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疆域变迁—武帝经略四夷之汉匈战争
华夏疆域变迁—武帝经略四夷之汉匈战争
随着帝国心腹之患王国问题的解决,汉武帝刘彻将目光投向了草原,是时候与北边那个嚣张跋扈的邻居一较高下了。事实上匈奴帝国也是我们华夏族的老朋友了,早在战国时期日益强大起来的匈奴就与北方秦、赵、燕等国摩擦不断。不过当时的匈奴是吴下阿蒙,根本不是年年鏖兵的华夏诸国的对手,冲突往往以华夏诸国的胜利而告终。秦帝国建立之后,始皇帝曾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富饶的河套草原,并设置五原、朔方郡进行管理。所以在前期中原与匈奴的关系中,中原是攻势的一方,匈奴是守势的一方。
秦失其鹿而天下逐之,匈奴趁机吞灭了东夷和占领了河西走廊与河套平原。自此,草原的骑兵得以直接威胁帝国的心脏。高祖刘邦也曾想解决匈奴问题,却被匈奴四十万铁骑围在白登山,最后还是陈平买通了匈奴阏氏(单于的夫人)才得以脱困,由此开始了帝国与匈奴的和亲历史。
汉匈和亲之后,两个民族之间也有过一段时间的和平,但匈奴由于其草原经济的特性,不可能摆脱掠夺与抢劫的生活方式(如不抢劫匈奴帝国无论贵族还是牧民在遇到草原雪灾之时就得饥寒交迫而亡),因此,仍然不时的侵犯边境,掳掠人口,成为帝国不得不解决的疥癣。到了武帝时期,强大的国力已经足以支持发动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鉴于双方在科学技术、生产能力、人口、经济方面的巨大差距,这场旷日持久的汉匈战争,注定是匈奴民族的噩梦。
武帝即位后,朝政长时期在以窦太后为首的黄老哲学派的手中把持,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汉朝依然继续过去的和亲政策,边境互市也较为繁荣,造成“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的局面。武帝亲政之后,罢黜黄老之学,独尊儒术,开启了大有作为的时代,匈奴的好日子也走到了尽头。
一、马邑之围——战争的开始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王恢建议刘彻使用诱敌深入的方法,将单于和匈奴主力歼灭于边境,得到武帝的批准。为此朝廷使马邑(今陕西省朔州市)人聂翁壹以商人身份作为间谍进入匈奴,明面上以出卖马邑城以诱惑单于。耿直的草原人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对此深信不疑,军臣单于乃以十万骑入武州塞。此时,他还不知道的是,汉朝的三十余万大军已经在马邑扎好了口袋等着他自投罗网。然而,老猎手的机警还是救了单于一命,也使得汉匈战争由此变为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进入汉朝边境后,匈奴大军走了百余里,却见不到一个人,于是单于心生疑虑,随即派兵攻取了汉朝的一个亭所,并俘虏了雁门县尉史行徼。这个县尉丝毫没有什么气节,见到单于后就将整个伏击计划告诉了匈奴。《史记.匈奴列传》载:
单于大惊,曰:“吾固疑之。”乃引兵还。出曰:“吾得尉史,天也。”以尉史为天王。汉兵约单于入马邑而纵,单于不至,以故无所得......自是后,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边,不可胜数。
由此改变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汉匈战争拉开了序幕。
二、夺取河套——帝国的出击与战争升级
汉匈战争的开始阶段,双方在歼灭敌人军队和杀掠人口方面,表现出势均力敌的状态,而卫青夺取河套平原开启了帝国进攻的序幕。
马邑之围五年后(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汉使四将各率万骑出击。其中卫青至龙城(匈奴祭祀与政治中心,现在外蒙古杭爱省),得胡首虏七百人。公孙贺出去打了一趟酱油,既没有战功也没有战损。公孙敖打了一场遭遇战,被匈奴杀伤七千人。一代名将李广为胡所败,被生俘,后逃回国。显然,这一场战役打得一点都不漂亮,不过卫青的才能被发掘出来,他将在日后的战争中给匈奴人制造更多的麻烦,这是此役中汉朝最大的收获。汉朝的进攻,很快受到了匈奴的报复。第二年“匈奴二万骑入汉,杀辽西太守,略二千余人。又败渔阳太守军千余人......入雁门杀略千余人”。
2018年9月10日,中蒙联合考古队获得重大发现,在蒙古国中部地区发现距今约2000年的匈奴人统治中心和重要礼制性场所遗址,经内蒙古博物院初步判断,和日门塔拉三连城址即是《史记·匈奴列传》《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中记载的单于庭“龙城”遗址。
对于匈奴的暴行,汉朝随即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击,只不过这一回是卫青独当一面,他闪击河套平原的匈奴楼烦、白羊王子,歼灭敌人数千,掳掠羊百余万。“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而为固。”如此一来,匈奴对于帝国心脏长安的北部威胁解除,受此打击,匈奴军臣单于忧郁而亡,其弟伊稚斜攻败太子於单,自立为单于。走投无论的於单投降汉朝,虽然其在数月后死去,但是於单提供的情报,却对后续的战争起到积极作用。
攻占河套平原之后,朔方、五原、云中、定襄四郡连城一线,退可相互支持防守,进可东西互动,帝国由此掌握了蒙古草原的军事主动权。
在充分收集情报的基础上,经过三年的精心准备,武帝决心对匈奴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史称河南、漠南之战。元朔五年到元朔六年汉遣卫青十余万人攻击匈奴右贤王部。然而,匈奴右贤王毫不知情,更没有料到卫青半夜杀到,只能仓皇逃走。这次战役汉军生俘匈奴男女一万五千人,裨小王十余人,更令匈奴意想不到的是,汉朝居然不做休整,就立刻发动了第二次攻击。第二年春,卫青再率十余万骑击匈奴,歼灭敌人一万九千人,自己伤亡三千余骑。经过这两次战役的打击之后,匈奴并没有能力组织起像样的反击,在之后一年的边境冲突中仅杀死汉朝军民数百人,由此可见,匈奴汗国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三、攻占河西——帝国的全面进攻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被匈奴人称为煞星的霍去病第一次作为主帅出征,天纵英姿的少年将军果然不凡。
票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过焉耆山千余里,得胡首虏八千余级,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其夏,票骑将军复与合骑侯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里,过居延,攻祁连山,得胡首虏三万余级,裨小王以下十余人。——《汉书.匈奴列传》
由此,一举歼灭了匈奴在河西走廊的有生力量。得到河西惨败的消息,单于气的要死,一定要杀了负责镇守河西的昆邪王、休屠王。不知为何,消息走露,昆邪、休屠王一想回去是个死,索性投降汉朝。霍去病作为代表去接受二王的投降,不料他们两个自己又打了起来,最后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降汉。自此,继河套平原之后,河西走廊也并入了中国版图。经过前一阶段的战役,匈奴的有生力量被大量歼灭,武帝又将函谷关以东的贫民迁徙至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以巩固新占领的领土。
夺取河套平原与河西走廊后的汉帝国
对于此时的匈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卑躬屈膝向汉朝乞求和亲,可是伊稚斜就是不信这个邪,非要跟汉朝赌一赌,由此注定了匈奴民族的悲剧命运。就在霍去病夺取河西的第二年,匈奴竟然发动数万主力突袭右北平、定襄各郡杀略千余人。由此,彻底激怒了汉帝国上下。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整个汉帝国都为与匈奴的决战进行准备,从上到下充满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雄浑气氛。征兵的诏令从长安发出,到达郡县,被各地百姓知晓。在连续军事胜利的刺激下,整个汉民族的热血被激发起来,无数男儿主动投入到这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中。为与匈奴决战,帝国动用骑兵十万,马匹二十四万,负责后勤的民众和调运的粮食更是不计其数。为了躲避汉军的主力,此时的单于已经逃至大漠(蒙古国南部的广大戈壁沙漠地带)以北,企图用以逸待劳的办法歼灭汉军。
这次战役汉朝方面以卫青、霍去病舅甥两人作为两路,分别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予以歼灭之。最终,单于主力与卫青军相遇,双方随即陷入艰苦的鏖战,战局陷入胶着。正在双方杀得难分难解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沙尘天气帮了汉军大忙。《汉书.匈奴列传》:
汉大将军接战一日,会暮,大风起,汉兵纵左右翼围单于。单于自度战不能与汉兵,遂独与壮骑数百溃汉围西北遁走。汉兵夜追之不得,行捕斩首虏凡万九千级,北至窴颜山赵信城(今蒙古共和国杭爱山南麓。乌兰巴托西鄂尔浑河南岸)而还。
另一路汉军从代郡出发二千余里,与匈奴主力左贤王部接战,在霍去病的指挥下“汉兵得胡首虏凡七万余人,左王将皆遁走”。票骑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贝加尔湖)而还。
经过此役,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汗国,算是被汉帝国彻底打趴下了,为了躲避帝国的惩罚,匈奴将王庭和残存主力全部调往漠北,汉朝的边境逐渐扩展至今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地区。
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稍蚕食,地接匈奴以北。——《汉书.匈奴列传》
这次辉煌的胜利,虽然沉重的打击了匈奴,但帝国的损失也很大。班固记载
初,汉两将大出围单于,所杀虏八九万,而汉士物故者亦万数,汉马死者十余万匹。匈奴虽病,远去,而汉马亦少,无以复往。——《汉书.匈奴列传》
霍去病墓的马踏匈奴雕像可谓是对其一生最好的评价
在经历了沉痛打击之后,匈奴单于遣使和亲,单于表示自己过去错了,要痛改前非,从今之后愿意当汉朝天子的孝顺女婿。针对匈奴的表态,武帝认为匈奴已经遭到沉重打击,很长时间之内都不会组织起力量对汉朝报复,加上河套平原与河西走廊已为帝国的郡县,匈奴对汉朝的威胁基本消除,而帝国经过如此之大的战争之后也需要休养,于是同意了和亲的请求。此后汉匈关系进入了一个十分微妙的阶段,两国虽然罢兵言和,但仍然互相较劲,至于较劲的方法也比较特别“先是,汉亦有所降匈奴使者,单于亦辄留汉使相当”,可怜双方的使者就这样被扣在异国他乡回不去了,他们当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苏武了。
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日子好过,可我苏武除了羊就剩下寂寞了
不久之后,票骑将军去病由于在战争中染上瘟疫去世,武帝为此深感伤心,于是汉久不北击胡。数岁,伊稚斜单于死,子乌维立为单于。与此同时,在帝国的南疆(由于秦末大乱,原先属于郡县管辖的湘南、浙南、赣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在汉初又分为三个独立的诸侯王国即闽粤、东越、南越王国,这三个王国在名义上都是汉朝的诸侯,但是却享有完全自治的权力),南越、东越、闽粤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彼此常常争斗。除此之外,在这些王国内部,统治集团就继续坚持自治还是内附朝廷的问题上分裂日益加剧,导致帝国南疆的动荡与不安,于是武帝不得不腾出手来处理。就这样在经历了惨烈的战争之后,汉匈双方重归和平,虽然这只是暂时的。
武帝时期的汉匈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原王朝与草原王朝的大规模武装冲突,而这种冲突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直到乾隆平定准噶尔汗国方以中原王朝的最终胜利宣告结束。中原与塞北就在这不停的战争与和平中互相渗透与影响,最终缔造了中原塞北合二为一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具体到武帝时期,这场汉匈战争使得汉帝国夺得了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斩断了匈奴威胁帝国的两只臂膀,打通了通向西域的道路,提振了中原民族的自豪感,汉族也成为了华夏族亘古不变的荣耀称呼。对于匈奴而言巨大的损失,迫使其在今后的历史中逐渐衰败,不得不西迁或者内附汉朝,最终被世界其他民族同化,永远的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除此之外,为了打赢战争,汉武帝致力于积极搜集匈奴周边的情报,导致张骞的地理大发现,丝绸之路因此出现,亚欧大陆的文明交流从此生生不息,而汉帝国也将西域作为重点经营的对象,新疆这个有着当今共和国六分之一面积的富饶土地即将成为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
至于武帝如何处理南疆诸侯,发现云贵高原,经略西南夷,张骞出使西域又有那些波折,大宛的汗血宝马究竟有何魅力值得帝国大动干戈,请看后来的华夏疆域的变迁——武帝经营四夷之西域、南越、西南夷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