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注意飞沫和密切接触仍是病毒主要传播途径,

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的防控和治疗有关情况。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说,科技攻关组在一开始就将病毒传播路径的研究作为重点进行了部署。

他提到,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仍是病毒主要传播路径,这个结论也体现在第六版诊疗方案中。

他说,在研究过程中,有团队从病人粪便标准中检测到病毒毒株,这提示在粪口传播中有一定风险,但传播能力和条件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

“针对气溶胶转播的问题,要同时满足密闭空间、较长时间、高浓度病毒三个条件,在极端条件下才有传播的可能性,在通风良好的日常环境中,传播的可能性很小,几乎没有气溶胶感染风险。”

他说,在超市、农村赶集等人员密集场所还是不要麻痹大意,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护。在相对密闭空间,除了个人防护外,还要加强通风,注意环境消毒,保持下水道通畅。在空旷的地方,不用过度防护,要正常工作。

对外开放的公共场所就一定要做好以下“七步”防疫措施

一、自然通风

(一)首选自然通风,保证室内空气卫生质量;

(二)有可开窗的场所,尽可能打开门窗,保持室内良好通风状态。

二、机械通风

(一)所有通风设备保持正常运转,新风口、新风机房、新风口过滤网和送风排风管道保持清洁,对整个供风设备、开放式冷却塔和送风管道定期消毒。

(二)在不需要调节空气温度、湿度的情况下,全面使用新风输入,关闭回风通道。

(三)在需要调节空气温度、湿度的情况下,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足够的新风量,尽可能减少回风量。

(四)调节好各局部场所的新风分配量,保证各局部场所均有新风输入。

(五)所有排风都要直接排到室外。

三、空气消毒

(一)在风机房、回风滤网处可采取物理方法对空气消毒,安装高强度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

(二)室内可采取化学或物理方法进行空气消毒,如使用过氧乙酸熏蒸等;无人条件可使用臭氧发生器、紫外线灯。

四、环境卫生

(一)尽量减少客流量。

(二)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洁,减少灰尘飞扬。

(三)公共场所使用的用品用具、经常接触物品(如门把手及扶梯扶手等)应定期用消毒液洗、擦消毒,严格落实一客一换制度。

(四)垃圾桶加盖密闭,垃圾要及时清运。

(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增设洗手设施,供公众使用。

(六)公共场所应定时对室内地面和物体表面、厕所等座位部位进行消毒擦拭。

(七)公共场所不饲养禽畜。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