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常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不一样
看了我这个标题,一般的人一定以为我在说废话。可是在中国财经理论领域里鼎鼎大名的许小年先生,却很有可能不这么认为——他会认为我说错了,却不会认为是废话。因为他就是典型的混淆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因为他在认为宏观经济研究没有用——他说【做了几十年的宏观研究,现在终于发现做宏观研究没什么用,最近两三年我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用在微观经济的研究上】、【对宏观经济研究得越多,就越对它感到失望,以至于现在怀疑在经济学科中是否需要宏观经济学,我建议在中欧商学院取消这门课】,可是他提出来的观点,全都是宏观经济领域的东西。
这证明他完全不明白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应的区别。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应该如何调整社会资源配置,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主要指标有GDP增长率、财政收支状况、就业状况、通货膨胀率等等。要求政府根据这些宏观经济指标,对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制度、政策、措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
许小年自称是转而研究微观经济了,却天天在批判中国的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说不利于企业的创新与成长,呼吁减税什么的,这就是在说宏观经济领域里的东西。
可是我们看到的是,许小年在演讲微观经济知识的时候,完全不提这些指标,或者说如何实现这些指标,只是说【宏观经济越差,微观转型创新的动力和压力就越强】。还是在从微观经济要求出发,讨论宏观经济环境。
他可能以为,讲了边际效用原理——奇怪他怎么不延伸讲一讲机会成本等等西方微观经济理论中的财务观念——就是在讲微观经济学了。
研究宏观经济学,不是不管微观经济要求,因为要有好的宏观经济效果,就必须有好的微观经济形势。因此研究宏观经济的目的之一,就是找到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让微观经济活起来。
比如,当今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就是企图用宏观措施刺激市场需求,让企业生产的商品有销售的市场,也就是为了促进微观经济好起来。
研究微观经济也不是不要顾及宏观经济状况。因为要实现企业与个人的财富目的,就必须适应宏观环境的要求,合理配置资源。
但是有一条,研究微观经济,说的是微观经济主体应该适应宏观经济环境要求,而不是要求宏观经济环境按照自己的要求改变。许小年恰好在这里混淆了两个不同学科之间的区别。
2016年 11月5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在第三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上表示,外界对于宏观政策的预期不要太高。“我对宏观经济研究得越多,就越对它感到失望,以至于现在怀疑在经济学科中是否需要宏观经济学,我建议在中欧商学院取消这门课。”他说到。
微观经济就是为了实现企业利润而进行的资源配置行为。社会的财富增长不是微观经济主体的追求目标。不过同样当然的是,宏观经济环境不好,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也一定会导致微观经济困难。
因此,资本会流出宏观环境对自己不利的市场,而流向宏观环境对自己有利的市场。所以,要搞好微观经济,也必须研究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好的时候,微观经济不一定就好。
比如所有人都把钱交给了社会,意味着社会富裕了的同时,每一个微观经济主体都在亏损;
同样的,微观经济好的时候,宏观经济也未必好。比如中国企业目前大举到海外收购资产,就是因为外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坏掉了,资产价格大幅度降低,给了一些微观经济主体获利的机会。
他似乎以为宏观经济理论就是凯恩斯主义一种。却没有想过他自己说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没有宏观经济政策,但是却实现了接近10%的增长】就是一种宏观经济研究结果——尽管是荒谬的结果。
还有他呼吁给企业减税,也应该是对宏观经济研究的结果。更不用说宏观经济领域还存在其他很多理论,未必就都是没有用的。
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没有宏观经济政策,但是却实现了接近10%的增长】,来质疑宏观经济研究的作用,就更可以用那个时候中国也没有微观经济理论研究,微观经济却发展很好,来质疑微观经济研究没有用了。
尤其对于崇拜企业家的人们来说,微观经济应该如何运行,自有往往是对经济理论一窍不通的企业家们,根据市场情况,做出正确处理,何须别人替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