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幻想,准备面对痛苦!
一个多月前,我曾经说过贸易战一定会打响,那时候很多人是不以为然的,他们还在寄希望于中美之间那往来穿梭的贸易谈判代表团。直到六月中旬风云突变了,很多人才终于开始意识到,这一次,贸易战真的已经近在眼前了。
观察这一次中美贸易争端的发展过程,我认为中国舆论场中有两类人,心态都亟待调整。
第一类人至今依然不肯相信贸易战会最终爆发并扩大到我们当初谁也不会想到的规模。
这一类人的思想依然停留在过去几十年来中美关系发展的惯性之中,以为中美历史上曾经怎么样,现在还会怎么样。这类人需要意识到,这个世界上从没有一项政策可以亘古不变地执行下去,这其中也包括了美国对中国的政策。近期,美国频频在两岸问题上搅风搅雨,甚至已经有美国的议员开始提议要与台湾建交,这很有可能中美关系未来发生质变的不祥之兆,因为“一中”是大两岸关系的基石,如果这个基础不牢,那么中美关系是真的有可能要地动山摇的。如果中美之间的关系发展到了那个阶段,那么贸易问题就只能全面后退,它就不再是中美之间的核心问题了。
第二类人是依旧对目前由美国支撑的世界贸易体系心存幻想的那部分人。那些人至今依旧不肯相信美国已经渐渐失去了继续支撑目前这个世界贸易体系的兴趣,如果我们还想要继续维系世界贸易体系的稳定秩序,以期从中获利,我们就必须建立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的心理准备,这是中国必须面对的现实,不论中国愿不愿意。
一个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和维持是非常耗费精力和金钱的,存在着巨大的成本,因为每一个顺利运行的贸易体系都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商路和稳定的秩序基础上,而商路的安全永远更是一个世界贸易体系得以存在的基本条件。众所周知,美国及其领导下的盟国,他们有着庞大的军费开支,这些开支大多都用在了那些星星点点的军事基地上。这些军事基地虽然的确是美国及其盟国控制全世界的支点,但同时也是保护世界商路安全的支点,有了它们,世界的商路才有可能能畅通无阻,世界贸易体系才能正常运行。美国及其盟友花费巨大代价设置这些基地,从而控制海洋和陆地,归根到底不是来做活雷锋的,而是因为在这样的贸易体系中,他们是能够享受最大利益的,他们是有利可图的。
这里的利可以是政治上的利,也可以是经济上的利。从这个意义上说,短期之内,美国及其盟友是绝不会轻易让出商路主导权的,因为商路的主导权甚至比货币主导权还要重要,它决定了贸易体系的存续,如果贸易体系不复存在,依附在贸易上的货币还有什么意义呢?
今天的美国到底在对什么不满呢?就是它认为它在贸易体系上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美国人认为,他们的负债就是因为他们在国际上承担了太多的责任,而经济收益一方面被中国抢走了,另一方面也被他的盟国抢走了。
然而,他们的这个理由无法掩盖美国入不敷出的真实原因,美国入不敷出的真实原因是他们已经无法生产出足够多的合适的商品,去满足全世界人们的需要了。目前,美国人手里确实还掌握着很多知识产权,但是他们却没有能力将他们的知识产权转换成能够吸引全世界目光的商品。他们的很多的知识产权的价值并不是通过美国人的劳动加以实现的,而是通过中国人以及其他很多地区从事实物生产的人的劳动加以实现的,没有后面那些人的劳动,美国人的那些知识产权只能躺在实验室和试生产线上,根本没有办法获得足够的收益。
原本,美国人如果有机会垄断他们知识产权产业化的进程,那么他们就可以慢慢地将技术变得成熟,慢慢地生产出合适的商品,慢慢地让消费者一步一步地消费升级,慢慢地享受这一技术产生的垄断利润。然而他们碰到了做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中国人,一项新技术,只要到了中国人手里,中国人就有能力让他快速成熟,快速惠及十几亿人,然后形成标杆作用,继而推向全球,将美国人打算吃一百年的技术,迅速在五年十年的时间里吃透吃光。
对美国而言,当下的贸易体系已经不划算了,所以美国从上到下都想废弃,或者向全世界收取更高的商路使用费,凡是不愿意交钱的,他们就打算将其踢出贸易体系了,所以,对中国而言,生死存亡的一件事是,我们是否有能力保障我们自己商路的安全,不管是一带一路,还是其他什么,一条能够走得通的商路,对中国将至关重要。
很多人认为,美元是和石油捆绑在一起的,其实不是,美元是和安全捆绑在一起的。安全才是这世上最重要最昂贵的商品,是这个世界的终极产品,你接受了谁治下的安全秩序,你就接受了谁治下的经济体系。你最认同谁是安全的最终提供者,你就是谁的信徒,或是神,或是资本,或是政治。
所以,中国未来将面对一个同过去三十年都完全不一样的世界,过去的老黄历不作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