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OPS空间望远镜拍摄首批照片
原创:牧夫天文
翻译:王雨阳
校对:郭皓存
编排:胡暖暖
后台:库特莉亚芙卡 李子琦
原文链接:
https://www.spacedaily.com/reports/CHEOPS_space_telescope_takes_its_first_pictures_999.html
CHEOPS空间望远镜开盖后的首张目标星照片。图片中央的恒星位于巨蟹座,距离我们150光年。该图大小约1000×1000像素,每个像素点对应天空角度约0.0003度(1角秒)。图中其他较暗恒星位于目标星后方的背景中。右下角插入图以目标星为中心,宽约100像素。图中恒星奇异的形状来自CHEOPS光学系统的刻意失焦。如图中白色圆圈所示,CHEOPS计算圈内所有像素点接收到的光总和,得到恒星的亮度。失焦使得设备接收到的光分散到不同像素点上以得到最佳测光精度。(图片来源:欧洲宇航局/空中客车公司/CHEOPS项目团队)
译注:空中客车公司防务与航天部门为CHEOPS航空器建造方。
CHEOPS任务新的里程碑
2020年1月29日空间望远镜镜头盖顺利打开后,CHEOPS完成了首批照片的拍摄。CHEOPS是欧洲宇航局(ESA)和瑞士的合作项目,由伯尔尼大学牵头,日内瓦大学参与合作。
团队情绪高涨
马德里附近的房屋内,大屏幕正在直播卫星数据调试。CHEOPS项目其他有关机构也都在焦急地等待望远镜发回首批照片。
伯尔尼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CHEOPS任务首席研究员Willy
Benz解释说:“即将在屏幕上显示的首批照片十分重要,我们根据它们才能判断望远镜的光学系统是否在火箭发射过程中保持毫发无损。”他高兴地表示:“首批照片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所有人都立刻明白了:望远镜状态良好。”现在剩下的问题就是它具体的工作状态。
超出预期的首批照片
经过预处理,CHEOPS团队发现发回的首批照片比预想的还要好。由于刻意的失焦,更好并不等同于更清晰的照片。失焦使光分散到多个像素点,可以减小航天器抖动和像素间差异带来的误差、提高测光精度。
Benz表示,实际发回的失焦照片比在地面实验室测试得到的更平滑、更对称,令人欣慰。
CHEOPS使用凌星法观测系外行星掩食其恒星导致的微小亮度变化,因此高精度是必要条件。凌星法中亮度的变化量与系外行星的面积成正比,使得CHEOPS可以测得行星的大小。Benz说,满意的预处理结果让项目团队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同时也得到了极大的鼓舞。
更多机能测试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更多的机能测试在等着CHEOPS以获取其实际工作状态。日内瓦大学CHEOPS项目科学家David Ehrenreich说:“我们将仔细分析更多照片细节以确定CHEOPS在不同科学研究项目上能够达到的具体精度。目前来看结果不错。”
译注:CHEOPS于2012年10月选定,是欧洲宇航局“宇宙视野”项目首个S级任务(S代表“小型”),2019年12月18日成功发射升空。
CHEOPS为“系外行星特性探测卫星CHaracterising ExOPlanet Satellite”的缩写,目标是在近地轨道通过测光观测系外行星凌星现象。
——摘自CHEOPS项目主页,有增补。
https://cheops.unibe.ch/
『天文时刻』 牧夫出品
微信公众号:astronomycn
不同时期的天文摄影
图片来自Wonder of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