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笔记:从闹市到空城——直击疫情之下美国零售业现状
新华社华盛顿4月13日电(记者许缘 高攀) 记者驱车前往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Fairfax County)的泰森斯角(Tysons Corner)购物中心,以往停车位一位难求的大型商城如今不见人影,可停上千辆汽车的巨大停车场空空如也。走近商城大门,一张“受新冠疫情影响暂停营业”告示赫然出现在记者眼前。
无独有偶。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克拉斯堡奥特莱斯(Clarksburg Outlets)购物中心,在还未进门处就竖着一张大大的告示,写着“受政府命令暂时停业”。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购物场景恍如昨日,取而代之的是一辆停在门口的孤零零的警车。
从闹市到空城,一纸“居家禁令”将消费者与商场隔绝。由于疫情在美国境内蔓延加速,美国多个州要求民众待在家中,避免不必要外出,缺少客源的各大零售商城被迫暂时关门歇业,出现上文描述的清冷场面。
4月2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圣马特奥市,一名男子的身影反射在一家停业店铺的玻璃上。新华社记者吴晓凌摄
回顾在疫情暴发之前,美国零售业就已显露增长疲态。去年假日购物季,柯尔百货(Kohl's)、杰西潘尼(J.C. Penney)和塔 吉特百货(Target)等零售商同店销售额均有下滑。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及旗下雷斯(Reis Moody's Analytics)分析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美国购物中心空置率达到9.7%,创2000年有记录以来最高值。而新冠疫情肆虐,其人际传播特性更为零售业危机雪上加霜。
截至目前,美国已有成千上万商场关闭,近100万名零售业员工被迫休假。3月30日,美国多家百货商城、超市等零售业巨头共同发出警告,由于为遏制疫情而采取的限制措施延长,商场关闭时间将比预期更久,它们不得不让员工无薪休假。当天,美国数十万名零售业员工接到通知,他们将被迫暂时下岗。
梅西百货(Macy’s)是美国最大的连锁百货集团之一,在全美运营着约680家百货商店和190家专卖店。不过,由于疫情蔓延,该集团已经关闭美国所有门店,旗下12.5万名员工大多休假在家。该集团股票甚至被移出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从4月6日起成为标普小盘600指数的一部分,其市值也从2月中旬的约60亿美元缩水至目前的15亿美元。
还有不少知名零售商登上分析师的“破产观察名单”,背负着43亿美元债务的奢侈品零售商内曼.马库斯(Neiman Marcus)就是其中之一。目前,该企业大部分员工被临时解雇。据知情人士说,该公司内部已经正在加紧筹备申请破产保护。
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之一标准普尔公司(S&P Global Ratings)零售业和餐饮业部门主任莎拉.惠斯(Sarah Wyeth)认为,多年来美国零售业经营环境持续不景气,“这场危机的全部影响还没完全显现,(未来境况)还会变得更糟”。
美国全国零售业联合会(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预计,未来三个月,美国零售销售额将至少下滑20%,导致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在内的总损失达到4299亿美元。同时,零售业活动的急剧下降将危及170万个工作岗位。如果疫情进一步传播,美国零售销售损失可能攀升至50%至80%,和更多美国人失业,且这一状况可能持续数月。
蒙特利尔银行资本市场分析师西米恩.西格尔(Simeon Siegel)指出,这场疫情为零售业带来的困难不比以往。在经济衰退期,企业只要通过转变商业模式等结构性改革或其他自救方案便能走出危机,但在疫情之下企业自身似乎能做的不多。他认为,强制员工休假更像是“创可贴”疗法,但最终创可贴只能暂时掩盖伤口,无法疗伤治病。
无力自保的零售企业正在寻求政府的帮助。但分析人士指出,美国零售业已经十分脆弱,许多大型零售商不具备被政府救助的资格。
以美联储为例。美联储3月份宣布两项企业援助计划,包括重启商业票据融资机制以购买企业在商业票据市场发行的短期债务,并推出一级市场公司信贷工具直接购买企业债。但是,美联储只购买债券评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梅西百货、杰西潘尼、Gap等部分大型零售商的债务评级并不在合格之列。
美国数十家零售业行业协会共同呼吁联邦政府扩大救助范围,希望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为境况不佳的零售商提供援助。美国全国零售业联合会主席马修.谢伊(Matthew Shay)在一封写给美联储和财政部的信中说,零售业是美国最大私营部门雇主,提供了5200万个工作岗位,约占美国就业机会的四分之一。联邦政府救助计划制定的资格标准可能“对一些美国知名企业来说太过狭窄”。
该协会高级副主席戴维.弗伦奇(David French)也认为,如果美国零售行业失去政府救助将导致大规模破产和失业,最终损及供应商和房地产租赁市场。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政府救助计划并非旨在支援处于破产边缘的企业,难以顾及到所有受损行业。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主席埃里克.罗森格伦(Eric Rosengren)表示,美联储救助项目关注那些拥有“可靠商业模式”的企业,并不能帮助到每个组织。“一些企业选择了一个杠杆率更高的资产负债表,我们不会(为其)提供那么多帮助”。
但无论联邦政府是否出手援助,眼下,随着不少州延长“居家禁令”,美国各商圈的“空城”期注定还要延续。美国零售业何时解冻,将主要取决于疫情何时得到控制。但截至目前,美国确诊病例仍在攀升。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截至美国东部时间4月12日19时30分,美国确诊病例累计超过55.5万例,死亡超过2.2万例。
4月9日,一名男子经过美国洛杉矶市区内的防疫主题的壁画。新华社发
~~~~~~相关新闻~~~~~~
美国餐饮业面临生存大考 花式自救难抵疫情冲击
新华社华盛顿4月8日电(记者许缘、高攀)新冠疫情来袭,对餐饮业的打击不言而喻。随着美国更多州颁布“居家令”,外出就餐和聚餐被禁止,餐馆、酒吧被迫缩短营业时间或直接关门停业,大量餐厅因此倒闭或处于破产边缘。对于那些“幸存者”来说,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如何平稳度过危机是首要考虑。不少餐厅想出各色“花样点餐”方式,行业协会则希望借政府援助度过危机。但即便如此,美国餐饮业整体面临“生存大考”,随着禁令延长,各种对策或难抵疫情冲击。
美国全国餐饮业协会(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的调查结果显示,3月1日至22日,美国各地有54%的受访餐厅不再提供店内用餐服务,销售额因此下滑了47%。
缤客(Booking)旗下餐厅预约软件Open Table的数据也显示,2月中旬至3月底,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华盛顿州等疫情“重灾区”的主要城市餐厅日客流量同比下滑100%,触及最为危急的“红色警戒线”。
为此,美国各地“幸存”餐厅为“自救”想出各种“花式”点餐方法,尽量保证企业的基本业绩,避免破产。根据记者观察,主要方式有顾客“隔空自取”、增加外卖配送、免下车(drive-through)柜台等。
“隔空自取”即免接触取餐。餐厅将大堂桌椅收起,在接近餐厅入口处码放一排取餐台。服务员站在餐厅深处,与顾客交流时保持一定距离。顾客可以通过网络点餐平台或到店点餐等方式下单,点餐后离开餐厅或站在取餐台外等候。服务员会将准备好的、贴有顾客名字的外送袋放在取餐台上,通知顾客取餐,有效避免人员接触。
外卖送餐是很多餐厅在疫情之前就已经配备的服务。疫情暴发后,不少餐厅推出更多套餐和优惠组合,还有一些餐厅加入外卖行列。例如有中餐厅开始配送火锅套餐,还有一些餐厅降低配送费甚至免除配送费,以吸引更多新老顾客光顾。在疫情“重灾区”纽约州,一些曾经抵制外送服务的高端餐厅也寻求通过外卖“自救”,包括部分米其林三星餐厅开始通过外送服务平台送餐。
4月1日,在美国纽约,戴口罩的快递员骑车经过一处居民区。新华社记者 王迎 摄
免下车柜台在美国也不是新鲜事。这种无需下车和近距离接触便可点餐和取餐的方式十分符合疫情之下的社交要求,因此获得很多餐厅和食客欢迎。负责点餐的服务员也大多会佩戴口罩和手套,保证清洁卫生。
除个体餐厅外,代表了美国超过50万家餐饮企业的美国全国餐饮业协会也行动起来,呼吁美国联邦政府立即采取积极举措,避免餐饮业继续遭受重创。
在一封写给美国总统特朗普、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和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的信中,该协会要求财政部为行业提供1450亿美元复苏基金,并提出由联邦政府支持一项1000亿美元商业中断保险,避免保险公司以疫情为由拒绝理赔。同时,该协会还要求联邦政府为餐饮业出台贷款计划,用于弥补收入,并推出灾害失业援助和税收减免措施,保障餐饮从业人员的利益。
事实上,“自救”办法固然花样繁多,但对很多餐厅来说也仅仅能勉强维持生计。疫情之下,美国整体餐饮业都面临一场“生存大考”。市场调查公司NPD集团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9日当周,美国餐厅交易量同比下降42%。其中,提供更多外卖服务的餐厅交易量下降40%,而不提供外卖服务的全服务餐厅交易量同比剧降79%。
就业市场也遭受打击。美国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挑战者格雷与圣诞节(Challenger, Gray&Christmas)的研究报告显示,受疫情冲击,美国餐饮业工作岗位可能减少了约740万个,部分餐饮业工作岗位在疫情结束后或“不复存在”。
美国全国餐饮业协会的估算数字显示,如果关门时间持续3个月,餐饮业将损失500万至700万个工作岗位,占餐饮业岗位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疫情可能导致美国餐饮业销售额在未来三个月损失2250亿美元。
正如快餐业巨头麦当劳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肯普钦斯基(Chris Kempczinski)在一份声明中所述,对于餐饮业来说,更多的挑战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