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神片,直逼《逐梦演艺圈》

来源:公众号 北戴河桃罐头厂电影修士会

500

《野猪》终于上了。

“光是剧情简介就很魔幻现实主义的本片,到底只是表面装酷的亚逼,还是中国电影的异端奇才,我已经等不及要看个究竟了。”

本月的前瞻视频中,望着片单中的它,我们曾经如此深情地写道。

没想到,刚发出来,就有老哥提出严厉批评,认为我们真是没态度。

500

的确,猫眼淘票票10万+想看,豆瓣6万+想看,这部主创没名剧情不清,根本没人知道它在搞什么的片,花钱打宣传战的伎俩昭然若揭。

但是,朋友们,但凡你有点恶趣味,瞧瞧红蓝配的嚣张预告,你难道不心动吗?

500500

瞧瞧这鬼话连篇的剧情简介,你,难道不好奇吗?

500

桃厂是有牺牲精神的,虽然看起来就是一部收割智商税的诓钱之作,但靠着“桃不入烂片谁入烂片”的信仰,我中午孤身一人独闯龙潭猪圈。

500

走出影院的我,快乐和愤怒并存,迟迟难以平静。

它,就像是《富春山居图》和《逐梦演艺圈》放肆交合的私生子,继承了前者“天下风云出我辈”的混搭视觉野心,后者“举世皆醉我独醒”的纯真艺术情操。

片如其名,野味盎然,在我心头玩命狂奔。

500

每一个空座都在笑我傻逼

先说情节,《野猪》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呢?

反正我估计你也不想浪费银子去影院,我就详细跟你复盘一下吧。

以下存在剧透!!!

一个北方的村庄里,一片好麦子都被猪给拱了。村子名叫高老庄,你说这野猪不拱你们拱谁。

村长如临大敌,号召全体村民齐心协力逮野猪。

500

因为青壮年全部进城务工,留守在村中的青年男性小高自然成了逮猪领袖。

可这小子不光没本事,还是个执着的痴情男子,每天在一个姑娘的门前骚情地喊着人家名字:小梅

500

“他们都坐车进城了,我想和你说说话。”

可他喊到电影结束也没人给他开门,他只能在梦里旧梦重温。

500

500

小高的回忆

被老村长逼着去大城市找村里的壮丁,小高误打误撞地骗回了三个搞摇滚乐队的朋克猛男,以“艺术下乡”的旗号回高老庄一起逮猪。

反正人物也没什么逻辑和智商,仨猛男还真就被收编进逮猪小分队了。

在尝试火药和投毒攻击失败后,几个人在村头儿田地里又布了个屎形陷阱,还真就把狡猾的野猪给逮着了。

500

庆功宴上,老村长决定在高老庄开辟一条野猪养殖产业链登上cctv7。

并且,他还发表了央视一套公益广告演讲。

“村里的年轻人呐,希望你们都早日归家,为高老庄的经济复兴献出青春啊!”

500

高潮来了:

野猪趁人不注意逃出生天,还顺手拐走了村头老王家的大白母猪!

两只挣脱猪圈重获新生的两只猪科动物,跨越肤色与阶级鸿沟,潇洒私奔了。

500

猪临天下

这时,最魔幻的画面出现了。

仍然处于电影正片部分的时候,画面里突然出现了两位不认识的歌手开始唱起了片尾曲。wtf ?

在数分钟不可名状的尴尬中,猪们夕阳下奔跑的剪影与两位歌手冷漠的神情交叉剪辑。恕我见识短浅,直接笑到摔在了地板上。

500

风吹草低见猪王

这一段真乃点睛之笔,二十一世纪华语电影华彩时刻,如果它不写进新中国影史里我绝不同意。试问谁能比它更诡异?

那是重获新生后飞舞的灵魂,那是猪兄猪妹逝去的青春。

思绪伴随着旋律与野猪一起在旷野中狂奔,那也是我对自由的渴望,我渴望立刻离开影院。

500

狮子王哭了

至于那个神秘的小梅呢,她会不会突然的出现,与小高在高老庄上演《廊桥遗梦》,导演并没有交代,在尴尬的演唱中,电影结束了。

我茫然失措,感慨起世界的多样性来。

500

再说视听风格,电影开场第一秒就开始扎眼。

它走的是迪厅王家卫的路子,看得出剪辑师是个pr调色小能手,色调运用堪称神出鬼没。

用红浪漫加蓝色妖姬打造出的“冰与火之歌”,每次大型的色调转变,都似乎在挑战人类视网膜的承受极限。

我有理由怀疑,它就是照着某国产片cosplay了一个《北方野猪的聚会》

500500

除了真人演出以外,几乎所有跟野猪有关的镜头,全都是介于二维和三维间的动画特效。

导演好像故意不想让你看清拍的什么,摄影师全程迷踪步式摄影,加上后期人工雾霾滤镜,我们花了钱,居然全片都看不到主角野猪的正脸。

500

电影中元素繁多,复杂得像一碗卤煮。

一会儿还是严肃叙事,一会儿蹦出来段哪个视频素材网上付费下载的星空延时摄影,你说我逮头猪跟宇宙空间能产生什么联系呢?

500

至于音乐,简直有种金色大厅开年会的感觉。

一会儿用死亡金属营造煞有介事的张力,一会儿又在巴赫的古典配乐下逮野猪。

据说,片方高价买下了这些古典音乐的版权,希望观众能在贝多芬的指引下,寻找内心中的野猪????

这种跳脱的思维,大概就是这部魔性电影开挂的原因吧。

500

此外,电影中时不时还会穿插一些不明所以的画外音,试图在土味儿的叙事中加入点儿诗意表达,盲猜导演是毕赣铁粉。

听得迷惑,看得也懵逼,你要在大量如同废戏的片段中度过,捉住导演的思维几乎没可能。

比如这个娃娃音的宾馆胖姐儿,跟小高眉来眼去十多分钟,最后甩手拜拜屌用没有。

500

500

当然,探讨任何事物都要高举对立统一的观点。难道这片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稍微冷静下来,好像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它。

不得不说,野猪的宣传就是我见过最强的电影美学解读。

它的宣传方式那叫一个贫气,在豆瓣条目下,同名官方号四处流窜,发布了众多迷惑小论文,执着地在每一张海报下面安利这部电影的理念。

按宣发的意思,《野猪》是一部反类型化、反标签化、反同质化的独立电影,目的就是在当今无聊的市场中做一股清流

500

不过,事实真的有他说的那么伟大咩?

在我看来,《野猪》虽然有强行类型化、强行黑色幽默的鸡贼一面。

但是,导演能顶着豆瓣几万人的冷嘲热讽,用特立独行的方式表达野猪的自由。

也许,这正是他自己对待艺术的态度。

500

这洋洋洒洒一千来字都写的啥玩意,桃友们帮我圈下考点

豆瓣网友还给这片加了个牛逼闪闪的标签儿:“魔幻现实主义。”

500

我发现魔幻现实就是黑色幽默作品的免死金牌。

只要有这个十三不靠的词打掩护,作者就有了金钟罩护体,对待各种骂娘都能用一套标准话术来回应,把锅优雅地甩给观众。

500       

电影里的老村长想养殖野猪发财致富,可他没想到,能被人养的猪就不叫野猪。

同理,怕被观众骂烂片就不拍烂片的导演也就不叫野猪泓了。

500

是不是“猪”无所谓,但关键得够“野”。

虽然在我的审美体系中,《野猪》确实是部烂片。但导演对自己作品的独特表达,颠覆大众人审美的飞逼风格,其实挺混不吝的。

你看着屏幕里不知所谓的影像,比着中指,心想这拍的什么jb玩意,正准备写下万字影评展现严苛审美。

网线另一端的导演,也许正在滑动鼠标,看着源源不绝的评论,嘴角上扬,云淡风轻地说一句:

“你们有你们的态度,我也有我的态度。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