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感动中国”候选人提名,手语律师、翻译唐帅

500

文/家奴

最近,唐帅登上了BBC的头条。

唐帅,重庆人,1985年出生,精通普通话手语和自然手语。2006年取得手语翻译证,开始协助公安机关办理聋人刑事案;2012年成为律师,被媒体称为“全国第一个手语律师”。

1985年,重庆的一个聋人家庭迎来了一个健康的男孩,会哭会笑会叫,听见声响还会睁眼转头。这份幸运打破了家里长久以来的静默,一家人突然有了期盼,盼望儿子有将帅之才,可统领三军,于是取名“帅”字。

唐帅就在这样的期盼中开始成长。

但要在一个父母双聋的环境里平安长大并不容易。外婆告诉过唐帅,在他几个月大时,有一次被毛毯盖住了头,哭得脸都发紫了,父母却听不见半点异常。好在外婆来了,才及时揭开毯子。“不然现在都没我这个人了。”唐帅说得轻松,但当时着实吓到了两代人。那以后,父母就把唐帅交给了外婆带,直到读初中才接回来,“所以我并没有特别深的聋人家庭印记”。

500

父母希望唐帅远离聋人环境。“爸爸是不准我学手语的,我只能偷偷学。”不准学手语,是父母急切抹去儿子聋人家庭背景的直接方法。但外婆总对唐帅说:“你要学手语,不然以后怎么照顾爸爸妈妈。”在小小的唐帅心里,外婆的话比父亲愤怒的瞪眼有分量得多。每次回家,他总往厂长阿姨家跑,让阿姨教他手语。唐帅父母工作的大渡口区振兴金属厂,是重庆市接纳聋人就业的重点工厂之一,厂里有200多名聋人,厂长精通手语。

唐帅上小学时,重庆的旅游业已经逐渐兴起,朝天门广场总是人头攒动。一放学,唐帅就往朝天门跑,到处和人比划手语,聋人看到这个孩子都很喜欢,愿意和他多“说”几句。几年下来,唐帅几乎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聋人都交流过,见证了各地手语从差异较大到差异变小的演进过程。

但这条路上彼时还看不到那个未来律师的身影。因为父母下岗、家境困难,高中毕业的唐帅决心自己养活自己。当时,选秀初兴,他和很多年轻人一样,相信自己有演唱天赋,只等伯乐来发现良驹。在上海打工时,他还获得过当地电视台的音乐奖。捧着奖杯,他曾北漂首都,在地下通道卖唱,一天只吃一个馒头。说起那段日子,唐帅拧紧的脸上反而有了笑意:“想想挺传奇,遇到了很多好人,最后还赚了4万块钱回重庆。”

500

在外辗转两年,生活阅历增加了,唐帅知道手语不只是交流工具,还可以是谋生技能。但要凭此谋一份稳定工作,他还需要一张手语翻译证。考证前的培训课他没去几次,“我当时自考了西南政法大学,学各种法律的时间都不够,加上手语老师说我可以直接考,我就直接去了。”考试一次性通过,2006年,唐帅拿到了手语翻译证。

有了手语翻译证,唐帅开始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公安分局担任手语翻译,协助办理聋人刑事案件。“8年办了1000多起案子。”他熟悉自然手语的优势凸显,多次帮助司法机关侦破疑难案件。

2012年,唐帅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成为一名律师。因为有手语专长,又常接聋人诉讼案,他有了“手语律师”之称。

顶着“全国第一位手语律师”的称号,唐帅不敢有半点怠慢。刚成为律师那两年,还能偶尔休息一两天,但随着找上门的聋人越来越多,他只能连轴转。此外,公安、法院、残联等任何机构找他做公益活动,他都是来者不拒。这个过程中,唐帅又发现了问题。“针对聋人的普法,成效甚微。我敢说多数聋人的法律意识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依然是普通话手语和自然手语的差异造成的结果。聋人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的都是自然手语,看着普通话手语翻译来的普法知识,不仅不懂,甚至有误解。这其中又夹杂着手语翻译对法律知识的一知半解,普法效果就更差了。往往是普法講座开始10分钟后,就变成了老师的自娱自乐,聋人已经闲聊起来。

500

唐帅敢想也敢说。有一次,他向一名特教学校的手语老师直接开怼:“全译错了!这是要误人性命!”慢慢地,与他相熟的部门也大多接受了他的说法,但要改变现状并不容易,因为“没这方面的人才”。有法官私底下跟唐帅说,赶紧教一批学生出来,成立第三方的手语机构,否则碰上不负责的手语翻译,判案都要增加风险。

对聋人来说,这份风险意味着声誉与自由。唐帅觉得自己有义务帮他们挡风险,“这是人性里最基本的同情心,我因为懂手语,看到了问题,那就不能坐视不理。”

2016年,他拿出积蓄,找人开发了一款名为“帮众律师”的手机APP,免费服务聋人群体;去年,他招聘了5名聋人大学生当助理,协助处理聋人案件,也为法律手语翻译储备人才;今年,他开始每月录制一期自然手语普法视频,免费发布。

这些事和日常工作叠加,占据了唐帅所有的时间,他感觉生命在燃烧,“我打算燃烧到40岁,还剩7年。”时不我待,所以要抓紧,他开始频频接受媒体采访:“聋人世界的法治现状和健全人世界的差距还很大,社会应该对这件事有认识,然后才会有改进。”

过去4年,唐帅一直保持着这种忙碌的状态,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每个大年初一都在办公室加班。但那些案子都不如最近這一起让他震惊——全国各地的聋人找过来,就同一起非法集资案求助。案件发生在一个南方省份,当地一名聋人公职人员向全国聋人群体非法募集资金,很多聋人上当。案发后,在公安机关登记的受害人就已过万。这起案件涉及的聋人人数之多、集资金额之大让唐帅感觉“是前所未有的”。

500

2016年,在代理一起聋人盗窃案的诉讼时,唐帅发现,公安机关的讯问中,聋哑嫌疑人比划的是自然手语,却被只懂普通话手语的翻译误译,表达的意思南辕北辙。他根据这一情况提出复核,最终检察机关对这名嫌疑人做出不予起诉的决定。

“聋人的自由甚至是生命都在手语翻译手上了,却没有途径对手语翻译进行有效监管。”唐帅甚至目睹过手语翻译在讯问中向聋人嫌疑人索贿,而一旁的办案民警毫不知情。“翻译直接在讯问时用手语跟嫌疑人说,你给我钱我就按你的说,你不给钱我就反着说。你想想那个聋人的痛苦是怎样的,民警就在面前,他却申诉无门。他还有什么途径可以寻求帮助?”

唐帅觉得愤怒:“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在我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多少聋哑受害人因为翻译问题而遭遇不公,你能想象吗?”一次次这样的案子办下来,唐帅在聋人中名声大噪,他们越来越信任他。律所的同事都知道,只要来了聋人,带到唐帅的办公室准没错。但与此同时,长期为聋人“代言”,唐帅对他们痛苦的感知力超过了常人。这种感同身受让他长期失眠,后来养成了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的习惯。我在重庆市两会上提了建议,相关部门也给了积极的反馈。我觉得,起码在重庆地区,可以先成立起手语翻译协会,然后再逐步推向全国。我们国家有超过2000万的聋哑人,我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不能因为“语言”的障碍,让他们失去这样的机会。

500

媒体采访唐帅,他这样说。

北青报:有人说你是国内唯一一名手语律师。

    唐帅:可能其他地方也有律师在做同样的事,但没有被报道或是关注到,我也不敢自称是唯一。不过,外界的很多评价让我感觉到,手语律师在行业里确实是比较稀缺的。

    宣传视频火了之后,我也不知道他们(聋哑人)是怎么知道我的联系方式,两个微信的1万名好友上限,都加满了。在这之后,他们还把我拉进各种微信群,我现在有200多个聋哑人朋友建立的微信群,他们会向我咨询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

    北青报:你刚才说手语律师稀缺,不过在有手语翻译的情况下,手语律师还有存在的必要性吗?

    唐帅:这要回到和聋哑人沟通的问题上。我们常说的手语,其实可以区分为:残联推广的普通话手语,以及残疾人在生活中自发形成的自然手语。打个比方,类似我们说的普通话和广东话,两者之间的区别很大。对同一个词的表述,可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手势。

    聋哑人因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大多使用自然手语。但在涉及聋哑人的诉讼案件中,聘请的手语翻译往往是正规聋哑学校的老师,用的是普通话手语。所以,手语翻译和当事人之间,无法达到严格意义上的无障碍沟通,经常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

    另外,法律上有很多专有名词,需要具备法律知识的人向聋哑犯罪嫌疑人解释。很多使用普通话手语的翻译人员,不是学法律出身,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这样,聋哑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有可能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

    “翻译不能成为裁判者”

    北青报:遇到过因为手语翻译沟通不畅而影响案件的例子吗?

    唐帅:我经常会讲到一个案例。当时我还没有进入律师这一行,在做手语翻译。有一次,一个老奶奶找到我,说她女儿因为涉嫌偷盗手机被捕,但她女儿说自己没有偷。我调取了审讯录像之后,发现手语可能“不通”:他们聘请的手语翻译根本没有把当事人的原意反映出来。女孩一直表达的意思是“没有偷”,但经过手语翻译后,变成了“我偷了一部金色的苹果手机”。

    这件事给我触动很大,也是促使我转向律师行业的一个契机。手语翻译代替的是聋哑人的“嘴”,他们是内容的传达者和输入者,但很难保证他们不会误读当事人的意思。所以后来我做律师,也是希望发挥这个职业的作用,努力成为防止冤假错案的一道重要防线。

    北青报:代理普通案件和聋哑人诉讼案件,有什么区别?

    唐帅:如果我的当事人是聋哑人,可能我们之间的沟通成本,是和普通人沟通的两三倍。自然手语是相对比较粗糙的,但法律上有很多名词,字面上只相差一点点,却对案件的定性、判刑等影响巨大。比如,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抢劫和抢夺。

    为了让他们能够明白,我要花时间把名词里包含的犯罪构成要素,一个一个向他们解释清楚,让他们在这个基础上对法律名词进行理解。如果遇到连自然手语都不熟悉的聋哑人,耗费的时间会更多。要花大量时间,用一个故事或者一段场景,甚至结合很多肢体语言,让他们去理解法律名词,让他们去还原案件的发生过程。

500

    出生于重庆聋哑人家庭

    北青报:听说你还做了很多普法的视频。

    唐帅:像我前面提到的,在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聋哑人法律意识淡薄,他们意识不到风险,就会走上歧途。所以我们在做一些基本的普法工作,把要讲的内容拍成视频,既有旁白、字幕,也配有自然手语的手势。

    而且为了方便他们接受、理解,我们会把一个名词尽量用简单的故事讲出来。比如,讲庞氏骗局,就用大灰狼让小白兔交胡萝卜作比喻。大灰狼谎称有一项收益巨大的投资,用后来的兔子交出来的胡萝卜,作为前面参与的兔子的“回报”,“拆东墙补西墙”,等到吸纳到足够的胡萝卜之后,大灰狼“卷款潜逃”,留下损失巨大的兔子群体。

    北青报:这些经验你是从什么地方获取的?

    唐帅:可能和我出生于聋哑人家庭有关。我的父母都是聋哑人,加上我父母所在的工厂有很多聋哑职工,我跟着他们学会了很多自然手语。后来,我经常往人多的景区跑,看到各地来的聋哑人,我就跟他们用手语交流,尝试着去理解他们的手势。

    2006年,我拿到了手语翻译资格证;2012年,通过了司法考试。在成为律师之前,我就是一名手语翻译,可能是因为这些经验,让我知道聋哑人在想什么,什么样的方式他们更容易接受。

    北青报:看到你的工作,家人应该很欣慰吧?

    唐帅:父母都是望子成龙的,我很小的时候,他们不太希望我去专门学手语,希望我回归健全人的生活。各种机缘巧合,最终我还是做了手语律师。对我的家人来说,律师给他们的感觉是有风险的职业。但是我父母很少接触到媒体报道,所以也不是很了解我现在做的工作,对他们我就“报喜不报忧”,让他们生活得简单点,不用为我担心。

500

    希望建立手语翻译协会

    北青报:现在微信都被“爆”了,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吧?

    唐帅:去年,我的事务所里招聘了5名高校毕业的聋哑大学生。他们学习法律知识,然后用手语,包括普通手语和自然手语,通过视频交流,给很多聋哑人解释法律问题。这比让律师学习手语实际得多。我也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总结,觉得可以建立一个独立的手语翻译协会。

    手语翻译协会也应该吸纳这样会使用自然手语的翻译人才,再对他们进行法律、医学、计算机等专业的培训,包括专业术语的学习和解读,让他们传达给有需求的聋哑人群体。而且,这样的翻译人才,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司法部门现在面临的自然手语翻译短缺、普通话手语和自然手语翻译有“隔阂”的问题。同时,也希望手语翻译协会能帮助制定手语翻译行业的标准和规范。

    北青报:这方面工作有进展吗?

    唐帅:我在重庆市两会上提了建议,相关部门也给了积极的反馈。我觉得,起码在重庆地区,可以先成立起手语翻译协会,然后再逐步推向全国。我们国家有超过2000万的聋哑人,我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不能因为“语言”的障碍,让他们失去这样的机会。

有人称,唐帅了解的聋人群体,与一般人的印象很不同。他曾给重庆市九龙坡区公安分局做过多年手语翻译,接触过大量聋人犯罪嫌疑人,他们往往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大部分不识字,有的甚至连手语都不会。抓到这样的嫌疑人后,公安部门常常束手无策。

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及各类、不同残疾等级人数: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数,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和各类残疾人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例,推算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8502万人。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分别为:视力残疾1263万人;听力残疾2054万人;言语残疾130万人;肢体残疾2472万人;智力残疾568万人;精神残疾629万人;多重残疾1386万人。各残疾等级人数分别为:重度残疾2518万人;中度和轻度残疾人5984万人。残联官网2010年数据。 最新的没有,肯定更多了。

中国残联2016年公布的数据:我国残疾人15岁以上的识字率大约44%。聋哑人的识字率只会更低,不会超过10%吧。

500

有人说,我原本以为世界对正常的普通人已经很恶意了,但是聋哑人和其他残疾人所经历的苦难更甚于普通人百倍!唐帅身为一个正常人,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聋哑人,这让我无地自容,热泪盈眶。愿更多的正常人能够投身于帮助残疾人的事业,为这些特殊的同胞创造更友好的生存环境。

有人建议:应该有一款app,拍下当事人的手语之后,根据手语类型(普通话/方言手语),自动转换为文字/语音,视频还可以作为证据。请手语翻译的钱就可以省下来了。

大家,请去宁浩,徐峥,还有文牧野导演的微博下留言。虽然很不想这么说,但当今社会,影视剧的影像传播,是最容易引起全民关注的最佳方式。

绝不是向几位道德绑架,但这事如果能引起影视界改编成影视作品,而且还优秀的话,会像药神一样,引起所有国人的帮助。

 

500

那些说聋哑人如何不学字什么的,我国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还有福利待遇,还有保障制度,本来就不完善,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希望能够完善。

这是这些年这么多出名的律师里,真正伟大的律师。

主角是好人,值得发扬光大。 但BBC想报道的那些主角故事中的大量中国恶人,被这种媒体带节奏,下面的评论肯定大量是喷中国人坏的。

居然是我们重庆的律师?中国的媒体到底在干什么,这样的人物居然从来没听说过。

感动,建议入选2019感动中国人物,对聋哑人传递更多的关爱。

希望这位的故事能拍成电影,不会比药神差。2017年5月人民网上就宣传报道过唐律师的事迹,为啥现在BBC报道了就变成“震惊”,“网红”了?

你们看到的是唐帅的伟大,我往更深处想了点,为什么唐帅的事迹是BBC报道的,而不是我们的CCTV?首先对唐帅致敬,其次,我们是不是应该用我们的目光让我们的新闻媒体眼光不要光往上看,还应多往下看看!

也有人称,世间,可能再无唐帅。我们知道他“自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又考了手语翻译资格证,又考取了律师从业资格”。但是现在的国家司法考试,报名条件是“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且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非全日制的学历,无论是自考、国开、函授还是网络教育都不能用于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司法党公然绑架司法、违反宪法的活生生案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