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政权为什么会灭亡?
实力、能力与野心不匹配。
董卓起身凉州,混迹羌胡的【边地人】本就难入衮衮诸公的法眼。这位的家门也着实一般,祖宗最上得台面的无非是父【由微官为颍川纶氏尉】,充其量不过是平平无奇的地方豪强。
再看董卓的履历,也是很纯粹的军功起家,在汉末,【兵子】与士大夫可谓八字不合,即便以【爱敬士大夫】著称的张飞也难逃鄙视链。
易言之,这位兵头在朝廷冠冕眼中不过是杀人之刀,现下这把刀居然要当主人的家,真正岂有此理。
捎带,何进召董卓入京是为诛灭宦官,末了,何进死了,宦官被袁绍、袁术灭了,事都办完了,他董卓才姗姗来迟。自党锢之祸以来,士大夫与宦官拼得鸡飞狗跳,头破血流,好容易大功告成,这位从头到尾打酱油的兵子却要把桃子摘了,收割全部斗争胜利的成果,正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
董卓也清楚自身威望不足,于是乎搞了个废立的大新闻立威。然而,这位要功劳没功劳,要出身没出身,既非伊、霍,其事岂易为之?破坏政治规矩的行为更激起了士大夫的反对。董卓初步掌握政权后也选择向士大夫市恩卖好,但看看这份名单:
卓信任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等,用其所举韩馥、刘岱、孔伷、(张资)〔张咨〕、张邈等出宰州郡。而馥等至官,皆合兵将以讨卓。
敢情关东联军的头头脑脑都是董卓发的委任状,易言之,整个讨董联军都是他老董亲自鼓捣出来的,不知道前因的还以为这出是真•我自己造自己的反。
董卓既不容于士大夫,便只能仰仗于手下的凉并军事集团,无论其主观意愿为何,都不可能约束军纪,阻止杀掠行为,于是乎,民心亦已丧尽。
丢失了士心、民心,董卓在政治上是标准的孤家寡人,独夫民贼,他不完蛋谁完蛋?
随着董卓集团在政治上彻底破产,沦为纯粹的武人亦或盗匪集团,董卓本人也已经处于弃疗状态,于是乎族灭有征辟之恩、君臣之义的袁隗,公然盗掘皇陵,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敢于践踏人间一切道德。
到此为止,董卓的灭亡已成必然,何时、何地、如何灭亡则是偶然而已。或者说,当董卓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坐了上错误的位置,其悲剧收场已不可避免,其后走了没有董太师的董太师路线的李傕、郭汜又演示了一遍。
天子必须兵强马壮,但并非兵强马壮就可以为天子,历史已经证明,且将不断证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