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冠病毒论文两篇

2020年1月26日,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左为研究团队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布了题为“Single-cell RNA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ACE2, the putative receptor of Wuhan 2019-nCov” 的最新研究论文。该论文基于公开的数据库,利用单细胞RNA测序分析技术,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受体基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在人体肺脏内每一个细胞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共计四万三千多个细胞。

分析结论表明:ACE2受体的表达主要集中在肺内一小群II型肺泡上皮细胞(AT2)上,这群对病毒易感的AT2细胞占所有AT2细胞数量的1%左右。这些AT2细胞不仅表达病毒受体,还高表达其它二十多个与病毒复制和传播密切相关的基因,说明其很可能正是冠状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此外,基于个体人群的分析指向男性可能比女性表达更高水平的ACE2,而亚裔有可能比其它人种表达更高水平的ACE2—— 但这一推测尚有待更大规模人群数据来验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需要与人体组织表达的受体相结合才能实现。此次疫情爆发伊始,中科院巴斯德所郝沛等学者就率先通过计算模拟推测出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和SARS有同样的受体ACE2,虽然其与ACE2的结合力可能弱于SARS。接下来,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又用实验进一步证实ACE2确实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细胞是必需的。由此可见,深入了解ACE2的分布和表达对于该病毒的防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虽然病毒入侵人体可能有多种不同方式,但通过呼吸道入侵肺部并引发重症肺炎仍是其致病最主要模式。人体肺脏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器官,包括二十三级的支气管分支和上亿的肺泡结构。

肺泡内又有I型II型两类肺泡上皮细胞及伴行的血管内皮细胞,还有包括巨噬细胞在内的各种免疫细胞等。任何一类细胞理论上均可能成为冠状病毒感染的靶细胞。以往的免疫组织学研究已经对ACE2受体在人体肺组织内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论显示ACE2在人体I型肺泡、II型肺泡、支气管上皮和血管内皮等多种细胞均有表达。然而,众所周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时常存在非特异性染色的问题,且在定量方面可信度不高。为此,有必要综合利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来开展定量研究靶细胞。

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左为团队长期致力于开展肺脏组织损伤与再生修复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在本研究中,他们整合分析了NCBI数据库中近两年来积累的肺脏单细胞测序数据,对选用的高质量数据采用最新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展了深入挖掘和分析。

结果显示ACE2在0.64%的肺细胞中表达,且80%以上都集中表达于II型肺泡细胞。表达ACE2的II型肺泡占其总数量的1.4%。在其他细胞类型如I型肺泡、支气管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可见零星ACE2表达。

通过对基因功能(Gene Ontology)的分析,研究者发现这1.4%的ACE2+ II型肺泡细胞表达多个与病毒组装复制相关的功能基因,具体包括SLC1A5, CXADR, CAV2, NUP98, CTBP2, GSN,HSPA1B,STOM, RAB1B, HACD3,ITGB6,IST1,NUCKS1,TRIM27,APOE,SMARCB1,UBP1,CHMP1A,NUP160,HSPA8,DAG1,STAU1,ICAM1,CHMP5,DEK, VPS37B, EGFR, CCNK, PPIA, IFITM3, PPIB, TMPRSS2, UBC, LAMP1,CHMP3等。

研究者认为,这些基因可能被病毒“劫持”之后以各种模式帮助病毒感染人体。例如CAV2表达Caveolin蛋白,可帮助细胞膜内陷而使得细胞表面的病毒更容易被吞噬到细胞内部。如果能设法基于现有的药物干预这些基因功能,或许可以起到阻断病毒感染的作用。

接下来,左为团队又基于现有的八例正常人的单细胞测序数据比较了不同个体中ACE2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显示ACE2表达与个体的年龄和吸烟情况无相关性。而两例男性个体的ACE2表达水平均高于其它六例女性,总体在三倍以上,在肺内的分布也更广泛。这与目前流行病学观察到的新型冠状病毒男性患者为女性数量的三倍大致吻合。

另一个发现是唯一一例亚裔(男性)标本的ACE2表达水平远高于其它所有人(包括非洲裔和白种人),在平均值的五倍以上。鉴于SARS及本次疫情均以亚洲为中心爆发,这是否提示亚裔是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尚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2020年2月13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王建清研究组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发表论文,题为"ACE2 Expression in Kidney and Testis MayCause Kidney and TestisDamage After 2019-nCoV Infection",提示新冠病毒感染可能造成肾脏和睾丸损伤。

已有研究表明,部分患者除呼吸系统损伤外,还存在肾功能异常甚至肾损伤,其相关机制尚不清楚。为了确定新冠病毒感染者是否有肾功能异常或肾损伤,研究组回顾了最近3项针对这类患者临床特征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约3%至10%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肾功能出现异常,包括肌酐或尿素氮升高。此外,7%的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

新冠病毒可通过与ACE2结合而进入肾小管细胞,从而引|起细胞毒性和肾功能异常。

应当对新冠病毒感染者进行肾功能检查和随访,及时发现肾功能损害,及早干预。

出乎意料的是,研究组还发现ACE2在睾丸细胞中表达很高。.

睾丸中ACE2蛋白和mRNA的表达几乎是体内最高的。此外,生精管和间质细胞中的细胞均显示出高水平的ACE2表达。

这些结果表明,睾丸细胞是新冠病毒的潜在靶点。

众所周知,HIV、HBV、腮腺炎等病毒可以进入睾丸细胞,引起病毒性睾丸炎。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病毒引起的睾丸组织损伤可能导致男性不育和睾丸癌。

SARS-CoV就像新冠病毒的“表亲”,也通过ACE2受体进入人体细胞。

先前的研究表明,睾丸炎是SARS的并发症,感染后生精功能可能受到影响。

临床资料表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中有一定比例是年轻人和儿童,病毒引发的潜在睾丸损伤可能会成为晚期并发症。

然而,目前新冠病毒感染是否影响生殖器官的临床信息很有限。

可针对曾感染SARS并已治愈的男性患者,尤其是年轻男性患者,进行生殖功能随访和评价。

总之,鉴于病毒引起的肾损害和具有一定肾毒性的抗病毒药物,临床工作中应对新冠病毒感染者进行肾功能评价和特殊护理。

另外,由于该病毒对睾丸组织具有潜在的致病性,临床医生在住院治疗和后期临床随访中应注意患者睾丸损伤的风险,特别是对年轻男性患者生育能力的评估和适当干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