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27事件到反永居法运动:饭圈恐怖主义与中国式族群政治

我看了诸多分析这场网战前因后果的文章,也看了分析饭圈“举报文化”的文章,越发能看见我多年观察中东局势时,常能看见的那抹黑色。

那旨在维护自己偶像的“举报文化”,伴随着人肉搜索,饱和打击般的恐吓等种种多数暴政,就是原教旨主义,就是恐怖主义。

就像那些“黑旗军”多年下来变得国际化,遍地开花一样,这一次,这些网络恐怖分子成功渗透了圈子间或明或暗的界限。他们炸毁的是一座桥,杀死的是一个少数创作者群体的灵魂——就像黑旗军对亚述人、雅兹迪派、德鲁兹派还有诸多黎凡特少数族群的所作所为。

相信此事过后,对于这一恐怖主义行径,全社会将逐渐形成“敢有为之者,天下共击之”的意识。要知道,我们唯独无法与恐怖分子谈判。

500

可转念一想,这不过又是历史的重演,而我们当中仍有人未曾吸取教训。

事后我跟一个朋友谈起此事,作为肖战粉丝的她在此事中保持了可贵的理智,明确与那些恐怖分子划清界限。

但是事已至此,其结果所能证明的,却是像她这样的温和派,是如何在话语权方面被她所在社群的极端分子一步步绑架、消解。

树欲静而风不止,族群间矛盾一旦上升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再温和、再中立的人们也将被迫站队。想必相当一部分原先一直正常地爱着肖战的粉丝,正急于与极端分子割席;至于会否另起炉灶,就是后话了。

我告诉她,当我在吃这个大瓜时,我想到的是这几年的美国——我接着跟她说了夏洛茨维尔的事情,还有各路安提法和“爱国祈祷者”之流在美国大城市的街头打群架的事情,以及美国建制派式微的事实——我告诉了她,历史一贯如此。

或许我还可以给她讲讲现在的印度。

 

话说回来,在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族群政治中,呈现出跨领域特征的擦枪走火,甚至可以追溯到互联网时代之前。

当我说一个权志龙女粉丝可抵上欧洲足坛五大知名球队在中国的无数球迷,你应该明白我为何会这样说。我现在甚至认为,哪天某流量明星的一个粉丝以类似的方式惊动了中超、韩挑K联、日职联、澳甲,还有全美洲、欧洲和中东各支球队的所有球迷,我都不会觉得奇怪。

让我们再把视线转回到最近这两年。这一次,战争在“微博之夜”打响,一个平日里组织度似乎远远逊于饭圈的族群在那段时间里表现出了惊人的凝聚力——这个族群就是广大LOL“直男”玩家,在他们簇拥下一路杀上榜首的Uzi,当时打了各大饭圈一个措手不及。

这样的“直男”叙事,也在某种程度上延续到了同期进行的反永居法运动中,具体来讲就是在不顾及广大女生感受以及广大吃瓜群众观感的情况下大呼“保护中国女孩”之词。

末了,我从以上种种看到的是颇具启示性的两点:我国互联网环境中,文娱相关社群内部以极端派粉丝为代表的恐怖主义因素长期存在,并有外溢风险,或直接或间接地破坏我国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部分我国互联网族群已然以尚不成熟的方式参与到了我国社会相关议题的讨论中,而现在亟需的,是针对这些群体的引导,和在这些群体中建立对于话语权平等及其他社会良俗的自觉,以使这些群体的声音形成最大的共鸣,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族群间团结。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