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发语音是职场身份的象征
活跃用户超过10亿,微信是当之无愧的国民级应用,但是使用微信的语音信息功能却要谨慎一些。尤其是在职场中,除非你身居高位,否则后果自负。如今,连老外都已经洞悉这个职场禁忌,身在其中的你还有什么理由装糊涂呢!
微信有一种发送语音信息的功能,按下按钮便可以口述记录你想发送的信息。对于那些缺少经验的人来说,这不过是另一种可替换文字信息的方式而已。但是,在中国职场,用微信发送语音信息却会令人生厌,通常只有上级发给下级的语音信息才会被容忍。
中国的很多职场人士在工作中一般不用电子邮件,而主要通过微信来交流。如果连续向人发送语音长信息绝对会让对方很恼火。
如果你正处于嘈杂环境中(比如社交活动或派对),你必须竖起耳朵或找一块僻静地方才能听清;如果在图书馆里,还得翻出耳机来听;如果正在开会,只能等会议结束。要想完全了解对方说了什么,你不仅要认真听,有时候还要借助语音转录功能。
更讨厌的是,语音信息无法以文字形式保存,因此以后也不能通过关键词搜索找寻到。语音信息也不能转发。
虽说微信有将语音信息自动转化为文字的功能(长按语音信息即可选择),但这仅适用于简体中文版本的微信应用。而且,如果发送者讲的是方言或口音较重,都会影响文字转换的准确性。
此外,微信并不支持在播放一段语音信息时停顿或快进。如果你听漏了一个重要的词,就只能从头播放整段信息。接收语音信息也会耗费更多流量,如果不是在无线网络环境下,就会产生更多通信费用。
向某人发送一段语音,而不是把文字打出来,无异于向对方宣告:“我显然比你更忙也比你更重要。”发送者节省了时间,却让接收者付出代价。因此语音信息一般只用于不对等的关系中,比如,当老板向下属下达指令时。
所以,在职场中不要用微信发送语音信息,除非和你交流的人把你当成领导。即使你发送的是一条超长的信息,也请打成文字,而且最好是一条长信息而非多个短句。这会减少对方手机震动的次数,节省电池电量。
如果你出于特殊原因不得不发语音信息(比如正在开车而要说的事很紧急,或者你的手指断了无法打字),你得先道个歉并告诉对方你实在没办法。
总而言之,尽管微信上的麦克风按钮很诱人,还是老老实实打字吧。
微信有一种发送语音信息的功能,按下按钮便可以口述记录你想发送的信息。对于那些缺少经验的人来说,这不过是另一种可替换文字信息的方式而已。但是,在中国职场,用微信发送语音信息却会令人生厌,通常只有上级发给下级的语音信息才会被容忍。

如果你正处于嘈杂环境中(比如社交活动或派对),你必须竖起耳朵或找一块僻静地方才能听清;如果在图书馆里,还得翻出耳机来听;如果正在开会,只能等会议结束。要想完全了解对方说了什么,你不仅要认真听,有时候还要借助语音转录功能。
更讨厌的是,语音信息无法以文字形式保存,因此以后也不能通过关键词搜索找寻到。语音信息也不能转发。
虽说微信有将语音信息自动转化为文字的功能(长按语音信息即可选择),但这仅适用于简体中文版本的微信应用。而且,如果发送者讲的是方言或口音较重,都会影响文字转换的准确性。

向某人发送一段语音,而不是把文字打出来,无异于向对方宣告:“我显然比你更忙也比你更重要。”发送者节省了时间,却让接收者付出代价。因此语音信息一般只用于不对等的关系中,比如,当老板向下属下达指令时。
所以,在职场中不要用微信发送语音信息,除非和你交流的人把你当成领导。即使你发送的是一条超长的信息,也请打成文字,而且最好是一条长信息而非多个短句。这会减少对方手机震动的次数,节省电池电量。
如果你出于特殊原因不得不发语音信息(比如正在开车而要说的事很紧急,或者你的手指断了无法打字),你得先道个歉并告诉对方你实在没办法。
总而言之,尽管微信上的麦克风按钮很诱人,还是老老实实打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