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怀念微博十年,我担心微博有没有下一个十年

微博诞生十年了。在中国的互联网界,10岁已算得上前辈级产品。微博诞生之时,它是对标Twitter、最具现象级的产品,全民影响力不亚于微信抖音,微博用户甚至在某些方面“改变了中国”。

十年已过,微博依然热闹,主角却换了模样。当周杰伦的夕阳红粉丝们被迫营业重新下载了微博,这家曾经的老牌移动互联网巨头,股价距离巅峰时刻已跌去了三分之二。当王俊凯、鹿凡、李易峰等明星大V纷纷在微博开启“十年回忆模式”,又有多少你我这样的普通人,还在微博?

500

围观改变中国

人类善于遗忘,但互联网记忆长存。在“Twitter中国门徒”微博出现之前,2007年,汉化Twitter机制的饭否上线,这款突破了圈子社交、没有大V认证、没有流量倾斜,所有账号皆平等的“桃花源般”的产品迅速吸引了众多网络达人、技术牛人、知名媒体人甚至娱乐明星。

在“村长”王兴的带领下,陈丹青、梁文道、连岳、罗永浩、东东枪都曾是饭否的原住民。甚至张小龙也被扒出未经本人证实的饭否账号,不少网友还专门到饭否围观会写诗的张小龙。

500

△疑似张小龙的饭否账号。(图源:网络)

但仅一年多时间,尚未破圈的饭否就因为不可说的原因被关闭。然后,新浪微博来了。微博借鉴了推特140字的特色,但不局限于文字,而且支持评论、转发等功能。

新浪公司内部倾全力推广,并使出了最熟悉的战略——拉名人。这是新浪在博客时代的成功先例。上至高管下至基层被要求“全员拉客”,而且要求拉来的用户必须是意见领袖、明星、媒体人等,还要保证足够的活跃度。连新浪董事长曹国伟、时任新浪总编辑陈彤都亲自给几乎每个认识的名人打电话,拉他们来开微博。

在这场拉人大战中,“每一位新浪编辑都是客服,并有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及丰厚奖励”,针对一些上年纪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知名人物,更是一对一上门、手把手进行指导。“微博天生是为新浪准备的一场仗。”时任新浪总编辑陈彤表示。

李开复、任志强、潘石屹、史玉柱、韩寒、徐静蕾、李承鹏、陈坤……众多公知学者、企业大佬、明星在微博迅速占领阵地,吸引了无数草根的围观。他们在制造与传播话题上的天然优势与群众的窥探欲完美结合,加上微博提供的良好的吃瓜环境、人人都能表达的低门槛,新浪微博很快成为了中国互联网重要的“公共话题广场”。

这个“广场”发酵过不少争议性非常强的社会事件,另一方面,韩寒的第一条微博仅一个“喂”字就引来评论上万;名人唐骏被全民调侃成“我的学历可以复制”;二线演员姚晨摇身一变成了知性的“微博女王”;怼天怼地的富二代王思聪当上了万千女性口中的“国民老公”;积极参与互动、打拐、募捐的投资人薛蛮子当选了微公益年度人物......

500

△姚晨凭借超高粉丝量,一度被称作“微博女王”。(图源:网络)

新浪微博在诞生后的前两年里,深刻改变了信息的流动方式,也引发了民众介入公共生活和社会事务的空前热情。独特的价值和鲜明产品气质,令微博的用户数量急剧增长。1年多时间,新浪微博已实现用户过亿,加“V”认证的用户超过2万人。2010年《新周刊》将“年度传媒网站”的称号颁给了新浪微博,《南方周末》则这样写道:关注改变社会,围观改变中国。

面对微博这块诱人的蛋糕,网易、搜狐、腾讯很快加入战局:斥资千万签刘翔等明星、公司内部全员下达拉人任务、CEO亲自下场吆喝……“战火”甚至蔓延到新浪总部所在的理想大厦:腾讯的工作人员守在大堂咖啡厅,拿着企鹅公仔邀请刚在新浪做完节目的名人嘉宾开微博。

但先机已失。强大的名人资源和公共话题讨论空间成为新浪的护城河,多数在新浪安家的明星用户关系链已经成型,很少有人愿意“挪窝”。何况,维护两个或多个相似性质的微博帐号,对多数人来说没有价值。

这场微博大战,以王兴再次创业成立美团、腾讯网易搜狐或被动或“战略性”放弃、新浪微博摘下“新浪”帽子成为中国唯一的“微博”告终。

500

大V的黄昏

2018年底,前辈Twitter终于对外宣布盈利,此时距离这家社交巨头成立已有12年。尽管坐拥上亿日活,但自2014年上市以来,Twitter累计净亏损已高达22亿美元。

“用户多、亏得多”的魔咒,在互联网世界并不罕见。微博也不例外,自成立以来连年亏损,仅2012年亏损额就高达9300多万美元。有分析指出,由于微博的用户定位不够精准,广告只能以面向大型广告主的“广播式”广告为主。2011年新浪首次公布微博营收时,微博一个季度的广告收入仅1000万美元,而且约80%的广告客户还是门户带来的。更大的麻烦来自用户数据的下滑——2013年,微博手机用户较上一年减少了596万。2014年微博赴美上市时,发行价勉强定在17美元,最后只募集了不到3亿美元。

大V为微博带来了超高人气,但硬币的另一面也开始显露。《南方周末》援引香港大学对新浪微博用户的一份研究结论,称:新浪微博不像城市中心广场,而是更像海德公园的演讲者之角。微博看似给予每一个普通人发声的机会,但主导公共舆论的权力却逐渐向“大V”集中。大V在微博的一次发声,都可能在现实中引发巨浪滔天。

另一方面,自由匿名的表达,副作用是产生了大量噪音和谣言,戾气与非理性,激烈的话题讨论最终往往导向对讨论者本人私德的全面攻击。有学者指出,“中国人似乎从未学会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讨论问题。”

在2010年接受媒体采访时,陈彤还表示,“我们的原则是尽可能地少删(帖)......我们没理由去轻易侵犯个人舆论权,除非真违反了法律,或是散播色情类内容。”但随着互联网监管环境发生变化,到了2011年,陈彤开始亲自负责新浪的微博辟谣小组,并形成了“微博社区管理中心”,通过新浪各部门去核实消息的真实性,官方辟谣账号的每一条都要经他亲自审定。可以说,陈彤是微博辟谣工作的“首席秘书”。

最终,2011年底新浪微博开启实名制,大V们与微博之间的蜜月期由此结束。不少新浪微博人气颇高的时政大V率先离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告别新浪微博时,还留下了一则愤怒的声明:“新浪微博的目标,就是打造一个大款和明星的欢场……”

随后,商业大V薛蛮子以嫖娼被拘这种十分不体面的方式作别微博,以“秦火火”、“立二拆四”为代表的营销大V因策划制造网络事件、蓄意传播制造谣言被捕。互联网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打谣”风潮,官媒纷纷刊发评论,呼吁大V们“谨防变大谣”,要“发出‘好声音’”。

500

△2013年8月23日,因涉嫌聚众淫乱,微博大V薛蛮子被北京警方逮捕。图为央视报道该事件画面。(图源:网络)

大V近黄昏的同时,是大量草根微博通过撰写、抄袭、互推、僵尸粉、加好友诱导关注等手段迅速崛起,商家的广告则令草根微博尝到了甜头,一条造假刷数据的产业链在暗处滋生。专攻微博营销的公司策划的内容经由不同营销号来回转发,堪比街头牛皮廯广告;微博推出的“粉丝通”加上“品牌信息流广告”模式则让广告主得以轻松出现在用户的信息流。

“微博的战争已经结束了。”吴晓波在《腾讯传》中写道,2011年他与马化腾见面,“这是他(马化腾)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语调低沉,不容置疑。”

2012年6月1日,张小龙在自己的腾讯微博写下一段话:“连沙特阿拉伯人都在狂用微信。微信在多个地区sns类下载第一了。”放弃微博的腾讯,有了新的移动社交武器——微信,直接瓜分了微博社交媒体的蛋糕。2013年,微信用户已突破3亿。

着急应战的微博尝试了一系列改版,从微吧、微刊、微群到Qing博等功能,却无一见效。2014年,微博继续亏损6342万美元。“微博不行了”的唱衰声,此起彼伏。

500

明星,网红,微博:相互成全

2019年夏天,“普通市民李嘉诚”关于时政话题的表态上了微博热搜。但这位“普通市民”更著名的一句话是:“不赚钱的商人不是好商人。谁是趋势、谁利润更大才是我要考虑的,而不是空洞的政治考量和虚假的道德说教。”

不赚钱、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公司,不是好公司。2014年10月,编辑出身的陈彤离职。技术出身的王高飞成为新浪微博的CEO,他定下“去KOL”的调子,微博开始“下沉”。

为了获得三四线城市的年轻用户,微博与小米、魅族、OV等国内手机厂商合作预装;在《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爆款综艺里植入互动,充分挖掘娱乐明星和粉丝经济的潜力,微博的话题重心也从时政社会转向明星八卦。

之后,我们在微博上“围观”了范冰冰李晨公布恋爱消息、王宝强发了离婚声明、周立波被曝吸毒、好丈夫林丹被曝出轨、鹿晗关晓彤公布恋情、白百何被揭出轨、李小璐的“做头发”事件、林志玲结婚、坤伦之战……流量的冲击令微博屡屡宕机。

500

△周杰伦超话登顶成为微博今年的大事件之一。(图源:网络)

为了最大化盘活明星与粉圈生态,微博上线了超话社区、粉丝群、饭票、V+会员等功能,在氪金方面的创新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将粉丝之间的Battle发挥到了极致。

例如最受粉丝和品牌商关注的明星势力榜,打榜方式之一就是粉丝给明星送花、每朵2元以提高明星的“爱慕值”——这些“花”当然不会送到明星手里,钱都进了微博的口袋。曾蝉联明星内地榜64周连冠的蔡徐坤收到500多万朵鲜花,价值就超过1000万元。例如另一项著名的烧钱运动是“搬家”,新出道的艺人进入TOP3,就可以从新星榜月榜进入港台榜/内地榜/海外榜。据媒体报道,一次“搬家”,粉丝耗资往往高达上百万元。而且,只要别家粉丝还在为爱发电,你就永远不能停止奉献。

通过爱的供养,微博收获了真金白银,更营造出热闹繁荣的生态,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广告。2015年,微博告别亏损,宣布实现盈利。一年后,微博月活跃用户增至3.13亿,净利润则达到27.14亿元。

2016年,微博又启动MCN计划,批量引进商业化机构,次年宣布推出网红电商平台。通过广告分成、付费订阅、粉丝打赏等手段,微博在美妆、时尚、母婴、美食等垂直领域扶持了一批中小网红。而此前阿里巴巴于2013年以5.83亿美元入股微博,淘宝微博账号实现了互通,为网红带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5月,微博首届“超级红人节”开幕,张大奕当选“微博时尚红人”。主持人对她的介绍是:微博百万级粉丝、带货能力曾创下互联网记录、影响力堪比时尚品牌。这一年的淘宝年中大促,微博网红张大奕的带货量进入了淘宝女装销量前10,2017年双11期间更创下销售额两亿的奇迹。如今,微博“张大奕eve”的粉丝量已超过1000万。2019年4月,张大奕旗下的如涵控股成功登陆了纳斯达克。

500

△微博红人张大奕在直播。(图源:网络)

大V彻底被中小V们取代。毕竟,大V时代是“叫好不叫座”——社会话题不赚钱,段子手挣的广告费又进不了微博的口袋,有业内人士甚至直言“新浪被大V绑架了。因为大V本身不产生直接的商业价值,新浪(让他们走)未必不是个机会。”而网红、明星,与微博才是真正的相互成全。

500

没有营销价值的我,在微博眼里只是bot

在“新浪微博是怎么衰退的”的知乎问题下,一条高赞回答是这样写的:微博最大的危机是,优质内容生产能力的快速流失,微博变成了一个全民追星软件,一个网红摊货的广场。互联网评论人士指出,粉丝群体成为微博支柱,在不断“挤走”其他用户。

在各种社交媒体上,擅长“抄袭-转发-套现”的微博营销大V遭到自媒体原创作者的一片喊打,“知乎大神”等数名微博大V曾因涉嫌抄袭知乎的问题和回答被知乎告上法庭。有不少微博大V曾抱怨,成为微博会员后获得了大量僵尸粉和注水评论。

而普通网友对微博的吐槽,则大多集中在莫名其妙“被僵尸粉”,许久未登录的账号莫名关注点赞了陌生账号;信息流被各类营销内容见缝插针地打断,关注对象发的微博却刷不出来;热搜排行被明星的劣质资讯和社会狗血常期霸占;评论区则成了恶意营销的主场……最夸张的是,有网友吐槽说自己朋友已去世几个月,其微博账号却“借尸还魂”,“故人帐号以追捧《爵迹》的方式每天彰显存在,让我难受,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对微博而言,一切都是生意。例如,微博强行打乱用户按时间排序的信息流、改为按权重分配——不满的网友将王高飞的照片制成表情包,配词:“加点广告怎么了!”例如,微博出台的霸王条款,声明“未经微博事先书面许可,用户不得自行或授权第三方使用微博内容”……

500

△王高飞的照片被P成了表情包。(图源:网络)

2018年11月, IG战队获得世界冠军,王思聪在微博上进行转发抽奖,2000多万人次转发了该条微博。结果113人中奖名单中仅1名男性,而且苹果手机用户竟多达88人。网友们才发现:原来“没有营销价值”的“屌丝”男性,在微博眼里都是没有价值的BOT。

500

微博的黄昏

即将结束的这个夏天,马伊琍离婚、坤伦大战、双宋离婚、林志玲结婚、香港动荡......几乎每个引起全网狂欢的话题,仍然是由微博引爆的。

但这个夏天,娱乐圈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关键词是:“流量反噬”。被反噬的,有曾经的“顶流”明星,也有微博。娱乐行业数据造假产业链屡遭曝光,今年7月“坤伦对决”结束不久,微博因超话社区被北京市消协约谈。而此前北京警方更是破获一起“星援”APP造假案,曝光了微博超话的阅读量、影响力值甚至话题文章等各类阅读量均可批量刷出,“微博一亿转发”沦为坊间笑谈。

8月19日晚,微博发布未经审计的第二季度财报,月活跃用户4.86亿,日活跃用户2.11亿。微博净营收同比增速却降到了7个季度以来的最低值,净利润大幅下滑。

占微博总营收超过8成的广告和营销业务,内焦外困。一方面,微博数据的真实度饱受公众甚至广告商质疑。另一方面,抖音、快手、B站这些更年轻、更具互动性的短视频平台们抢走了用户的时间、抢走了内容创作者,也抢走了广告客户。在今年8月的微博“超级红人节”上,有MCN机构的负责人就对媒体坦言,“微博优势在资源运营和内容整合,但从爆发和成长性来看,抖音是目前最好的平台”。

抖音背后的字节跳动,熟谙“算法-流量-金钱”的游戏,而且还有不断制造爆款APP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迎合低级趣味这件事上,字节跳动同样是专业的。

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停止增长,互联网的竞争进入了存量时代。微博CEO王高飞对媒体表示:“社交媒体领域走出野蛮发展、宽松管制的小气候,大家都在寻找新的平衡点,所有没构成刚性需求的、没有清晰定位的产品随时都有可能被用户冷落甚至抛弃。”微博十年,曾击退一众对手,曾跌落谷底又二次崛起。人们津津乐道于逆袭的故事,但同样喜欢围观英雄迟暮。

参考资料:

1.互联网与娱乐怪盗团,《文章和马伊琍离婚了,新浪微博又火了,我却更加为微博惋惜》

2.刺猬公社,《微博十年沉浮记》

3.剁椒娱投,《微博的烦恼:娱乐营销“见顶”,下沉市场“难攻”》

4.金融客咖啡,《新浪微博:赶跑了崔永元,也丢失了灵魂》

5.科技考拉,《亿元榜单生意,10倍日活放大,饭圈女孩撑起微博半边天》

6.脑极体,《微博“超话”幻灭之后》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