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Diss吴亦凡时,我们究竟在Diss什么…
来源:微信公众号“押韵诗人”
作者:妄人初晓
有关吴亦凡和虎扑的事情还在继续的发酵之中,前天晚上,AR发布了一首名为《皇帝的新衣》的Diss。
大量的wordplay和快嘴是AR本人一贯的风格,这首歌有多牛逼,也不缺我一个人再吹了。
抛开这些零碎不谈,我更欣赏的是他在微博上发的一段话。
寥寥几十字,就说清楚了他对整个事情的态度。
AR的观点,可以代表大部分说唱圈内的rapper,一个人想要推动一类文化,他起码得做到两点:
1.他在大众传播范围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2.他在该文化圈内部有很高的成就,或者享有很高的声望。
在文化内部,第二点的重要性甚至要比第一点还要高,我想这也是大部分rapper不喜欢吴亦凡的原因。
有反对的,自然就有支持的声音,今天凌晨,一段类似幼稚园杀手的音频在网上流传开来。
这段声音采用了杀手那样的升调处理,字里行间都在给吴亦凡说话。
微博疑似PG One小号@一个莫名其妙的咕噜 也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
有人怀疑这段音频出自PG One之手,不过个人认为可能性很小。
现在PG One需要的是低调,而不是在这个时候跳出来。
对于PG One,我更同意大狗本人在微博上的观点,他应该多出去走走,远离这个圈子一段时间,不必急于复出。
关于大狗哥,昨天在微博上还是爆了很多料的。
对于一些内幕,他知道的不比任何人少。今年的《中国新说唱》,大狗是大学生海选分站赛的评委。
已经解约回家的大狗,没有了公司的束缚,讲起话来自然是更加的“大胆”。
去年大狗为一些选手出过头,今年他为选手们默不作声的表现感到失望。里面更是说到,大家早早掌握了“舔住”的精髓。
我对大狗本人是十分尊敬的,但选手也有选手们的苦衷。
前期他们需要经过层层的背景筛查,而后期又要配合节目组一系列宣传。到头来很多rapper直到淘汰,几乎是一个表演的镜头都没有。
很多rapper不仅仅是代表自己,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着自己的经纪公司或者厂牌。很多人也已经许身爱奇艺,敢怒不敢言的背后有太多的限制与束缚。
就算是这样,AR发歌的时候,我依然看到了有新说唱的选手在转。
当然法老和小安迪微博上说的,也能代表不少选手的态度。
除了大狗以外,同样有不少OG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生。其中我就把Vyan的发声,作为一个代表吧。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上海申花的球员毛剑卿,也加入了战斗。
毛剑卿这三条不太合时宜的微博,说成蹭热度似乎也没有什么毛病,从这几天微博上的舆论走势来看。
只要你骂吴亦凡,基本上就能得到网民的追捧,捧他的就会被踩到谷底。
就像前两天帮吴亦凡说话的艾福杰尼一样,一下从花园宝宝被喷成了天线宝宝。
顺带手以前的老队友C-LOW也出来踩了他一脚。当然之后C-LOW也发微博回应了此事,对艾福杰尼的指责与吴亦凡无关,但我相信此事也一定是个导火索。
时至今日,这场Diss大战从虎扑开始,逐渐已经变成了一场闹剧,一场网络狂欢。
但我还是想问一句,大家在Diss吴亦凡的时候,到底在Diss什么?
rapper对于这样一场战斗是开心的,虽然我感觉像AR、法老这样的著名rapper未必那么高兴。
但很多默默无闻的rapper,渴望着通过这一次Diss,成功吃鸡,一跃进入知名rapper的行列。
资本自然也是乐见其成,天知道虎扑要花多少钱,才能获得这几天那么多的曝光度。
步行街甚至不惜吃相难看地跳上擂台,亲自上阵,可见他们对流量有多渴望。
营销号们平时就无风不起浪,事情大了他们更开心,挣钱嘛,生意,不寒碜。
爱奇艺就更不用说了,吴亦凡skr了两期,都没把这个词炒火,这次一弄,这个词想不火都不行了。
至于吴亦凡嘛,只要他新歌的质量不错,自然能够挡一些子弹。
短期来说他会受一些影响,但也绝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大。
要知道,他是韩国偶像体系下走出来的,那是个黑粉会给Idol寄刀片的国家,比键盘侠们可强多了。
中国的网络暴力,不是从吴亦凡这一次开始的,像这样大规模的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怼,最早可以追溯到贴吧时代。
2007年6月21日,李毅吧和李宇春吧的相互攻击,是中国第一次有人大规模攻击偶像粉丝群体。
当时的李宇春只是歌刚刚出道两年的偶像歌手,现在她已经成长为华语乐坛的中流砥柱。
当时为了她不可开交的两拨人呢?谁在乎。
你以为我要给吴亦凡洗地,告诉你别喷他了,他以后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不,那太肤浅了,我想说的是,类似这次的事件,正在一次一次、重复不断的在网络上上演,并且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从李宇春到杨丞琳再到权志龙、帝吧出征、杜海涛、PG ONE……
这些冲突恰恰告诉我们,这一切无法避免。
从踏入互联网时代的那一刻,这种群体的碎片化是不可逆的。
如果有跟我一样的90后朋友,你们小时候会为了看哪部动画片跟同学吵架吗?
不会的,因为大家都住在附近,能看的动画片也就那么几个电视台。
但现在的小孩子就会,看《小猪佩奇》的和看《熊出没》的就完全是两个群体。
大家从小就生活在不同的价值尺度上,自然造成了天然的对立。
在成年人身上的反映,大概就是宿舍里玩快手的和玩抖音的互相看不起,然后玩知乎的说:“两个傻逼。”
床上躺了个翻墙玩quora的,半天没说话。
碎片化的不可逆是针对群体的,但对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说,你起码可以做一些事。
没有人会关注贴吧里互相人肉的人究竟怎么样了,没人会关心被U型锁打爆脑袋的双方家里现在是什么情况。
自然的,也没人关心虎扑上为了吴亦凡和女友分手的JR,什么时候才能找到下一个对象。
以及那个看了虎扑JR下体的女粉丝,未来的成长会受到哪些影响。
互联网无限拉近人们的距离,但大家却各自为阵,过得像原始社会,这就是最悲哀的地方。
所以我特别喜欢法老那首《清道夫freestyle》,他是站在朋友的角度,而非战友的角度,真诚地在告诉你一些东西。
个体被裹挟在集体之中,就是一种精神鸦片。就算虎扑倒闭了,吴亦凡嗝屁了,也跟在座诸位没有任何关系。
而且很大概率上,虎扑并不会倒闭,吴亦凡活得也很好,你还在为明天上班、下次考试而发愁。
适当的发泄没有错,但角色扮演玩多了,往往会入戏太深。
法老是个好人,但他没有意识到一点,被伤害的人也并不会因为他一首歌而减少。
因为这件事,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庸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