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优势令我惊讶,很可能世界通用!

(栾德乾20180805)

女儿近来学英语考雅思,也勾起了我对语言文字的思考。

偶然拾起一篇英语应用文,我这半斤八两的水平也能勉强读完,读完后人家听懂了,我却稀里糊涂,对文章里具体讲了些什么,一半懂一半猜。说到这里,我还有个小得意,学生时期我英语总能考个80几分,也主要靠猜,尤其是阅读理解。

读罢,对比咱们的汉语,细细想来,其太伟大了,相比于世界现有其他语言,汉字的优势实在令我惊讶。

500

我发现所有的我略知的其他语言,都是拼音文字,只要你懂得这些语言的字母和拼音方法,就都能读出来,但具体什么意思,那就靠使用和记忆了。比如,欧洲诸国的语言文字,其实差不多,很多书写词语都差别不大,而读音差别就大了,好像距离越近,相似程度越大,但终归是文字不一样,语言也不一样。

而汉语汉字完全不同,字是字,语是语,文字都是一样,读音千差万别,甚至距离很近,就完全听不懂,比如温州周边地区,离着可能不足百里,就完全听不懂了。但是,你用微信打字,全中国人都懂。尤其在古代,既无广播也无电视和网络,不仅中国,包含整个东亚,人们之间不靠说话,靠汉字就可以互相通信沟通,毫无障碍。

这一对比,汉字的独特优势,就立马显现了。

本人并不是语言文字研究的专业人士,但是今天发文,实在是有感于这个惊讶的感受,不发出来不痛快啊。

据查资料说,汉字是世界上现有的唯一的象形文字,其他都是拼音。再根据世界史细细想来,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如果按照文字出现的古代部落或村落的生态模式,文字应该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只有进入种植的相对定居时代,才能有文字的产生。估计最早的文字,象形文字多。上古时代,“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象形字对于信息的间接传递,是人类信息沟通的更高需求的产物。

但是,为什么非拼音文字里面,只有汉字传承到了今天呢?我认为这是历史生态的自然产物。因为只有华夏文明至始至终传承到今天,而没有中断。而且汉字的传承不断,也是大一统的中华文明的需求所致。中国历史,外族入侵和统治也都有着不短的间期,按照西方观念,就应该是文明换代了,但是华夏文明却并没有中断,汉字起来极其重要的作用。华夏的地理环境,中部农耕适宜地区,十分广阔且几无阻隔,容易蓄养更多人口,一有强权,必是赢者通吃,大一统是自然而然的。而周边与世界其他地方,被极其恶劣和广袤的雪山、沙漠、冻土和大海所阻隔,周边民族物质缺乏,文明难以高度发展。而中部文明很容易高度发达起来,这就是华夏文明。广阔的无碍地理、高度的文明和四围的艰难阻隔,造就了古代的华夏文明。就算周边蛮族入侵,一方面文明的差距太大,很快就从高去低了。而且一旦统治华夏,也必须依靠汉字,因为大一统的国家,太过广阔,不但不能靠语言直接统治,而且各地的语言互相很难沟通,但是汉字却可以通行全国,甚至通行周边文明盟国,如越南琉球朝鲜日本等。

也就是说,汉字也是大一统文明的需要。而西方文明,长期处于小国寡民的局面,而且互相攻伐,种族灭绝或文明泯灭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古文字也就很难传承下来,语言也千变万化,最后只能是文字将就语言,所以,拼音文字盛行。拼音文字有个极大的缺陷,就是今古不通,因为文字随语言变化,而语言随着历史和族群的迁徙,变化很大,文字也就随之改变。比如,现代的英国人,如果发掘出八百年前的文稿,怕是就读不懂了。

而汉字正好相反,在中古时代,汉字的行文方式并不将就口语,所以写文章和说口语有着极大的区别,这也导致汉字的书写使用不容易在古代普及。但汉字的行文方式,直到“五四”以前,变化极小。两千多年前的《左转》《史记》读起来几乎毫无阻碍,阿兰欣赏贾谊的文笔,每读起来,还被其气魄和文采所感染,这就是汉字的艺术魅力。而且汉字古散文的行文方式,成为两千年东方中古时代的经典。试看这一时期东方各国的史书和文书,其文字的使用和表达,都是同一模式。所以,当前中国,只要具有汉语中学水平的人,都将无障碍地阅读古文献。这要在西方,那是怕需要研究生专业毕业的才能完成,成了少数人的专利。

另外,我觉得汉字和语言是分离的,如果说真正的汉字和汉语的结合,那应该是商朝掌握甲骨文的祭祀们吧,说到今天和汉字最相切的语言,应该是广东话吧,据资料说,当年秦始皇和汉武帝就说的是粤语,广东话应该是秦汉时代的普通话吧。但中国内部,吴语、闽语、粤语以及各地官话,好像几乎无法互相听懂,一封汉字书信,各地读起来是南腔北调、千差万别,互相谁也听不懂,但如果大家看文字,就都明白了。越南琉球朝鲜日本等,更是读音改变得很大,甚至日语朝鲜语都属于阿尔泰语系,但因为使用汉文字,仍然是毫不费力地可以沟通。

所以,我跟英语老师的媳妇说啊,学汉语主要靠阅读,学英语主要靠对话,这才是学习语言的正道。说句不专业的话,拼音语言的书面文字,研究的意义不大,熟练对话,文字就顺势而行,反而容易。而我们中国的英语教学,完全使用的汉语教学的模式,死抠英语语法和单词,实在是可笑了。

所以,汉字是这个世界文字上独一无二的伟大啊,是唯一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表达的文字系统。当前全球化的今天,语言难以四海一统地去改变,但在文字的统一倒是可以实现,这就是汉字模式。可以设想,未来如果有了英语汉字,法语汉字,西班牙语汉字、阿拉伯语汉字等等,那么人类文明的发展,将极大地提速。试想,一篇用汉字写成的论文,全世界都能看懂,那意义就大了去了。

其实,就是现在的汉字,也是当前东亚各国历史共有的,绝不是中国独家的。现代日本语对汉字的改变和贡献就非常大,近代大量的西方技术性词语的汉字表达,很多都是日语汉字里面先创造和出现的。

有越南和朝鲜非要去汉字化,实在是不当之举,不但数典忘祖,更是背弃了自己的传统和血脉。

综上所述,阿兰认为,在当今世界文字里面,汉字拥有独特的优势,将来全球化的需求和中国的复兴,汉字很可能通行全球!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