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论》序言第一版

马克思《资本论》序言第一版

1,马克思谈货币理论解剖和思想家的解剖武器一抽象力:“以货币形式为完成

形态的价值形式,是极无内和极其简单的。然而,两千多年来人类智慧对这种形式进行探讨的努力,并未得到什么结果,而对更有内容和更复杂的形式的分析,却至少已接近于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已经发育的身体比身体的细胞容易硏究些。并且,分析经済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而对资产阶级社会来说,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在浅薄的人看来,分析这种形式好像是斤斤计较于一些琐事。这的确是琐事,但这是显微解剖学所要做的那种琐事

2,马克思谈理论对社会的指导作用一催生婆。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

本书的最终目的

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它还是既

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1867.7.25于伦敦)

《资本论》第二版跋3,马克思谈先验结构

一不过是对材料的观念反映

“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旦在观念上反映出来,呈现

在我们眼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

4,马克思谈辩证法一动词优先

“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甚至被他在观念这一名称下转化为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辫证法在对现

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873.1.24于伦敦)

第三版英文版序言恩格斯谈新术语应用(马克思已逝世,恩格斯主持他的遗稿出版)

“…可是,有一个困难是我们无法为读者解除的这就是:某些术语的应用不仅同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含乂义不同,而且和它们在普通政治经济学中的含义也不

但这是不可避免的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化学是最好的例证,它的全部术语大约每20年就彻底変换一次,几平很难找到种有机化合物不是先后拥有一系列不同的名称的。政治经济学通常满足于照搬工商业生活的术语并运用这些术语,完全看不到这样做会使自己局限于这些术语所表达的观念的狭小范围…不

言而前,把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只看作是人类经济史上个暂时阶段的理论所使用的术语,和把这种生产形式看作是永恒的、最终的阶段的那些作者所惯用的术语,必然是不同的。

评论

偏示

在马克思关于证法“颠倒”问题的经典表述之前,马克思以赞美的方式援引了位俄国评论者对《资本论》的方法的解释。这段话可能会对我们理解黑格尔与马克思证法之间的差异有所助益。这段话的核心观点如下:“作为这种批判的出发点的不能是观念,而只能是外部的现象。批判将不是把事实和观念比较对照,而是把一种事实同另一种事实比较对照。对这种批判唯重要的是,对两种事实进行尽量准确的研究,使之真正形成相互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尤其重要的是,对各种秩序的序列,对这些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顺序和联系进行同样准确的研究”(40)。对这篇评论,马克思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他指出:“这位作者先生把他称为我的实际方法的东西描述得这样岭当,并且在谈到我个人对这种方法的运用时又抱着这样的好感,那他所描述的不正是辩证方法吗?

17:59

山河百二

黑格尔的问题是主宾颠倒他把事实当做宾语,却把已经发生的事实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观念当做主语了。先有事实(社会运动),后有观念。黑格尔的题在于先有观念,后有事实

山河百

马克思把被黑格尔颠倒的东西再颠倒回来了。

山河百二

就这么回事。马克思自己说得极清楚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