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除志愿军外还有哪国派军队驰援朝鲜?多少官兵战死?(快资讯)
50年代的朝鲜战争,除半岛上的南北方之外,出兵参战国大多支持南方军队,而北方军队的盟友显然是我们的志愿军。不过除了志愿军,还是有直接出兵支持朝鲜的国军,只是方式比较隐秘。这个国家就是当时的远东大国苏联了。苏军总共有多少官兵在朝鲜战死呢?
很多朋友清楚苏联在朝鲜战争中发挥了较大的保障作用,由于其军工发达,中朝两国使用的武器之所以没有和美军差距过大,就是因为苏方的低价、大量补给。不过根据近年来的材料显示,苏军其实远不止做过这些贡献,他们的军队,当年是直接参加过这场战争的,这一点连美方也确认。苏军参战兵种主要有两种,一是空军战斗机编队,二是地面的高炮部队。换句话说,中国官兵在地面与美军火拼,而苏军负责空战,对抗美军强大的空军部队,这件事当时也只有他们能干得了。接下来讲讲苏联出兵的前因后果。
50年7月初,朝鲜北方军队已经率先进攻多日,我国根据对战争形势的判断,认为美方极有可能大举增兵干预,随后的战事有恶化的可能。这种情况下中国东北的安全,包括东南台湾解放事宜都受到较大威胁,于是主动和苏联高层进行磋商,研究双方出兵支援朝鲜的方案。直到此时,苏联虽有出兵的想法,但是却远远没有勇气和决心。因为美苏实力对比,在50年初期明显还是美方占优,尽管半岛利益对苏方影响极大,但是不能轻易为朝鲜冒险,把苏联彻底拉下水。(中国则不同,除了朝鲜更多是因为局势牵扯到台湾解放,出战的理由更显而易见)斯大林当时的态度是,苏方可以在中国一侧派出空军掩护,但是不能过境,这就相当于否定了直接参战。
没有空军和美方对抗,对于志愿军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双方军力差别最大的还不是陆军,毕竟我军陆战经验较足,且兵员充沛。但是50年代的战争早已实现一体化,空军的作用极其明显,我军连基本的航空力量都还在建设中,出战美军是根本不现实的。但是国家利益和重大抉择面前,即便空军不具备,中国军队也一样要过江。在50年11月之后,苏方看到志愿军连续取胜,对美韩部队占据一定优势,这才对中国军队的战力感到信服(苏军也不想白搭上战机,打一场没有胜算的仗),这极大的影响了斯大林决策的变化。终于,苏联空军出动了,前后派出12个空军师,并辅之以高炮部队,与美国空军决战。
在整个战争中,苏军身份始终是隐秘的,对外宣传飞机都是志愿军飞行员驾驶,苏方未参与空战(至于陆海军则太明显,无法隐藏身份,所以苏军主要派出的就是空军)。事实上苏军3年间击落了多达1097架美军战机。苏联并未出动轰炸机,全部作战飞机为战斗机型,用于和美军争夺制空权和掩护我方地面部队,他们发挥的作用是极大的。共有120名苏联飞行员和高炮射手、地勤人员170余人丧生。虽然苏方的总人数和阵亡人数都不能和志愿军的损耗相比,但是鉴于其特殊军种的宝贵属性,其贡献是不能磨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