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单风”该刹一刹了
日前,有媒体持续报道江苏省泗阳县城管局先后两任局长,在该县一家甲鱼馆消费了十余次,打了十多张白条6年未还。经调查,涉事的泗阳县城管局、农机局存在违反廉洁纪律、群众纪律等行为,多名责任人已经受到相应党纪政纪处罚。据悉2011年至2012年,淮安的汤女士在宿迁市泗阳县经营一家甲鱼馆,在此期间,宿迁泗阳县城管局、农机局工作人员多次来到餐馆就餐,签单结账。2012年,餐馆停业,但在这6年多的时间里,泗阳县城管局、农机局一直拖欠汤女士近2万元餐费,汤女士手持相关工作人员签名的白条,多次往返淮安宿迁,钱却总是要不回来。万般无奈之下,汤女士向江苏新闻广播反映了问题。媒体介入报道后,泗阳县城管局才付清了拖欠6年的餐费。
笔者认为官员“签单”就是一种腐败。不管是谁吃的、到底是干什么吃的、是否该吃,官员“签单”吃垮小饭店的事情时有发生,而这起事件只是官员“签单”腐败的冰山一角。城管局两任局长吃甲鱼打白条6年不还,这些都是公开曝光的,还有很多官员“签单”腐败由于没有长期赖账,没有闹到曝光的地步,因此不为人知。
官员“签单”腐败既影响群众利益又严重影响政府及官员形象。官员“签单”腐败并不是小事,它不仅直接损害群众的利益,而且,官员经常吃吃喝喝,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官员的形象大打折扣,公信力受到严重伤害。同时,饭店老板讨不到官员“签单”腐败账,经过媒体报道后持续发酵,透支政府诚信,严重影响政府及官员的形象,影响极坏。
官员“签单”腐败,属于透支财政。官员认为,政府是不可能破产的,吃了不付账,自然有后来人付账,不用个人挣钱,也不用个人承担责任,所以敢吃的官员个个放心。饭店既怕跑了政府的生意,又怕得罪官员会被找茬儿,只能眼睁睁看着官员白吃白喝,然后记一笔账,让官员签单。虽然何时能收到吃喝账,饭店老板心里也没谱,但是财政迟早要为官员“签单”腐败买单,毕竟总不能让百姓受蒙受损失。有政府兜底,反过来又助长了官员“签单”腐败风。
官员“签单”腐败不仅是作风问题,更是一种畸形的官场生态,不仅透支财政,也透支政府信用,伤透老百姓的心,这种“签单风”该刹一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