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来拯救你,中国的现实主义电视剧?

现实题材电视剧市场的鲜花时代到了,《中国式关系》的导演沈严颇为感慨地说道。

在去年白玉兰电视节的现实题材的创新和IP改编论坛上,嘉宾们基本上都在聊IP改编,或是感慨在玄幻、仙侠、古装题材电视剧的夹击下,关注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人太少。

但今年,导演沈严却说:不要再一窝蜂拍同题材的现实主义电视剧了!

500

从“没人拍、没人看”到一窝蜂,这个变化侧面传递出一个信息:现实题材电视剧市场正在回暖。

大IP、大卡司等热潮之后,已经出现了一个现实题材和现实主义美学重新回归和再次爆发的小高潮。

2017年以来来,现实题材电视剧涌现了许多“爆款”,主题上重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比如,既有关注留学生群体的《归去来》,又有从情感角度出发,关注家庭和社会形态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中国式关系》,还有从创业角度出发,讲述三代人艰辛曲折又充满激情创业之路的《鸡毛飞上天》……

500

去年的上海电视节,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就是大赢家,演员张译、殷桃凭借《鸡毛飞上天》分获最佳男、女主角奖,《好家伙》获得最佳电视剧奖。

到了今年,入围白玉兰奖最佳中国电视剧的10部作品中,现实主义题材剧就占了7席,包括《白鹿原》《和平饭店》《急诊科医生》《美好生活》《情满四合院》《生逢灿烂的日子》《我的前半生》。

500

《2018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也显示,最近三年立项的电视剧中,超过一半是当代现实主义题材,而2018年也被不少电视剧业内人士称之为“现实题材年”,在上半年电视剧的播出比例上,现实题材影视剧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但在此之前,国产现实题材经历了黎明前的黑暗,很多创作者疾呼现实题材难以吸引年轻观众,平台购片部不认精品。

曾经,现实主义题材在电视上是有过一段黄金时间的。

以现实主义军旅剧为例,2002到2007年间,该领域曾涌现了大批优秀作品,从《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 ,再到《士兵突击》,无一不引发国人对峥嵘岁月的集体回忆,直到现在,“二营长的意大利炮”这样的梗还在网络上流行。

500

2006年起,以“婆婆妈妈”为主的家庭伦理题材的现实主义电视剧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出现了《金婚》《媳妇的美好时代》等优秀作品。

500

但为什么现实题材电视剧后来没有一路高歌猛进?仅仅是因为新兴题材的冲击吗?


或许问题也出在现实题材电视剧本身。在军旅剧,婆媳剧火了之后,一大批同类作品涌现出来,占领了银屏,最后出现了沈严导演最担心的情况:一窝蜂。

同质化过于严重会让观众产生误解。大家一窝蜂去拍摄“婆媳剧”时,可能会向观众传递一种错误信息:所谓的现实题材就只是在拍这些家长里短,婆婆妈妈的故事。

沈严老师认为,大量的“婆媳剧”涌现,不能怪观众,而应该怪自己。

对编剧和导演来说,当一个“爆款”出现后,照葫芦画瓢是保险,不会出错的办法,但这并不值得提倡。

对演员来说,总是出演同类型角色也不利于自身成长。演员王雷在《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大火之后,又接到了许多类似“金太郎”角色的邀约,但都被他婉拒。

500

除此之外,一些伪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打着现实主义的口号,做得却是各种玛丽苏、杰克苏之类的言情剧、偶像剧作品,也拉低现实题材在观众心中的印象分。用沈严的话说便是,“一看到男女主人公是广告公司、时尚杂志社、电视台的,我就立马弃了。”

在低潮的那几年,编剧、导演与观众之间形成了一种不信任关系,编剧导演们的观点是:“我们不相信现在的观众喜欢看这类(现实题材)电视剧。”而观众的观点则是“我们不相信你们(导演编剧)能拍(写)出什么好的作品来。”

在业内人士看来,玄幻剧在近年扎堆上演但却鲜有口碑佳作,而现实题材却黑马频出,说明贴近现实、探讨现实的电视剧依然有市场,观众对这类电视剧还是喜闻乐见的,但前提是得有能引发共鸣的好作品,而不是反复炒旧饭,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会腻。

这两年上海电视节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强势回归,再一次提醒我们的电视剧艺术工作者,观众的需求是多元的。近些年涌现出的主题各异的现实题材电视剧,重建了观众与编剧之间的信任关系,使得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市场迎来第二春。

500

但与此同时,部分电视剧编剧和导演也陷入了新的担忧:网播模式对传统播出模式的冲击。但从活动现场的反映来看,大部分编剧导演还是看好网播模式的,只是看好的理由不尽相同。

沈严认为,网播模式的优势在于它的“短”。灵活机动的季播给编剧导演都松了绑,“原来一年只能拍一部电视剧,现在如果每年出一季,一年可以做3部不同的,干起来更有精神头。”

《小别离》的编剧何晴认为,网播模式下剧集数更少,节奏更快,因此剧情需要高度凝练。“电视剧还是20集的时候最好看。”

与他二人相反,《好先生》的编剧李潇看好网剧却是因为它的“长”。与电视剧播完就完了不同,网剧的播出模式决定了它是伴随型的,剧播了十年,观众自己也长大了十岁。

反观电视剧,在电视剧里边,能陪伴读者走一程的,就只有《乡村爱情》了吧,2006年9月30日在央视一套首播。一路从电视剧播成了网剧,现今还在更新,绝对当得起“经典长寿喜剧”的称号。

500


因此,新的播出模式对传统电视剧来说,其实是一个利好。导演编剧们更应该关注的,反而是制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烂尾。

今年提名的《白鹿原》《和平饭店》《美好生活》已经是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中的优秀作品,但仍被观众认为有虎头蛇尾之嫌,《白鹿原》匆匆结尾,窦仕骁强行“洗白”……说实话,好剧烂尾比从头到尾都烂的剧更让人伤心。

500

又比如,东方卫视中心主任王磊卿曾吐槽过的“两长一短”——

首先是名字长,从两三个字到十几个字,比如这个《你这么爱我,我可要当真了》,麻烦制作方“给自己的作品多一点自信,给观众多一点记忆便利”。

500

其次是“集数长”,近些年来,电视剧的长度动则70集、100集。这种现象很多时候是制作方为了追逐高盈利,用剧情辅线改过主线来“注水”达成的。“观众需要50集以下不掺水的干货剧,市场需要30集左右的快节奏创新剧”。

“一短”指的是“孵化时间短”,对比一般美剧12集剧本耗时半年左右,国内部分IP剧50、60集剧本5个月完成,这直接导致剧本只见套路,不见深度。

电视剧要转型至品质时代,还是应该更专注于内容的制作,新呈现手法的探索。

最后,还有一点大概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大家通常认为观众都被PC端,被移动端拉走了,但其实电视依然有市场。

优酷制片人宋秉华透露,75%的视频网站的流量来自于移动端。但是过去两年里面,OTT端占整个流量比例,从小于5%一直增涨到20%。

可见观众并不是不喜欢看电视了,而是不喜欢有线电视网传统的播出模式。网络电视、网络机顶盒提供给了观众一个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观看任意内容的可能,而非像有线电视网播出那样,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观看指定内容的限制,这是电视和网络根本的差别。

他预测,未来五年之内,全中国所有的电视台,都会变成通过网络的点播作为主要的播出形式。

【本文版权属于风闻原作者,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