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竞合”的大背景之下: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500

中美“竞合”的大背景之下: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作者:方敏

 

2020年3月26日,G20特别峰会,世界主流国家倡议:发挥出合力作用,最重要的是摒弃单边抗疫的思维,共同应对新冠疫情。

2020年3月27日,特朗普将“2019台北法案”签署成法,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两件事,代表着什么?

“合作”与“竞争”,就是当下乃至未来中、美“竞合”关系的一种常态。

而所谓“竞合”,就是中、美之间,合作或龃龉大抵会“按下葫芦浮起瓢”,斗争与合作此起彼伏。

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会如何看待中国,或者如何应对来自中国的所谓“挑战”?

美国鹰派会敏感,甚至会过度敏感而表现得歇斯底里。

当下的全球性疫情,却又逼迫世界主要国家要团结抗疫、共克时艰。

但从局面发展的态势来看,欧、美自认为全球既定的主导力量,却很怕在这次全球性抗疫的战役中丢失话语权。

而全球话语权与舆论掌控权重不重要?非常重要,无疑!

举个例子:2009年发源于美国的H1N1流感病毒疫情,全球感染人数超过30万,死亡超过50000人,单就美国一个国家的死亡人数就超过10000人。这样的超级疫情,在世界上造成了怎样的舆情?

500

(被禁言的H1N1)

就如晚风轻吹过一般,全球绝大多数人甚至都不知道这件事,事件就被美国淡化,然后沉底,然后被悄然掩盖。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就是美国掌握着全球话语权与舆论掌控权。

当下全球新冠疫情却有着很不一样的发生、发展历程——首次剧烈爆发于中国。于是舆情在西方世界“有心人”的操纵之下,成为全球最热、最火的关注点,并且热度一直“高烧”不退。

诸如“中国不民主、不自由,所以新冠病毒肆虐下的中国人活该”等等反科学的奇谈怪论都纷纷出笼,好像靠西方民主制度就可以抵挡新冠病毒感染似的。

奇葩吧?民主制度真的能够拯救西方世界?

打脸时刻很快就到来了。

中国凭借强大的制度优势,以及全民面对挑战的非凡凝聚力,干净利落地从新冠病毒这个莫名的大坑里强行跳了出来,而且很快。疫情被控制,中国全面复工复产得以进行,国家经济运行得以顺利重启。

500

(众志成城的中国抗疫)

更重要的一点是获得自身抗疫成功的之后,中国反而成了全球最安全的国家,成了世界效仿的样板。

这样的反转始料未及,或者说整个西方世界面对这样的强力神反转已经目瞪口呆。

或许,在西方看来,这不科学啊!

说好的,中国掉坑里,我们在一旁搬个凳子坐着看好戏呢?

2020年3月24日,日本众议院财政金融委员会会议上,日本财务相麻生太郎这样爆料: G7集团财长会议上,整个西方世界表达的共同态度是“和我们没关系”以及“那是黄种人的病,不是我们的病”。

500

(出卖“队友”的麻生太郎)

说来让人感慨,欧美通过对中国的抗疫战斗这件事的“认真”观察与了解,却从三个方面产生了根源性误读,其真实的后果是让整个欧美发达国家一股脑儿掉进了新冠肺炎这个巨坑。

其一,病毒在中国肆虐的时候,整个欧美发达国家内心世界的共通性意志,都认为这个病毒以及其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于己无关。

其二,在中国于短时间制约病毒蔓延,欧美政客在观察到这场战役普遍结论是:中国人应付起来貌似不太费力。

其三,既然医疗及公共卫生实力远不如西方的中国都能轻松应对这次新冠疫情,病毒传播到西方,以西方世界比中国更加强大的医疗能力,应对起来应该更加轻松。

以至于欧美的主流声音是这样:新冠病毒不过是个“大一号的流感”。

500

(感染力爆表的新冠病毒)

是不是很可悲,是不是让人哭笑不得?

今日的美欧正在因为这个“大一号的流感”而兵荒马乱、手足无措。

4月5日,全球确诊感染者已经超过100万,美国确诊感染者已经超过31万人,而整个欧洲发达国家都在面临医疗资源被强行挤兑到“爆仓”,多个国家不得不选择“战时分诊”制。

而这个操蛋的“战时分诊”制,简单来说就是放弃高龄患者的医治,将医疗资源向重症的低龄者倾斜,有的国家甚至直接以65岁划线,也就是65岁以下的重症可以获得治疗,而65岁以上的患者等死。

500

(疫情下,欧洲残酷的“战时分诊”)

更加致命的是:掌握话语权的西方,对新冠疫情持续关注被炒到炽烈的舆情,镜头突然一转回到欧美身上,他们应对无措、政府治理无能、民众一盘散沙,在疫情蔓延这“面照妖镜”之下,欧美政客要怎样去掩盖?

说起来,欧美在中国疫情爆发的初始阶段愿意“吃瓜”当一个看客,愿意幸灾乐祸,甚至认定中国被疫情困扰,有利于制造业回流欧美等等,这是他们选择的权力,更何况他们掌握着世界的绝对话语权,想说什么不可以?

但是,在中国及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向世界发起警告之后,美国总统主导的国家政策依然是关注经济或忙着救市;欧洲在不断质疑中国的制度,在借助疫情强化宣传西方民主、自由制度的所谓优越性。

也就是说,欧美在悠游自在地浪费着中国付出巨大代价为整个世界赢得抗疫的最佳时间窗口期,直到疫情在整个欧美如烈火烹油一般爆燃,美国以及欧洲主要国家都一头栽进大坑里难以自拔。

这一切要怪谁?

无疑,这是西方傲慢与偏见的代价!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不仅限于傲慢与偏见,美国的一帮强硬派政客似乎正在将这场全球性疫情演绎成东、西方之间的话语权之争。

500

(话语权要不要争?)

客观来说,中国抗疫的成功,无疑是为世界性疫情能够被抑制这个结论提供了现实佐证,也为全球抗疫胜利树立了样板,以及为全球战疫建立起正面信心的基础。

但是,这一切在阴暗的人眼中,他们看到的是什么?

在他们看来,当下的这场全球性抗疫之战,中国作为成功的范例,乃至中国向世界提供的抗疫经验,正在扩大中国对世界的话语权,而中国所增长的全球性话语权,无疑建立在对美国话语权的削弱之上。

尽管中国反复强调:中国无意将抗疫经验作为地缘政治工具。之所以向世界推广抗疫经验,只是因为大家同在一个地球,世界共同的胜利才能构筑全球战疫的胜利。

全球霸主美国有着怎样的回应?

他们在向中国“甩锅”:有美国政客强行界定这次疫情为“中国病毒”或“武汉病毒”,试图挑起东西方之间的种族对立;有说要强行扣押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以此来赔偿中国带给美国的所谓损失;有说“中国病毒”给美国造成巨大损失,中国必须赔偿美国10万亿美元等等。

大致上,如果这些人手中有把刀子,他们绝对不介意从中国身上切块肉来一泄私愤。

很明显,在“甩锅”之外,美国国家层面的应对所谓“话语权丢失”的方法还有“使绊子”的招数。

比如: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说:美国不会放弃与中国在抗疫方面的合作,但美国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这一点不会改变。

500

(“鹰派”到底的蓬佩奥)

比如:美国拟限制芯片供应链,企图进一步压缩中国华为的生存空间。

比如:美国已经水深火热,政客还在质疑中国KN95口罩的标准。

比如:美国众议院全票通过“2019台北法案”,总统特朗普毫不犹豫的在世界联合抗疫的关键时刻将其签署成法。

500

(特朗普签署“2019台北法案”)

这个劳什子“2019台北法案”,不外乎就是表明美国会动用国家力量为台湾站台,帮助台湾拓展所谓国际生存空间。

在鹰派的美国政客看来:全球性防疫,美国必须要请求与中国的合作,而合作就意味着关系缓和;而促使美国打压华为,乃至签署“2019台北法案”又升高中美的对抗。这种让中美关系对抗与缓和形成交替,可以让中国始终得不到一个安稳的发展环境,发展速度受到抑制,本质上有利于美国“抑制地位挑战”的大战略。

这就是所谓的“台湾牌”:让“台独”分子感受到所谓来自美国的鼓励,以此来牵制中国发展的大局。

不得不说,美国为了打压中国,可谓是耍尽手腕。

那么,世界不禁要问,在当下全球战疫的大背景之下,中国的全球话语权是否得到了拓展?

而美国的全球话语权是否正在丢失?

我们来看这样一件事:

2020年3月25日,G7外长会上,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不仅提议把“武汉病毒”写进联合声明,还指责中国应该为新冠肺炎全球疫情负责。但是,因其他国家外长反对,会议未能形成联合声明。

应该如何解读这样的事件?

“七国集团”本质上就是美国带着一帮小弟构建的发达国家俱乐部,按理美国对G7必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但是,这次美国就没做到,私心太过的美国企图借“武汉病毒”的界定甩锅中国落空了,看起来只是美国在G7内部的一次话语权丢失,实则G7其他国家都必须谋求中国在抗疫方面的帮助与支持,因此他们不愿意替美国“背锅”而选择了背离美国的意志。

其实,这里面有个关键,这个关键是中国凭借疫情防控所展现的意志与实力,赢得了世界性的认可及美誉。

而世界防疫应对最糟糕的国家(感染人数最多,疫情几近失控)——美国,即将成为全球防疫最具不确定性的短板之一,这样的美国如何

500

(破坏或建设,这是个问题!)

中国获得话语权,这是世界的选择,而中国的增与美国的减之间所代表的不同,或许还不仅仅是话语权的得失与消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才更能体现全球博弈中的新价值观。

既然美国声称: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不会改变!

中国就应该牢记: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以上,作者只是基于信息对时事的观察,仅代表个人观点,特此声明!)

2020年04月06日于重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