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给作协的作家发工资?

最近几个月以来,围绕着某些作家的话题持续升温,热度居高不下,支持派和反对派相互攻击,势不两立,久战不决,难分高下。讨伐作家的人开始迁怒于作家所在的组织即作家协会。他们意外的发现,自己所讨厌的作家,竟然属于作家协会这样的官方机构,而且这种官方机构是官方全额拨款的。这就等于说,人们发现自己的作家敌人竟然是自己人所供养的,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网络上充满了要取消给作家协会拨款的呼声,意思是这些人太不靠谱,当局花钱养着他们,他们非但不感恩,还唧唧歪歪。干脆停了他们的薪水,让他们自生自灭,以解心头之恨。

这种理论看上去很美好,但实际上很幼稚。我一看到这种说法,就可以立即作出判断,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学过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政治和统治这门学问一无所知。为什么我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思考任何一个问题或者现象,我们要知道一个基本的道理,就是,任何现象都有原因。官方给作家协会拨款这样一种现象一定是有原因的。在急于批判这一现象之前,有必要先搞明白这种现象所产生的原因。这才是有智慧的表现。如果张嘴就胡乱批判,不但达不到批判的目的,反而被别人笑话。那么,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我们知道,作家是时代的医生,对时代、对现状、对人性进行反思和批判,是作家的重要价值,更是作家和作品的独特性。我们客观的看待古今中外的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古希腊的悲剧,中国先秦的《诗经》《楚辞》,还有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改革时期、启蒙运动时期、工业革命时期,乃至现当代的著名作家作品,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总是带有反思和批判的意识。从不同的国别看,中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美国,日本这些真正产生过伟大作品的国家,那些跻身于伟大作品的著作,必然是具有批判意识的。有些文学修养不够的浅薄之辈认为文学就是要歌颂美好,抒发正能量,这实在是无稽之谈。

批判这件事情是哲学家和作家思考方式和叙述逻辑的一个重要特色。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不会批判就不是伟大的哲学家,缺乏批判就不是伟大的文学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现在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中国现当代没有伟大的哲学家和文学家,核心原因是缺乏批判意识。

我们马上就会问,为什么别的国家可以产生伟大的哲学家和文学家?而我们不行呢?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们终于开始思考真正的问题了。

我们要知道,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专制统治历史,在专制统治的文化背景和制度安排下,皇帝会要求统一思想,控制舆论。皇帝会将一切批评和批判理解成为对于统治的威胁,从而横加制止,明令禁止。我们所熟悉的历朝历代的文字狱就是这样的背景。我们去观察中国历史上的作家和作品,往往是在乱世的时候,出现伟大的批判性作品。主要原因是皇帝的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鞭长莫及。一旦当局的管理能力能够覆盖,批判性的作品立马消失。因此,由于专制帝王的横加干涉,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学作品和哲学作品普遍缺乏批判意识和思考的深度。当然公平的说,中世纪的西方处在天主教的愚昧统治之下,也有1000多年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西方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后,这种局面才逐渐被打破。

这里就存在一个尖锐的矛盾,一方面,哲学思维、科学思维、文学思维都需要批判性,同时,批判性又会给统治带来严重威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既要产生伟大的哲学、科学和文学,又要将其批判性带来的威胁最小化,应该怎么办?

答案是加强管控。研究可以无禁忌,宣传必须有规矩。我们回到文章提出的问题,既然作家都有批判性,如何管理才能降低这种批判性的伤害性呢?答案就是花钱养着他们。俗话说拿人手软吃人嘴短,看在我给你发工资的面子上,你说话总要收敛一点,给点面子吧?端谁的碗,服谁的管。不仅要在管控措施上加强,还要进行相应的经济控制。让这些作家在收入来源上产生依附性和依赖性,只要他们经济上不独立,就必须看当局的脸色,那样管理起来就好办了。因此我们要知道,给作家发工资,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让作家听话。

我们试想一下另外的情形,如果我们取消作家协会的补贴,让作家自食其力,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些作家既然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他们在经济上实现了独立,必然在人格上实现独立,他们的批判性必然更强。他们的言论可能更容易越界,批判性更强的人往往名气还很大,你还不敢轻易动他们,这就非常不好办了。因此,还不如花钱把他们养起来,以达到控制他们的目的,而且还能落得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

因此,看待任何问题,都要全面一点,深入一点。你以为取消作家工资就能达到管控他们言论的目的?孰不知答案恰恰相反,那些不靠这些工资还能活下去的作家才是真正难对付的。50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