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当内战焚城,你还会动手保卫你曾热爱的萨拉热窝吗?
和许多电影观众一样,大家都是透过银幕认知和熟悉了南斯拉夫。对缅怀爱国主义传统、洋溢英勇不屈精神、热爱生活、忠实于信仰的南斯拉夫人民饱含深厚的感情。
因此前南内战爆发时,许多中国观众都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南斯拉夫政府和人民、支持联邦人民军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行为。美国空袭中国驻南大使馆之际,我们城市和许多地方一样都举行过南斯拉夫老电影回顾展,同情与声援饱受战火煎熬的南斯拉夫民众。
旷日持久的前南内战(1991年到2000年)形同劫数难逃的梦魇,成为南斯拉夫各共和国人民共同的民族劫难。
熟知南斯拉夫历史的朋友都能知道,南斯拉夫成立就是在一战废墟上大国角逐应对中东欧及巴尔干局势的结果。并非分久必合、民族向心的历史产物。既然外部欧洲环境都能瞬息万变,所谓人各有志,南斯拉夫解体也就在所难免。无非是谁也不想看到分手这么惨——竟然通过手足相残、同室操戈的旷日持久内战形式。
随着进入二战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南斯拉夫各共和国间差距间隔越来越大。中央政府又束手无策,与其坐等瓜熟蒂落还不如早一点想办法因势利导。至少也能保留一种互惠互利基础上类似“小欧共体”的松散经济-政治联盟。结果由于投鼠忌器,抑或者因为顽固僵化反而缩手缩脚、畏缩不前。最后被叫嚣民族主义的极端分子钻了空子。。。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塞克穆在内战中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种族灭绝,而且有确凿证据塞族有组织的在斯雷布雷尼察进行过大规模种族清洗。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付出的都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代价。
可惜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就是前门拒狼、后门进虎。以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也力主分疆裂土,结果自食其果。当时如果塞尔维亚能旗帜鲜明站到坚决维护南斯拉夫完整统一的立场上来,一旦在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境内的维稳战斗旷日持久,欧盟出于自身利益立场可能就会转变。
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但他选择大俄罗斯主义。铁托是克罗地亚人。但是在民族团结上铁托比斯大林有远见,通过构建克塞两族势均力敌的制衡框架来维持前南地区的长期团结与稳定。否则掌握军权的塞族迟早是要出来闹事的。民族矛盾是巴尔干的真正导火索,铁托靠个人威望换来持久和平发展这是历史功绩。可问题出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南斯拉夫早该走松散自由联邦制的道路,不能简单依靠计划调拨和权力下放来弱化矛盾、改善地区间差异。
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美国主导的北约东扩最终导致南联盟最终解体。其结果就是美+欧盟和俄罗斯直接对抗,并没有给欧洲发展带来期望中的安全和稳定。所以在铁托时代,南斯拉夫能以中间调停人身份成为避免美苏在欧洲直接冲突的缓冲地带。这也是南斯拉夫在欧洲地缘政治版图中最主要的作用。
其实自从1990年苏联式微、波罗的海三国陆续独立,留给南斯拉夫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时候南联盟领导人就应该重新考虑构建新的国家框架,探索联邦或者邦联体制下建设经济共同市场的发展道路。使南斯拉夫各共和国原有计划经济模式下应运而生的经济互补性,成为维持地区和平发展不可缺少的纽带。今后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会逐渐融入西欧,而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门第内哥罗(即黑山)会继续团结在塞尔维亚周围留在东欧。新形势下。南斯拉夫又重新成为北约和俄罗斯之间必不可少的纽带和桥缓冲。这样就保留了存在的历史必然。
殊途同归,总比煮豆燃萁要好。
(本文系原创,使用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