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三大神了解一下?今天来说说毗湿奴
早在《梨俱吠陀》中,就已经有几首诗提到了毗湿奴。起初,他的地位不如神王因陀罗、火神阿耆尼重要,只是被视为太阳神一族中的成员。经由“梵书”、“奥义书”,尤其是“往世书”等文献的发展,印度教中产生了永恒轮回、天神与恶魔对立的观念,毗湿奴才获得了维持者的角色。
通常情况下,毗湿奴一般被刻画为黑皮肤的年轻人,四条手臂上拿着四种法器,即海螺、轮盘、杵与莲花。海螺代表了五大元素与生命的起源,轮盘象征着灵魂与不断自我更新的状态,杵则象征了最初的智慧与个体的存在。莲花有时被弓所取代,代表着运动的力量,通过它宇宙得以维持。施无畏印也是毗湿奴神像的特点之一。
(毗湿奴像,朱罗王朝,约11世纪)
毗湿奴的另一个常见形象是那罗延。那罗延代表着所谓的“宇宙之人”。劫末宇宙消解,一切都是沉寂。曾经存在过的一切,在沉寂的状态下全都融入毗湿奴,等待着再次现身。毗湿奴躺在卷成无数圈的世界之蛇身上,处于瑜伽睡眠中。之后,先是一朵莲花从那罗延的肚脐里长出来,从中生出了创造神梵天。接着,毗湿奴的妻子吉祥天女唤醒毗湿奴,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那罗延形象只有两条手臂,不持任何法器;因为在那罗延身上,所有的能量与特征都陷入沉睡,并不外显。
(毗湿奴躺在蛇床上,泰米尔纳德邦大力城,7-8世纪帕拉瓦王朝神庙群)
为了履行维持神的职责,毗湿奴总是以“化身”下凡,在世间惩恶扬善。他主要的化身有十个,这十次化身的事迹主要保存在往世书文献与两大史诗里。
一、鱼化身。
鱼化身起初是一种图腾形象,与大洪水紧密相关,讲述的是上一个时代毁灭的故事。一次,当摩奴在海里洗澡时,一条小鱼请求他把它从海里捞上来,逃脱被大鱼吃掉的命运。摩奴满足了小鱼的愿望,把它放到一个水盆里。随着鱼渐渐长大,他不停地换上更大的盆子。这条鱼最终长成了鱼王,摩奴重新把它放回海里。不久之后,洪水淹没世界。而在洪水之前,摩奴得到这条大鱼的警告,要求他造一条船,将所有动物雌雄各一、以及所有植物的种子都带到船上。摩奴在船上漫无目标地漂游,这条鱼又现身了,解救了摩奴,使人类得以重新开始新的时代。
(鱼化身,Chennakesava庙,卡纳塔克邦)
二、乌龟化身。
当众神缺乏饮品不死甘露时,毗湿奴建议他们与阿修罗联盟,一起从乳海中搅出不死甘露。然而,被当做搅棒的高大的曼陀罗山沉到了海底。于是毗湿奴化身为乌龟潜入海底,把自己当作牢固的基座,置身于大山之下,使搅乳海顺利进行。
(乌龟化身,viṭṭhala神庙,卡纳塔克邦)
三、野猪化身。
一次,洪水淹没了大地,一个名叫金眼(Hiraṇyākṣa)的恶魔抓住了大地女神普利提毗(Pṛthivī)。毗湿奴化身为一头大野猪,潜到水底,杀死恶魔,把大地和女神——没有了她,也就没有了生命——从洪水里拱出来。
(野猪化身,巴达米,卡纳塔克邦)
四、人狮化身。
恶魔金装(Hiraṇyakaśipu)从创造神梵天那里得到恩惠,被赋予不死之身。据说:他既不能被人、也不能被兽杀死;既不能在白天、也不能在黑夜被杀死;既不能在屋内、也不能在屋外被杀死;更不能用任何武器被杀死。于是,当金装正好要出门时,毗湿奴在他面前现身为半人半狮,既不是人也不是兽;此时正值黄昏,既不是白天也不是黑夜;跨在门槛之上,既不是屋内也不是屋外;用自己的爪子撕碎了恶魔,没有用任何武器就杀死了他。
(人狮化身,曷萨拉王朝哈勒比德寺庙群,约12至13世纪,卡纳塔克邦)
五、侏儒化身。
阿修罗王巴力通过漫长、严酷的苦行变得非常强大,将众神从天界赶出来。众神向毗湿奴求助。毗湿奴化身为年轻的婆罗门学生,走到巴力跟前,请求赐予他三步大小的地方,以供冥想之用。巴力同意了他的请求,年轻人立刻从侏儒变得奇大无比。通过巨大的三步——根据吠陀信仰,毗湿奴早先已经拥有这样的本领——毗湿奴丈量了三界。第一步跨过整个大地,第二步越过天空。当他想迈出第三步时,巴力请求他将脚踩在自己的头上。毗湿奴同意了他的请求,将他踩到了下界。从此,巴力在那里实行统治。毗湿奴也因之获得了“三步者”的称号。
(三步者,巴达米,卡纳塔克邦)
六、持斧罗摩。
印度曾经历了两个种姓争夺统治权的持久斗争:祭司(婆罗门)种姓与武士(刹帝利)种姓。第二种姓的武士阶层想要取代祭司阶层成为最高种姓。在这种斗争之中,毗湿奴化身为持斧罗摩,目的是重建秩序、支持主流的体系。持斧罗摩是一位婆罗门,国王来净修林拜访他。由于他不在,其父食火仙人招待了国王。食火仙人有一头如意神牛莎巴拉,可以满足一切愿望。国王非常眼红,愿意以任何代价买下这头牛。然而,食火仙人没有答应。国王就杀了仙人,并把牛偷走。持斧罗摩非常震怒,发誓要找国王报仇: 杀尽刹帝利,以此最终确立婆罗门祭司阶层的统治。
(持斧罗摩,新德里Kalibari)
七、罗摩。
罗摩是史诗《罗摩衍那》的主人公,也是毗湿奴最为重要的化身之一。根据神话传说,在三分时代末期,长着十个脑袋、二十条手臂的罗刹王罗波那统治着楞伽岛,也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通过苦行,他从梵天那里得到承诺:他既不能被神杀死,也不能被魔杀死。有了这个恩赐做保证,罗刹王肆意作恶。面对他的无耻行径,众神却无能为力。于是他们到毗湿奴那里寻求帮助,毗湿奴答应下凡为罗摩,杀死罗波那。
“时代”:关于对时间段的划分,印度教徒建立了一个神奇的体系。据说众神中最长寿的梵天活100梵年。梵年中的每一天都相当于1劫(Kalpa),即世界从创造到毁灭的整个过程。每一劫包含1000个大时代(Mahāyuga),每个大时代又分为4个时代(Yuga),永远周而复始。
4个时代的名称描述了各自的时代特征与人们的种种风尚。满分时代,最初也是最圆满的时代,是工作和娱乐的时代。之后是三分时代,情况恶化,自然秩序失去了意义,万物的和谐只剩下四分之三。接下来是二分时代,美德与虔诚只有最初时代的一半。最后是黑暗的迦利时代,无神论与邪恶甚嚣尘上,人们被情欲所迷惑,权力与占有是道德的唯一来源,终将走向毁灭。这四个时代循环相续。
相应地,毗湿奴的头四个化身——鱼、乌龟、野猪与人狮出现于满分时代,接下来的三个化身在三分时代,两个化身在二分时代,一个化身在迦利时代。
(《罗摩衍那》中的情节:受诅咒的阿诃里耶向罗摩致敬,新德里国家博物馆)
毗湿奴的罗摩化身在东南亚国家影响很大,罗摩被视为明君的代表。东南亚国家的一些统治者甚至以罗摩的后裔自居。例如刚刚去世的泰国国王拉玛(罗摩)九世,其称号即体现了这一传统。
八、黑天。
在第三个时代即二分时代接近尾声时,为了结束刚沙王的独裁统治,毗湿奴化身为黑天。关于黑天的家族世系与生活历史,《摩诃婆罗多》的附录16000颂《诃利世系》是最重要的文献之一。在史诗里,黑天被刻画为般度五子的益友和军师。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俱卢大战中,黑天担任阿周那的车夫,在战前向阿周那讲述了《薄伽梵歌》。
(上方是躺在蛇床上的毗湿奴,下方是般度五子与黑公主,北方邦德沃加尔)
作为牧人的黑天,在儿童时期极为顽皮可爱,喜欢恶作剧,经常带领其他顽童一起偷尝牧民的牛奶和黄油。少年时代便开始展现勇气与神力,他曾迫使蛇王迦利耶离开被它下毒的亚穆纳河水、回到大海。还有一次,当牧人们想向雷神因陀罗祭祀时,黑天告诉他们:应该祭祀保护牧人和牛群的牛增山,而非因陀罗。因陀罗由于失去祭品而愤怒,向下掷出可怕的雷电。黑天手擎大山七天七夜,像伞一样保护着牧民,直到因陀罗妥协。当黑天长成英俊的青年,他那美妙的笛声不仅驯服了牛群与丛林中的动物,甚至还迷住了所有的牧女。黑天成为牧女们的梦中情人,而他最喜欢的则是罗陀。传说黑天出生在亚穆那河畔的秣菟罗,这里到现在还有一座名为“黑天诞生地”的神庙,其中供奉的主神就是黑天与罗陀。
(调伏迦利耶,约14世纪,泰米尔纳德邦,现藏芝加哥)
(黑天举起牛增山,泰米尔纳德邦大力城)
(持笛牧人,Chennakesava庙,卡纳塔克邦)
九、佛陀。
在印度教的传说中,毗湿奴化身为佛陀,是为了将人们引向邪教,这样就可以区分好人与坏人。同时,他也对半神半魔的阿修罗运用神通和辩才,说服他们将吠陀圣典视为无稽之谈;据说这样可以使他们失去自身的力量,无法再对抗众神。毗湿奴派的信徒称佛陀为“无知之子”、佛教徒为“赤裸者”,即没有穿上“吠陀”之服。其实,他们是在担心佛教可能会让虔诚的印度教徒背弃他们的学说与仪式(火祭、净身、尊师)。这一化身被佛教徒视为极大的嘲讽,故而也不太被提及。
十、白马化身。
据说迦利时代的结束是通过毗湿奴的第十个也是最后一个化身——白马伽尔基的到来实现的。黑暗的迦利时代以宗教、文化和社会上的混乱为标志。印度教徒将伽尔基视为救世者,他会带来一个新的纯净、正义、和平的时代。人们想象伽尔基骑着白马,佩戴利剑,迅捷如闪电。那些制造灾难的坏人,没有一个能逃脱惩罚。在那之后,毗湿奴在世界之蛇上再次沉入瑜伽睡眠,以便重新唤醒带来喜乐的满分时代。
(伽尔基,现代艺术作品,藏于法国里昂)
有学者敏锐地注意到:毗湿奴的十个化身是遵循一定次序的,暗合了进化论的发展规律。第一个化身鱼是水生动物。第二个化身乌龟是两栖动物,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短暂地在陆地上生活。第三个化身野猪是陆地上的哺乳动物。第四个化身半人半狮,已经有一半发展成人了。第五个化身侏儒,完全发展成人,只是不是完人,而是有缺陷的人。到第六个化身之后,就是完善的人了。这一过程似乎契合了进化论中物种的发展演变过程。
毗湿奴的妻子被奉为美丽、富足与欢乐女神,以吉祥天女、室利女神、毗湿纳毗或迦摩拉(莲花)之名而广为人知。起初,吉祥天女是一位大地女神,可能与普利提毗差不多。从史诗时代起,她就成了毗湿奴的妻子。毗湿奴每次下凡,她都追随丈夫,并因丈夫化身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称谓。例如,毗湿奴下凡为罗摩时,吉祥天女就是悉多;下凡为黑天时,她就是艳光;等等。
(吉祥天女与毗湿奴,约10-11世纪,拉贾斯坦或北方邦,现收藏于澳大利亚)
毗湿奴还有一个女性形象,名为摩希尼(Mohinī,意译为迷娘)。当天神与阿修罗联合从乳海中搅出不死甘露后,天神想独享甘露。于是,为了转移阿修罗们的注意力,毗湿奴化身为绝色美女,负责甘露的分发。诸神和阿修罗们面对面地站成两队,摩希尼让诸神先喝甘露。在队伍的最后,她恢复了毗湿奴的原形,带着剩余的不死甘露消失在天空。此后,阿修罗们认为受到了诸神的欺骗,便始终与诸神敌对作战。毗湿奴的女体化身摩希尼还完成了一件业绩。阿修罗焚烬通过苦行向湿婆求得恩惠:一旦他将手放到任何生物的头上,其物必死。后来,焚烬看上了湿婆之妻波哩婆提,便想将手放到湿婆头上,湿婆死后他就可以得到波哩婆提。为了破解危机,毗湿奴化身为摩希尼。焚烬立刻又迷上了摩希尼,想娶她为妻。摩希尼的条件是要求焚烬模仿她跳舞,只要跳得一模一样就委身于他。在跳舞的过程中,摩希尼诱导焚烬抚摸自己的头顶。由于湿婆的恩惠赐予的力量,焚烬立刻化为灰烬。
(摩希尼,约11世纪,遮娄其王朝作品)
毗湿奴的坐骑是金翅鸟。在印度神话中,金翅鸟与蛇是死敌。但在毗湿奴身边,前者是行动的坐骑,后者是休憩的床垫,二者相安无事,体现了毗湿奴包容万有的特性。
(毗湿奴乘坐金翅鸟,北方邦德沃加尔)
【本文内容改写自《印度诸神的世界》([德]施勒伯格著,范晶晶译,中西书局,2016)相关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