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逻辑视野中的当代经济(四):改革回顾与其他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亦论闻 (read45min),欢迎关注。

--

——

在国企改革方面,书中尝试做了总结性的分析,国企需要保护主要源自两点,一是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时代所遗留下的政策负担,包括职工养老、价格扭曲等,二是大型国企仍然需要执行政府的计划任务。由此,完成国企改革需要从解除国企的政策性负担出发,逐步形成适宜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避免企业经营者的机会主义(大致可以理解为损人利己),实现“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激励相容”。对于改革的推行,要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劳动力丰富仍然是现在及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资源禀赋),坚持金融体系的完善(尤其是促进地方性中小银行的发展),坚持引进外资,还要坚持城市化且实现更加均衡的城市化,并“防止房地产开发和股票交易造成的泡沫经济”。作者还断言,“下个世界中叶前中国经济完全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这些90年代末的论断,时隔二十年看来,仍然是相当有预见性的。

总结经济改革历程,作者认为,由于增量式的渐进改革,因此中国的改革“避免了传统利益格局调整过程中的矛盾激化”,这也是中国的改革不同于一些国家的“休克疗法”之处。中国的经济改革,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做大蛋糕、增量改革、试验推广和非激进性。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比喻来说,笔者认为,这四个特征意味着中国的经济改革集成了“坚持要过河”,“一步一步过河”,“摸不同石头”和“慢慢过河”的特性,为改革减小了阻力,增加了动力,降低了风险,创造了缓冲,抑制了不稳定性,增加了可控性,这些都是改革得以成功的决定因素。

最终,作者给出了对开篇四个问题的回答(四个问题即“Why different before and after”、“Why something bad”、“Will it be better”和“Why success””),对于第一个问题,改革前发展的缓慢在于推行了不符合比较优势的赶超战略,而改革后由于传统体系“三位一体”的局面被改变,中国固有的资源比较优势得以释放。对于第二个问题,改革过程中一些环节的改革先行导致了经济体制内部的不配套,而以国企和金融体系改革为代表的改革领域由于承担着过多的政府计划职能而相对缓慢。对于第三个问题,作者认为只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沿着改革逻辑自身的“不可逆性”,就能够有力地达成持续、快速、健康的经济发展。对于第四个问题的回答是,中国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在于采取了代价低、风险小,同时能够及时取得经济收益的渐进道路,这也是不同于同期其他国家的改革的关键。

——

笔者认为,治经济史,先要明了出发的角度,角度是立场,也是框架。角度不同,观点和结论就可能不同甚至相左。之前我们主要了解了《中国的奇迹》一书中林毅夫教授等对当代经济的观察,笔者也补充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这里我们再简要介绍另一种视角,来自杨小凯教授的《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一书,书中对晚清以来的中国经济史做了提纲挈领的考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中一些内容同样值得思考。

与林不同,对于新中国建立后的经济发展,杨首先阐述了他对于政治基础的看法,并认为土改“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人对财产权的信心,也挖掉了…财产权基础”。对于建国后的工农业剪刀差,杨则认为“提出垄断粮棉贸易的理由是由于工业化需要廉价农产品,需要打击私商,但实际这是一种国家机会主义行为”。这种“国家机会主义”,作者认为,是贯穿中国当代经济史的。(警惕“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则是杨研究中国经济的核心观点之一)杨认为推动合作化农业的出发点是原生的中国小农经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不利于利用规模经济,但“农业合作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力的正面影响”是值得怀疑的。对于推进大工业化,作者肯定了50年代的年均工业增长率,但认为这是通过对农业尤其是农业生产结构的扭曲和牺牲(粮棉产量远超蔬菜等产量)完成的。

杨关于新经济模式的“笔记”主要就集中在乡镇企业和国企体系两个领域,引述了一些非常值得思考的分析。对于经济改革,杨认为其本质是传统模式下的行政分权和国企体系与对港台发展模式模仿的混合。关于国有企业的亏损,杨指出“一些经济学家强调管理者和公认对企业利润的自发侵吞是国有企业利润普遍下降的最重要原因”,而“在缺乏正式私有化的情况下,国企的公司化造成了大规模的腐败”。作者将国企私有化中的腐败概括为几类,一是直接把国有合股公司的股份分配给具备相关权利的管理者;二是在香港或海外建立私人公司,通过公司间的不正常交易将国有资产进行转义;三是私人股东收买政府代表,获取所有权转移股份;四是人为低估国有资产价值,从而获取利益或报酬。

不难发现,林杨二人的观点是存在一些龃龉的,但这些不失为一个考察的视角,有待学人钻研。

————

最后,既然谈到了国企私有化,结合近日万众瞩目的“毒疫苗”系列事件,笔者在此给出一些信息(来自互联网公开资料,均为客观事实):

1992年8月27日,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长春生物高技术应用研究所和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物技术服务中心经销部,三者共同成立长春长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长春长生实现净利润1005万元,2002年净利润2634万元,2003年1-10月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551万元,净利润1147.5万元。

2002年2月,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春高新)持股59.68%

2003年12月16日长春高新董事会通过决议,拟全部转让公司持有的控股子公司——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9.68%的股权,每股转让价格为2.4元。长春高新的副董事长高俊芳(曾担任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财务处处长,1999年初,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在国务院各部委调整改革的重大变革中与卫生部脱钩,现归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管理)受让长春长生1734万股股权,占总股本的34.68%;上市公司亚泰集团受让长春长生1250万股,占总股本的25%

2006年8月,亚泰集团将股权转卖给高俊芳,退出长春长生。至此,长春长生完全私有化。

2012年6月5日,连云港黄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主营业务为岩土钻孔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2015年黄海机械重组,长春长生借壳上市,公司改为现名。

2018年7月23日,

“以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决心,完善我国疫苗管理体制,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全力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安全稳定大局。”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