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内加尔中国事务部长迪翁说,非洲人非常喜欢中国故事
文/家奴
塞内加尔位于非洲西部凸出部位的最西端,首都达喀尔。北接毛里塔尼亚,东邻马里,南接几内亚和几内亚比绍,西临佛得角群岛。海岸线长约700公里。
塞内加尔是一个农业国,森林占土地总面积的31%。可耕地约占27%,花生是最重要的经济和出口作物,其他产业包括渔业、采矿、制造业和旅游业。
塞内加尔有丰富的磷酸盐和铁矿储量。作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与非洲工商业法规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国,塞内加尔正在努力实现区域一体化以及对外统一关税。不过,在消极的一面,由来已久的城市人口高失业率,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困扰该国。
目前,中国是塞内加尔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伙伴为塞内加尔的前殖民国——法国。
塞内加尔人热情好客,喜欢舞蹈。当地人讲究礼仪,着装整齐,忌袒胸露背。男子喜欢穿一种称作“布布”的白色面部袍子,女子则喜欢穿颜色鲜艳的长裙。
伊斯兰教对塞内加尔人的生活影响很大,大多数教徒忌吃猪肉及饮酒。每年年底或年初“宰牲节”是穆斯林最重要的节日。
塞内加尔人热情好客、喜欢舞蹈,特别是手鼓舞。他们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是宰羊节。按照伊斯兰教历,5月25日是伊斯兰教的宰羊节,名塔巴斯基,大概在公历每年十二月份左右。节日来到时,街头巷尾充满了节日的气氛,清晨达喀尔一片诵经声,当盛典结束后,许多人家院子里开始宰羊。人们把羊肉分赠亲友,把羊血洒在挖好的土坑里。
宗教对塞内加尔人的生活习俗影响较大,他们多数都忌讳使用猪皮和猪内脏作的日用品,也忌讳谈论有关猪的事情。他们还尊奉伊斯兰教规,在公共场合下是禁止饮酒的。塞内加尔人的穿着一般都比较简单,男子习惯穿一种白色的“布布”大袍,女子一般都穿颜色鲜艳的长裙,有的还在头上蒙着一条围巾。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还有这样的风俗:一般的人都把头剃得光光的,只在左耳朵的上方留下一块头发。
在塞内加尔,若有贵宾来临,他们常以烤全羊来热情款待。用来作烤全羊的都是小羊羔。烤熟后,放在金属的大盘子里端上餐桌。待客人们洗手后,一般习惯用右手先从羊的背部、胁部开始撕食。 V 塞内加尔人一般是以玉米、大米、高粱等为主食,其副食以牛羊肉为主,其中尤以羊肉居多。他们习惯吃大块的牛、羊肉,不爱吃以肉片、肉丁或肉丝烹制的菜肴。
他们喜爱吃的菜有西红柿、萝卜、胡萝卜和各种豆类等。在口味上,喜吃香而辛辣的食物,不怕油腻,而且一般人的饭量也比较大。有的人也爱吃法式西菜,早餐一般喜欢吃面包、黄油、浓咖啡。也爱好喝茶,尤其喜爱喝中国的绿茶。他们习惯在饭后,一边茶、一边聊天,以帮助消化。塞内加尔人一般都忌吃虾、鸡毛菜、蘑菇等菌类以及其他形状古怪的食物,如:鳝鱼、甲鱼、鱿鱼等。他们更忌食猪肉。
塞内加尔盛产花生,每到花生收获季节,“垒花生”比赛便成了当地人的一项体育活动。比赛前,由一位工匠用石灰在地上画一道白线,规定花生袋堆放的位置。比赛由当地酋长主持。比赛开始,竞赛者们肩扛头顶,将花生袋放入白线内。随着他们来回奔跑穿梭,花生袋越垒越高,当花生袋垒到“金字塔”形的最顶端,只能放置一袋时,即算堆垒完毕。
这时参赛者迅速将花生堆四周清扫干净,待酋长来验收。比赛通常以50人为一组,获胜的组每人得到一袋花生作为奖赏。这种比赛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合。每次比赛结束后,都有许多女青年跑上前去向获胜的男青年表示祝贺,或递上一块擦汗的手帕,或递上一罐清凉的饮料。如果男青年对女青年也有意,便在三天之内回赠一块手帕和一些蜂蜜,表示愿意同她结合,希望婚后生活如蜜一般甜美。
塞内加尔中国事务部长迪翁在CNBC的电话采访中表示,该国在非洲大陆西海岸的地理位置特别具有吸引力,对于任何想要出口到美国的中国公司来说,你不可能找到比塞内加尔更好的地方。塞内加尔是中国做生意的好地方,因为这里有稳定的民主,同时也是一个已投产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国。非洲人在他们的商业决策上是非常务实的,不再受到殖民关系的限制。非洲人非常喜欢中国故事,不仅仅是因为钱,许多非洲人把中国看成是向往的榜样。
中新网报道称,近年来,中塞各领域合作快速发展,务实合作一直走在中非合作前列。中国已成为塞内加尔第一大花生进口国和最大融资来源国,双边贸易额在十余年间扩大了16倍
据CNBC报道,虽然塞内加尔是第一个在“一带一路”倡议上与中国合作的西非国家,但是中国该地区所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迅速涌现。上周,由中国铁建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尼日利亚阿布贾城铁一期正式通车运营,成为西非地区首条运营的城市轻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所副研究院余文胜称,将中塞关系打造成中国同西非地区国家友好合作的典范,有利于带动中国与西非其他国家的关系与合作发展,推动中非关系全面、均衡发展。
有人说,这个总统说话是太耿直了点,不过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