位思考,不要抱有偏见与歧视,只要他们遵守中国的法律制度、尊重我们的文化,我们也可以热情的欢迎他们。

对内:我们一方面深刻反省,积极自救,要知道即使疫情结束我们面对的仍然是一个千疮百孔的世界。我们的经济和社会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至于有些网友在网上“意淫”的:美国成为疫情中心,我们是否有机会赶上成为“世界第一”。小月想说,还是不要想太多,我们只需比较一下两国的人均GDP,除此之外,还有我们在环境、科学、教育等众多方面与美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现在要做的是认清自己,努力做好手上的工作,充分自信的同时保持谦逊,或许我们的孙子辈能够看到那一天。

本文首刊于“顾恩思义”公众号

文:唐小月

图片:来自网络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