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干涉他国内政,这位印度前总理被一位姑娘自爆炸死,什么导致了悲剧?

500

一场血腥但不著名的战争

1991年5月21日,正在为选举造势的前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像往常一样与支持他的民众们见面。

500

拉吉夫·甘地接见当地民众

此时,人群中的一位姑娘弯下腰去抚摸拉吉夫·甘地的皮鞋(印度的一种礼节,也有资料记载为正在准备献花),令在场人员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位看上去在对前总理表达崇敬的姑娘制造了印度历史上的一个重大惨案,她用自己做炸弹载体,以一次自杀式攻击,炸死了拉吉夫·甘地

500

▲拉吉夫·甘地遇刺现场连拍

是什么让这位姑娘做出了如此惨烈的选择,这一切还要从现代印度的对外政策说起。

一门三总理

在爆炸中遇刺身亡的“拉吉夫·甘地”可谓是印度不折不扣的名门之后,他本人是印度的第六任总理,他的母亲则是有着“印度铁娘子”之称的曾两次出任印度总理的“英迪拉·甘地”,他的外祖父则是中国人民十分熟悉的一位印度政治人物,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尼赫鲁”。

500

▲拉吉夫·甘地(左),英迪拉·甘地(中)尼赫鲁(右)

“拉吉夫·甘地”所处家族中的这三位总理前后主宰印度约37年,在这37年当中,他们不但深深影响了印度这个国家的走向,并且还将自身命运同印度国运绑定在了一起。

尼赫鲁在出任印度总理期间,曾提出过一句非常著名的口号:“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

500

▲1947年 8 月,印巴刚刚分治双方就爆发了战争

在这场战争当中,印度总体而言获得了胜利

客观来说,尼赫鲁虽然在1962年输掉了和中国的边境战争,但是他在其他方面做的工作还是比较杰出的,尼赫鲁在任期间(1947年-1964年),印度不但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平均年4%),在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虽然种姓制度直到今日依旧事实存在,但能在名义上予以废除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而且还在1961年打赢了一场同前西方殖民者的战争“果阿战争”

500

果阿的位置,这片土地前后

被葡萄牙占据了约450年

“果阿”是葡萄牙殖民者占据的一块印度大陆上的土地,印度在独立之后就一直希望能将这块被殖民者占据的土地收回来,对印度的这项要求,葡萄牙则表示拒绝,葡萄牙人认为“果阿”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葡萄牙领土了,印度要收回果阿地区的举动是对葡萄牙领土和主权的侵犯。

500

▲印度军队开进果阿

在谈不拢的情况下,尼赫鲁领导的印度政府采取了一个十分果断且粗暴的解决方案,派出印度陆海空三军全面进攻果阿。

1961年12月18日,印军发起进攻,36小时之后,葡萄牙驻果阿守军无条件投降(印军以22人阵亡为代价,击毙葡萄牙军30人,俘获4668人)。这次行动印度虽然只是暴打了一个早已没落的前帝国主义国家,但依旧大涨了民族自信。

500

▲印度发行的果阿回归纪念邮票

印度的野心

尼赫鲁之后,英迪拉·甘地(“1966-1977”,“1980-1984”两次出任印度总理)继承了她父亲将印度打造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的政治理想,这位“印度铁娘子”提出了一个名为“英迪拉主义”的政治理念,这个理念进一步发展就是印度版本的“门罗主义”。

500

▲“门罗主义由美国第5任美国总统

“詹姆斯门罗”提出,简而言之,他的核心思想就是

“美洲由美国说了算,别人不得干预

英迪拉·甘地主张:“印度将既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国内事务,也不容许区外势力进行干涉,假如(南亚次大陆国家)需要国外援助来平定国内危局, 次大陆国家必须首先在地区内部(找印度)寻求援助。”

英迪拉·甘地的这一主张说白了就是:“南亚次大陆的事务必须由印度主导,其他国家不得干预”。在这一主张的指导下与印度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沦为了牺牲品。

500

▲“离天堂太远,离印度太近”

由于印度的干涉,斯里兰卡的内乱被加剧了


斯里兰卡的内乱

斯里兰卡是一个多民族、多信仰的国家,斯里兰卡国内的第一大民族为僧伽罗族(74.9%),第二大民族为泰米尔族(15.4%),除此之外还有摩尔族(9.2%)及其他一些民族(0.5%)。

500

▲斯里兰卡猛虎组织的标志

泰米尔族作为第二大民族,主要聚居在斯里兰卡北部及东部地区,由于斯国内的民族纷争,他们中的一些激进势力想谋求独立,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

1983 年 7 月 ,泰米尔族的一支主张独立的武装力量“猛虎组织”伏击了一支斯政府军部队,这次袭击行动直接引发了一场席卷斯里兰卡的民族冲突。在冲突中,僧伽罗与泰米尔双方的民众都对对方施加暴力泄愤,僧伽罗族一度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搞出了针对泰米尔民众的屠杀事件。

500

▲斯里兰卡民族分布图

黄色是僧伽罗族,紫色是泰米尔族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秩序,斯里兰卡政府派军进剿猛虎组织。激烈的民族冲突和战乱让大批泰米尔民众逃离家园避难,他们逃难的主要目的地就是隔海相望的印度。斯里兰卡的泰米尔难民逃去印度的理由有两个,1是因为距离很近,2是因为在印度同样生活着大批泰米尔民众

印度的泰米尔民众认为斯里兰卡政府军的举动是针对泰米尔人的犯罪行为,因此纷纷声援以猛虎组织为代表的斯里兰卡泰米尔分裂武装,谴责斯里兰卡政府。

500

▲斯里兰卡猛虎组织的士兵

其装备的横条纹迷彩服十分具有特点

斯里兰卡政府方面虽然受到了印度民间的一些批评,但却受到了美国等一些外国政府的支持,为了国家利益,斯政府坚定地推进自己的平叛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政府坐不住了,因为这种局面显然同印度政府提出的印版“门罗主义”背道而驰,如果印度连斯里兰卡这个弱小邻国的内乱都“摆不平”,又如何扮演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角色,如何主导南亚次大陆的事务呢?

除此之外,源源不断逃难而来的斯里兰卡民众也加剧了印度社会的矛盾危机,给印度政府带来了很多额外的经济负担与治理难题。

500

▲1982年,撒切尔夫人同英迪拉·甘地会面

在治理国家时,这两位女政治家都以强硬著称

为了实践印度版本的“门罗主义”并将矛盾解决在国门之外,印度政府在两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一方面印度政府多次派遣政府官员前往斯里兰卡斡旋双方冲突,扮演“和平大使”的角色;另一方面,印度政府暗地里加紧援助斯里兰卡国内的泰米尔武装组织,给钱、给枪、给培训,希望用正反两手手段主导整个斯里兰卡的局势发展。

500

▲印度情报机构 “研究与分析署”,正是这个机构

一手栽培了斯里兰卡国内的泰米尔分裂武装

“研究与分析署”直接隶属于印度内阁秘书处

保密程度很高,也很少受其他印度机构监督

单从这正反两方面的手段来讲,印度政府可谓是颇具其前宗主国“大英帝国的风范”。在印度的这种折腾之下,斯里兰卡的内乱很快就升级了。

500

▲斯里兰卡内战中的民众

对于生活本就困苦的民众来讲

内战带来的后果是毁灭性的

1984年10月31日,英吉拉·甘地由于之前下令印度陆军进攻锡克教神庙的决策而遭身边的两名锡克教保镖刺杀,英吉拉·甘地死亡后,她的儿子拉吉夫·甘地接过了总理大位,在他的主持下,印度政府对斯里兰卡的干预政策愈演愈烈。

500

▲拉吉夫·甘地和他的妻子索尼亚·甘地

他们的儿子“拉胡尔·甘地”至今仍是

印度政界的重量级人物

从1985年开始,斯里兰卡境内的泰米尔分裂武装猛虎组织逐渐做大,它不但同斯里兰卡政府军不断作战,并且还同室操戈吞并了一些其他的泰米尔武装,随着羽翼的逐渐丰满,猛虎组织的行事风格也越发嚣张起来,1985年5月14日,猛虎组织在佛教圣地“阿努拉德普”(Anuradapu)一次性就枪杀了146名僧迦罗平民,这样的暴行不但激起了斯里兰卡本国民众的愤怒,并且还引起了全世界的谴责。

500

▲1987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

被斯里兰卡仪仗队被士兵抡了一枪托

500

撕破脸

1987年5月,斯里兰卡政府军向猛虎组织发起决定性攻势“解放行动”,在政府军的重兵围剿下,猛虎组织节节败退,逐渐陷入走投无路的境地,眼见猛虎组织即将覆灭,印度政府决定亲自下场,救援这个由自家情报部门扶植起来的叛军队伍。

500

▲1987年斯里兰卡内战的势力消长图

图片来自YouTube:EmperorTigerstar

救援猛虎组织的原因也很直白,如果斯里兰卡内战结束,国家重新统一,那么印度再对斯里兰卡施加影响力就必定变得非常困难了,毕竟身边存在一个分裂内乱的弱国,要比身边存在一个统一向上的中等国家来的更为令人放心

500

▲斯里兰卡陆军的阅兵式

为了援救已经岌岌可危的猛虎组织,1987年6月3日,印度政府动用19艘渔船组织海上运输行动,但这次海上“输血”活动被斯里兰卡成功挫败了,海上救援失败之后,印度又在第二天,也就是1987年6月4日组织了由空军进行的空投救援行动。

500

▲左:印军的An-32运输机

右:印军的幻影2000战斗机

幻影2000从1985年开始逐步列装印度空军

1987年时幻影2000是不折不扣的新锐战机


行动当日,印度空军派遣了4架法制幻影-2000战斗机和5架苏制安(An-32运输机执行任务,印度的空中机群共向叛乱武装扔下了25吨补给品,这些补给品让近乎弹尽粮绝的猛虎组织“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500

▲向猛虎组织空投物资的照片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印度的这次行动都是对斯里兰卡主权明目张胆地侵犯,不过由于国力弱小,经济、军事实力低下,无力与印度全面翻脸的斯里兰卡政府只能“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

养虎为患

在给予猛虎组织大量军援之后,印度政府逐渐发现,“猛虎组织”绝非温顺的“波斯猫”,而是一只实打实的有着自己野心的“真老虎”。

印度起初扶持猛虎组织及其他一些泰米尔分裂主义势力的目的,只是想在斯里兰卡获得一个搅动局势向斯政府施压的砝码而已,而猛虎组织想的却是建立属于自己“伊拉姆国”。

500

▲猛虎组织的“RPG神教大军”

除了理念分歧、不听指挥以外,猛虎组织的活动也越发出格,它不仅在斯里兰卡境内活动,并且还将手伸向了印度境内的泰米尔人聚集区(这里向来存在着主张分离出印度的势力)。既然印度政府干预斯里兰卡内政的理由是“泰米尔人应该民族高度自治”,那么按照这个逻辑,印度境内的泰米尔人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呢?

500

▲印度境内的以泰米尔人为主的泰米尔纳德

如果猛虎组织成功建国,那么这个邦的分离势力

势必大受鼓舞,印度的国家完整将受到挑战

发觉到形势已经不受控制的印度政府,决定进一步亲自下场,直接干涉斯里兰卡内政,1987年7月29日, 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和斯里兰卡总统贾亚瓦德纳在科伦坡签订了《印斯和平协议》。

500

▲协议签订现场,左:印度总理,右:斯总统

根据这纸协议,印度将派出“维持和平部队”前往斯里兰卡北部执行“维持和平任务”,而斯政府则将做出一些让步,承认东部及北部泰米尔人的一些自治权益,并将部队南撤,去对付南方的另一股叛乱势力。

维和无力,扰民有术

虽然签署了和平协议,但是斯里兰卡境内的麻烦还远远没有结束,猛虎组织并不愿意放下武器,斯里兰卡国内的僧伽罗人则觉得政府让步太多,并且印度的行为简直欺人太甚,而随后开进斯里兰卡驻防的印度“维和部队”的表现则只能用“维和无力,扰民有术”来形容。

500

▲经空中运输前往斯里兰卡的印军部队

第一批前往斯里兰卡驻防的印军维和部队主力由第54步兵师和第340独立步兵旅组成,第54步兵师下辖有第91、第76和第47三个步兵旅及直属师部的突击队(第10伞兵突击队,这里的“伞兵突击队”实际上是“特种兵部队”)和装甲团(第65装甲团)。

500

▲印军步兵第54师的徽章非常具有

印度特色它是一个牛头图案

从1987年7月到1990年3月,印军在斯里兰卡共待了32个月,在这32个月当中,印军虽然同猛虎组织爆发了多次冲突,但是并没有取得显著胜利,甚至还有非常惨烈的失败教训。

比如堪称印版“黑鹰坠落”的“贾夫纳大学突击惨案”,1987年10月10日,刚刚来到斯里兰卡不久的印军指挥部接到情报,猛虎组织的领导层将在贾夫纳大学内组织会议,于是印军当即决定发起突袭一举抓获猛虎组织首脑。

500

▲印军装备的米8直升机

印军决定以第10突击队的120名突击队员为主要兵力,辅以第13锡克轻步兵分遣队的360名士兵组成进攻力量,他们将搭乘4架米8直升机分波次降落在贾夫纳大学的足球场上,和印军预想中的突袭不同,印军的突袭还未发动,猛虎组织便收到了情报,他们早已在贾夫纳大学内埋下了天罗地网,等待印军的将是一场苦战。

500

▲印军特种部队士兵,在贾夫纳大学突击中

印军特战部队的表现是合格的,但是配合他们的

锡克轻步兵由于经验训练不足拖了后腿

印军的第一波次突袭起初还算顺利,40名第10突击队的特战队员搭乘两架米8直升机成功在10月11日晚上降落在贾夫纳大学内,但很快反应过来的猛虎组织便发动反击,首波着陆的突击队员无法无法准确标识降落场迎接后续第二波部队着陆,第二批飞来的米8眼看地面交火猛烈,无法找到己方降落场只能飞回出发地。

对于印军来讲万幸的是,第一批放下突击队员的米8返回出发地后,由于飞行员有过一次机降经验,知道该在哪里着陆,所以这两架直升机又向大学内投送了第二批突击队员,使得印军地面兵力总数达到了80人(按照计划,第二波机降结束后应该有120人)。

500

贾夫纳大学

在印军接下来的作战当中,更为糟糕的情况出现了,第三波投入作战的锡克轻步兵没有受过直升机投送训练,他们既没有在起飞前集合整队,也没有按直升机作战的需求将多出的备用弹药分配到单兵身上背负,而是使用大的弹药箱集中装运,这样的操作一来延误了出击时间,二来让每架米8直升机的搭载量由20名士兵下降到了15名士兵。

种种原因使得第三波次降落的印军从原本计划的80人下降到了70人(最后40名第10突击队的特战队员乘坐两架,40名轻步兵乘坐两架,但由于弹药箱占地方,分给轻步兵的两架飞机每架只能坐15人,只有30名锡克轻步兵最终被投送进战场)。

500

▲平时在阅兵式见到的这些身着鲜艳军服的

印度士兵就是锡克轻步兵了,图片源自维基百科

第三波印军降落后,锡克轻步兵由于机降经验缺乏,没有在第一时间将弹药箱转运下机,这导致直升机为卸载弹药箱多停留了一些时间,对于印军来讲这段时间的延误是致命的,因为就在这段时间里,猛虎组织集中火力击伤了印军直升机,由于受损严重,印军指挥部在四架直升机返回后便不再出动它们了,也就是说第三波机降之后,印军失去了空中增援能力。

500

▲印军装备的T72坦克

原本按印军计划在现场的兵力应该是120+360共480人,但实际情况只投送了120+30共150人。尽管兵力有限,但是印军依旧决定以劣势兵力继续执行原定计划,一番交战之后,印军指挥部决定出动坦克解围。

500

▲左:行动当日第10突击队的指挥官

右:负责解围行动的装甲分队指挥官

印军救援部队由第54步兵师第65装甲团的3辆T72坦克打先锋。印军的救援部队在前进途中又遭遇了猛虎组织埋设的地雷及反坦克火箭的阻击,不过战至最后,印军还是救出了大部分被围部队,在整个突袭行动中,印军共有35人阵亡,1人被俘。

可以说印军在1987年10月进行的这场突袭行动是一场类似“黑鹰坠落”式的失败,在此战当中,印军直升机数量质量不足(投入作战的4架米8在运力和机动性上都无法和黑鹰行动中美军的直升机机队相比)部分部队机降训练缺乏的弱点也得到了暴露。

500

▲战斗结束后的贾夫纳大学

在整个“维和行动”中,印军自身在冲突当中有1138人阵亡,2762人受伤,消耗战争经费约103亿美元(对于80年代的印度来讲不少了),当地的斯里兰卡人则有超过5000人死亡。

印军在斯里兰卡驻军期间,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军纪败坏,经常强奸当地妇女。一些报道显示,后来做人弹炸死拉吉夫·甘地的那位姑娘就曾遭遇过印军的强暴。

500

▲在斯里兰卡的印军士兵

回头审视印度进行的这场斯里兰卡“维和行动”可以说是整体失败的,猛虎组织要到之后很久才被消灭。

教训

1989年12月,决策印军出兵干预斯里兰卡的总理拉吉夫·甘地没能连任成功,结束了自己作为总理的生涯,1990年3月,最后一批印军乘船返回印度,这标志了印度干预行动的终结。

1991年5月21日,为防止拉吉夫·甘地在接下来的选举中再次上台成为总理,再次出兵斯里兰卡进剿猛虎组织,猛虎组织发动了针对拉吉夫·甘地的自杀式袭击,用一颗“人弹”炸死了这位曾派军进入斯里兰卡的印度前总理。

500

▲拉吉夫·甘地的葬礼

回顾印度前后干预斯里兰卡的整个过程,不难总结出这样几点教训:

1、贸然粗暴干预他国内政有害无益。

2、对他国出兵进行军事行动,是需要雄厚的实力做后盾的,实力不济,还非要当帝国主义只能陷进泥潭深处“赔了夫人又折兵”。

3、煽动、扶植他国内部分裂势力,很有可能玩火自焚,祸及自身。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公众号搜索“军武次位面”点击关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