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为二,分清主次——评青年大院的《捐空身家的韩红,请你让她再爆红一次》
(全文 2908 字,公众号“向问地”首发)
昨晚睡不着,只好刷微信,看了这篇文。(下文称“韩红”文)看完后,超级惊讶。
听说有篇写“火灾”的爆款文也是他们的。昨晚也找来看看。
这篇文的标题是《没有澳洲这场大火,我都不知道中国33年前这么牛X!》,1月10号发的。(下文称“火灾”文)
看完后,脑海里涌出很多很多问号:??????......
这篇文章完全肯定咱们的政府和消防员,完全否定澳洲的政府和消防员。
说起咱们的政府和消防员,论据都是正面的,全是褒义词。说起澳洲政府和消防员,论据都是负面的,全是贬义词。
在“韩红”文里,作者完全肯定韩红和她的基金会,完全否定红十字会。
在作者笔下,韩红全是成绩,红十字会全是问题,褒义词全给韩红,贬义词全给红十字会。全文大约3100字,“黑十字会”就出现了6次。
我不举例子了,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这两篇文。
还有,这两篇文的作者竟然是同一个人。怎么回事?我超级困惑,感觉不是一个人写的。一般来说,立场是有一惯性的。
一个支持咱们政府和制度的人,应该能发现红十字会的优点吧,不会彻底否定红十字会吧。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作者的立场乾坤大挪移。怎么了?有三种可能吧。
可能1:立场转变。可能2:“火灾”文里的立场是装的,是为了避免被封号,是为了增加流量。可能3:没有立场,只要流量。
有很多人忧心忡忡,他们说,吹捧私人基金会,否定公立基金会,一定有政治目的,用心险恶哦。我觉得,也许吧。
可是,作者很可能存在两个缺点。大缺点是黑白对立的思维方式。小缺点是资料收集不全面。
在“火灾”文里,好人(good guys)是咱们的政府和消防员,坏人(villains)是澳洲的政府和消防员。
在“韩红”文里,好人、坏人分别是韩红和中国红十字会。
以前,青年大院有篇文写了涉嫌性侵的某大腕,也是同样的思路。好人是那个女生,坏人是那个大腕。
我想质疑:有证据吗?这种事情,只有三种可能:1.有性侵,有证据;2.有性侵,没证据;3. 没性侵,是诬陷。
要是前两种可能,咱们都会同情支持那个女生。要是第三种可能,咱们应该同情那个大腕。
在每个国家,都有人坐牢好多年,后来才证明无罪的。
黑白对立是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结果是,即使看到另一面的资料,也可能不用。
可是,现实从来不是简单的。所以,要一分为二,分清主次。
既看到优点,也看到缺点,还要看清优点缺点所占的分量。是优点为主,还是缺点为主,还是优缺各占一半。
澳洲火灾的应对,应该是缺点为主。也应该有优点吧:政府做出的努力,消防员的救援,民众的自救。
我还没读到这方面报道,不过,我看到,那“度假”总理后来去了火灾现场,还挨了骂。
大兴安岭火灾的应对,应该是优点为主。也有缺点呀,有的报纸已经报道过了,火灾处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在写某个主要方面时,点一下次要方面,让读者们知道全面的真相,很有必要。最好留个链接,有的读者可以深入阅读。
作者的资料收集可能不全,没有看到另一面。这样,就不大可能写出全面、客观的文。
这恐怕和时间紧有关系吧,公号作者压力大,不容易。
有趣的是,“韩红”文里,引了《让子弹飞》里汤师爷的话:
“县长上任,巧立名目,拉拢豪绅,大搞捐款。他们交了,再让百姓跟着交钱。得钱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下面接着骂红十字会。
意味深长。
这篇文彻底否定红十字会,这是秃头上的虱子。下面直接用原文:
“武汉黑十字会,不就趁着新型冠状病毒,将自己的腰包揣得鼓囊囊吗?
因为这个傻大姐,看到了黑十字会,收取天价管理费,账目混乱不清。
她决定,再也不把几百万捐给黑十字会。这份坦诚,狠狠地甩了黑十字会一巴掌。
越来越多人对黑十字会彻底失望后,开始用钱投票。
直到今天,韩红还在武汉,在病毒最肆虐的地方,在黑十字会尸位素餐时。”
看了这样的文,读者会有自己的解读,这些解读可能是作者想说但没有明说的话,也可能不是。读者们可能会有两个解读吧。
解读1:作者可能想告诉咱们,应该用私立基金会彻底取代公立基金会。
解读2:作者可能想告诉咱们,中国应该实行美式“民主”制度,实行以私有制为主的自由市场经济,取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取代中国以公有制为主的市场经济。
注意,我这不算是戴帽子哈。很理性的了。
关于基金会,公立的、私立的都会存在问题。出台法律,健全政府监督,加强舆论监督。让它们共存,都棒棒的,都少出问题。
公众号“补三刀”昨晚的文也是这么认为。
有人说公立基金不好,是体制问题。胡扯。私立基金出了问题,也是私有体制的问题吗?
“韩红”文指出的红十字会的问题,有的应该存在。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核实了。可是,最关键的原因作者忽略了。
公号“补三刀”的作者们认为:在紧急情况下,有关部门判断失误,让武汉红十字会承担超重的任务,应该让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物资管理和分发。
他们昨晚21点24发了文《是谁给湖北红十字会挖的坑?》。到今天14点42,阅读9.6万,“在看”1941。(没开放打赏)
可是“韩红”文昨晚23点57发的,到今天14点42,阅读10万+,“在看”9727,打赏人数358。
实话实说,比起“韩红”文,这篇“补三刀”的文要好很多,全面,理性,有深度。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TvxiYDled7L4J49mysr4xA
其实,私立基金的江湖非常复杂,“私基”像是“天使”,其实不是“天使”。国外学者也提出过批评。
例如,“私基”可能成为富豪避税的手段,会想方设法投资赚钱。富豪利用代理人掌握“私基”,让自己的后代受益。
“私基”会影响国内政治,还会插手国外,策动他国的颜色革命,如索罗斯的量子基金,还会影响各国的学术研究和舆论导向。
实际上,这种黑白对立的简单化思维是非常有害的。在国家改革中,反面例子太多了,苏联就是个典型。
上世纪90年代初,雷日科夫推出了“政府纲领”,主张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叶利钦搞了个“500天计划”,戈尔巴乔夫搞了个《总统纲领》,跟这计划差不多,他们主张国有资产私有化、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GY组合,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就是黑白对立的思维方式。很多俄罗斯人觉得只要“休克治疗”一下,就告别黑暗迎来光明。
后来的结果,咱们都看到了。有兴趣,请看我的旧文《上个月戈尔巴乔夫说的话让人惊讶!》,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UQMZ-SGXr6G_6imCuA9s0A
雷日科夫头脑清醒,稳健改革,是那个时代伟大的人物。可惜失败了。后来他写了本书:《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
“韩红”文写了很多韩红的事迹,很多应该是真的。我也不一一核实。我想说三点。
作者说韩红“捐空身家”,我表示质疑。这个问题恐怕需要更多的核实吧。
作者说:“支撑着她的,是身为一名军人,对这片土地人民深深的爱。”
与事实不符,韩红早就不是军人了,2015年底,她转业了,是自主择业。现在她每月会拿一笔“退役金”。
还有,千万记住哦,韩红还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这篇文很多地方应该改一下,并且加上这一句:
韩红事迹感人,这反映了她作为共产党党员的品格,那些没有尽职尽责的红十字会员工,应该向韩红同志学习呀!
青年大院的领导以前创办过“今夜九零后”,这个号被封掉了,我不知道为啥。明天抽时间找篇报道看看。
看了几篇青年大院的文,觉得作者们有很多优点:关怀弱者,擅长沟通,能吃苦,有创意,文章有可读性。
希望以后越办越好。
保持理性,下功夫去调研去思考,咱们每个人都能一分为二,分清主次。
更重要的是,咱们千千万万的青年常住网络“大院”,他们和她们20岁左右,一腔热血,有活力,很聪明,更有能力做到啦。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