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书”大师的前卫艺术,属于“艺术民科”吧?

最近,“射书”大师火了。

500

500

注射器呲墨算书法吗?“射书”当事人回应了。

面对网友吐槽,创作者邵岩回应称,自己用“射墨”的方式创作已有10年。对于网友的骂声,他表示,“带有先锋性的东西,大家怎么骂,我都理解。他们是普通老百姓,不懂得艺术是什么。

500

就先不说真正的艺术与老百姓的关系了。这种先锋、前卫的走火入魔,让我想到了在2012年9月,甘阳在“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的抨击(虽然谈的不是一个问题):

甘阳(中山大学):很高兴有机会和美术界的朋友交流看法。界外的人通常有利有弊,弊处是比较容易说外行话,好处是因为我不是界内人,不大在乎得罪你们。到目前为止都还太温和,我希望朱青生有个主题发言,我们一"掐"就有点意思。我现在对美术界很失望,坦白说没有看到任何一件作品比较有意思。当然,我发觉美术界已经不可批评了,已经超越批评了。大家的画儿都卖得太好了。一个作品卖到一千万就不能批评,除非我卖到一千两百万。我希望自己也能弄出不入流的画卖到一千两百万,然后就开始骂你们。

我们和美术界交往总有目的,思想界和美术界交往通常有两个或三个目的,一个目的,我们认为美术和文学要感性,可能感性的东西比较走在前面,可以带动或指出某种新的东西。理论构架的方面比较慢。而我比较失望的是目前你们没有提出任何东西给我们思想界。另外一个目的就是附庸风雅。但现在的美术界,基本问题都不想。艺术根本上处在一个异化状态。艺术应该是比较个性、个体性、匠心独运的方式,但是现在大家都在玩儿装置,装置要一个工程队,必须有钱,要这么多钱、要搞这么多关系,像个工头儿。怎么算艺术?青生所有有关艺术的想法都在我的批判范畴之内,最近两年是不是有长进我不知道。

……

我本想最近几年应该好一点儿,但这情形仍然在发生。我只是想说,我之所以认为你们美术界挺落后的,尤其以朱青生为代表,你们越认为你们玩儿得先进,越认为你们玩儿的接近西方,你们就越落后。天底下已经没什么新东西了。西方的思想界、学术界包括艺术界,已完全空空荡荡,你们还认为要和它接轨。现在哲学界、思想界连做西学的人都在回归中国、反观中国,只有你们美术界还在玩儿装置,那个装置技巧真的做得比西方高明,观念却极落后,我都见过。现在你们玩儿得越先进,越与国际接轨,开的国际会议越多,你们就越落后,你们没有问题意识,没有意识到你们应该做什么。回归中国!

……

甘阳:蔡国强是有天分的,艾未未不是艺术家。

……

甘阳:艺术界都在玩装置。

……

甘阳:有一点我确实不能接受,就是艾未未已经变成了政治人物。英国评的二十世纪一百位最有名的,他位列第一,无论如何都是说不清楚的,政治已经严重干扰了艺术。他所玩儿的我都不太欣赏。

"一元"和"多元"确实是很复杂的问题,不能为多元而多元,回顾西方本身关于现代性问题的讨论,一元是不能接受的。多元到了为多元而多元就走到了一个极端。有没有一个艺术标准特别清楚?有没有高低好坏之分?是不是只要多元?多元是开放好的东西,而不是多元就是好。我们今天最大的危机所在,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危机所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还有没有标准?如果没有标准,那就表明人类和动物一样。……中国文明是有渊源的,是非常高明的,不能随便一个什么文化都能跟中国文明一样高明。大家都觉得这个话说出来不对,不符合今天的潮流,就说都一样好,现在连垃圾也是精品。

我为什么反对装置?装置非常不环保,中国传统艺术很环保,一张纸、一支笔都是环保的,装置有几个到展览馆去的?大多数都是垃圾,都要处理的,为什么不敢旗帜鲜明提出装置就是反艺术、就是垃圾呢?

朱青生:你敢是因为你不知道。

甘阳:装置这种东西怎么能进入幼儿园呢?小孩玩装置绝对有问题。你说人家都进入幼儿园了,我们大学生还不知道怎么玩呢,我倒觉得很好。

朱青生:我尊重你,但是你不能羞辱中国当代艺术界。全世界装置都有问题?

甘阳:不环保。

朱青生:环保不环保,不是今天讨论的话题,如果说不环保的话,油画也不环保,中国画也不环保,造宣纸的纸浆也有问题。你可以说你的意见,但是不要攻击说装置就是垃圾。

甘阳:好多垃圾。

朱青生:很多不好的书画,以后也可以当作垃圾,是一样的。

甘阳:可以回收的。

觉得甘阳好犀利,好牛逼啊……所以,“射书”大师的艺术至少可以回收的。言归正传,我觉得中国媒体不能把这个作为个例拿出来以后,炒作一通就完了,中国艺术界真有人能看上这货?纯粹是艺术界走火入魔的民科吧,一目了然。

硬要扯的话,可能与这个话题也会有点相关。中国美术史学家高居翰对工笔和写意的评论。

在中国(以及其他地方),中国画初学者和爱好者都知道或自以为知道两件事,即:中国画风格可以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类,且写意画优于工笔画。……

在中国绝大多数理论家和批评家以及阐释其艺术实践的艺术家(包括人云亦云、不曾置疑的一般人)中间,写意优于写生这种看法己呈现出教条的特征。它符合一种流行的趣味:首次接触中国画的学生大多偏爱简洁、速成的绘画,而厌烦较为繁复、细致的绘画。随着见识的增加,他们的这种看法往往会改变,或者至少会扩大他们所喜爱的范围。总而言之,在人们的观念中起码普遍地认为,写意是应该受到尊崇并追求的一种绘画特性,无人对此提出挑战。

我想提出一种相反的看法:基于采用相对粗疏、率意的笔法制作简单化绘画这一最广泛的意义,写意手法的普遍使用,是清初之后中国画衰落的重要原因,也许是最重要的原因。我知道这一观点与“家喻户晓”的主流见解格格不入,所以我要尽我所能加以论述,并征引早期中国作家的文献,以便揭示其中的嘤嘤之音。

大家是怎么看这种先锋、前卫艺术的呢?怎么看这种观念呢?老百姓看不懂的,就是艺术了?这难道不属于艺术的虚无主义么……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