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半年公众号的心得

1

写公众号始于2016年,当时纯粹就是想找个地方记录自己每日的思想所悟和行动所得。初心是好的,但在实施时却被自己的拖延和俗事的缠身轻易打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算偶尔写上一篇,也是匆忙而成,有时甚至都是盲目的文字堆砌。这样的东西,自然也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过段时间,自己回看起来,也是不忍直视,只有删除了事。

这种状态一持续就是三年,或好或坏留下的也只有一二十篇文字。我真正变成一个“写公众号的”,那是来源于今年六月份的一次偶然。我写的系列文章《缅甸那些事》承蒙公众号大V顾子明先生的厚爱,在《政事堂》公众号上推荐了好几次。

大V的号召力真的是让我这个凡人太吃惊了。那几天,后台的粉丝量就如同秒表跳动一般地增加,公众号关注人数从几千到几万,就是几天的功夫。现在回想起来,就跟做梦是一样一样的,看到每天后台那么多人叫你老师,看到每天那么多留言要来做广告的,我当时是真切体会到彩票中巨奖时的那种不真实感。

都说互联网的风口来了,猪都能飞起来。但很多人不会去说后面一句,那就是如果没风了,猪肯定跌死,我应该就是那头跌死的。一次自己的失误操作后,导致账号发生了不可言表的变故,然后一切就如同肥皂泡,瞬间幻化成泡沫。表面的光鲜没了,剩下的也就只有肥皂沫子了。

人穷不要紧,我们最多夸奖几块皇帝的金锄头,但回头看看自己家的铁锄头,心里一定不会有太多的失落,归根究底那都只是锄头而已,就算是黄金的,还能比我挖地快点?更不用说,黄金看着那么滑溜,用它来做粪叉肯定是不如铁的好用。

人从穷到富是幸运,很多人连做恶梦都想能找到那把混乱的梯子,从而实现人生的逆袭,在这里我不藏私,我的梯子就是那6000块钱,如果没有加入顾子明先生的微信群,大民工这个号根本是不会有,是微信群里各位大神的指点让我思想得到升华;从富到穷,打回原形是最让人难过的,见过皇帝的宫殿,你就受不了自己家低矮的屋檐,当你用过冲水的马桶,你就会知道,人家皇帝根本就不用粪叉。

从头开始,不但事关意志,更多的是对心态的考验。很多人都知道说,哪里跌到哪里爬起。但当你好久不见他的时候,有意打听之下,你惊奇地发现,他还在原地躺着,他在等那个拉他起身的人,等着等着,就连有人拉他,他也站不直了,因为躺的时间太长,骨头都软了。

对于我而言,从零开始去打理一个公众号,其中的难处,可想而知,如果大家非要问,我只能说:“我太南了……南南南南南。”时至今日,在大家的支持下,特别要感谢个人公众号界最大的咖卢克文先生的一次推荐,号终于慢慢地起来,一批老读者回来了,公众号的粉丝也开始过万,过几万。

有些朋友喜欢看教员系列,该系列的作者知青现在自己写公众号了,他的号叫《知青小院》,大家可以都去关注下,知青是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是大民工这个号承载不起他,我真心希望他能够一路走好。也非常感谢他的付出,教员系列是让大民工打响名声的拳头品牌,很多朋友都是先知教员,后才关注的大民工。

做公众号很多时候跟开餐馆的道理是一样的,知青是那种可以给你贡献满汉全席的天才厨师,而我,只能是给你炒个青椒炒肉,蒸个剁椒鱼头的乡野伙夫。

2

回顾半年来走的路,我把写公众号的一些所谓的“心得”跟大家分享,说的对,你就点个赞;说的不好,你也别见怪;但我可以保证,我是在用心跟你说。

1、要做好公众号,心很重要。这个话题怎么说呢,意思就是你得要有一颗坚强的心,宠辱不惊,不言放弃,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如果没有这一点,那么你可以早点离开这个行业。

2、要做好公众号,输出很重要。大家看公众号,核心在看,全国的公众号总量数以亿计,为什么看你的?先得看输出。你得找准定位,你是写历史的,还是写时政的,还是讲故事的,都得有个主线。方向确定之后,就得给顾客准备新鲜的食材,抄袭、模仿、洗文可能会得一时之利,但长远肯定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没有几个人会去关注一个没有灵魂的公众号。

3、做公众号,屁股端正很重要。我们做公众号,就是在向外传播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那么在客观上我们就成为公众人物,我们应该明确找准这个定位,弘扬爱国奉献的主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立场,与党和人民始终站在同一战线,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也能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4、要做好公众号,活着最重要。写公众号,不但是一种情怀,也是一个生意。做生意,就得去考虑盈亏。当然,如果你是土豪,那么请自动忽略。对于一个公众号而言,只要是处于发展的趋势,不管快慢,活着最重要。

3

那么公众号的活法是怎么样的呢?我给大家来说说。公众号的收入主要有这么几项:广告点击、作品打赏、外接广告、社群裂变、知识变现。这其中最让大家忽略的是第一项,谁都不愿意在看文章的时候去点那个插入的广告,嫌烦。

其实,你每点击一下,都能给公众号带去几分钱或者一毛钱的收入,按现在每天的浏览量,如果每个人都轻轻点那么一下,我的号一天光这项就能收入几百块,说现实点,这足够我维持这个号的生存了。

所以,我在此呼吁,良好阅读习惯,从点击开始;打赏呢,微信这一点挺厚道,不会像小什么圈一样,先给你抽水20%,微信是过七天全额返回给作者的,也就是赚七天的利息而已,真的挺厚道;

再接着说外接广告,这个就根据你的文章阅读量和粉丝的粘性来决定了,一般来说,是根据你文章浏览量来定价的,如果你的头条平均阅读量是1万,你的二条阅读量平均肯定不会超过5000,这是大数据统计的结果,那么你的外接广告报价就是在头条1万,二条5000的这个价格上下浮动不超过20%,这也是公众号经营最大的一块收入了。

大家可以去想想,那些文章的平均阅读量都是10W+的大咖,你只要去统计下他们每年的广告量,就大致能猜出他在这一块的年收入了。补充一句,工头的公众号上,如果不是我自己在文章里推荐的,任何广告都只是广告行为,我只是为了活着,上当了千万别怨我(这话有点小赖皮,但是实情)

接下来的社群裂变,是近两年最流行的做法,但我个人对这个办法比较排斥,我最担心的是收了人家的钱,却不能反馈对方需要的东西。明明实力不足,非要通过这种方式割韭菜,在我看来,就是互联网流氓。熟知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个小小的社群,不超过一百人,我随时接受大家的退款申请,但目前好像没人愿意走,或许大家看我码字不容易不忍心走,或许我还能给大家一些收获,大家觉得能值回票价;

知识变现,也是这两年的常态,各种大学,各种老师,看着朋友圈里的各种碎片化学习,我承认,其中百分之十左右的还是挺好的。譬如你如果每天看看顾子明先生在政事堂公众号上发的文章,你就会对世界形势有一个超越常人的了解,你就可以根据历史周期的逆变来实现阶级的跨越。

如果你在空闲之时,能多看看卢克文先生写的各种调研文章,你就会懂得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都是人生进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顾子明先生和卢克文先生,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自每天理论和实践的践行者和领路人。

说了好的,再说说另外百分之九十的各种大学、大师,说好听点,叫鸡汤,讲恶心点,就是洗脑。夸句海口,你拿出付费学他们知识的一半钱,交给工头做一年的学费,一年之后,我们不谈效果,我可以确定的是,你会毫不犹豫向我交第二年的学费。

半年过得很快,收获了朋友,尝到了教训,懂得了一些行业潜规则,于是有了一些乱七八糟的心得。明年,我想我会继续写下去;以后,只要我写的动,只要朋友们愿意看,我会一直写下去。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