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上外70周年校庆,来看今昔对比

七秩沧桑,翰墨书香,格高志远,学贯中外,不负美好韶光;文载辉煌,乘风破浪,诠释世界,成就未来,谱写时代华章。

上外人,看过来~

上海外国语大学12月8日将迎来70周年校庆!往下拉看看“70年上外光影故事”,那些照片里有没有你熟悉的场景?再看看校庆活动安排,想不想回母校逛逛?

上海外国语大学历史沿革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1949年—1950年)

500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于1949年12月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伊始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校。最初校舍位于宝山路(原暨南大学二院)。当时的上海俄文学校还只是一所专业结构单一、以学习俄语和俄罗斯苏联文学为主的外语类高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俄语口笔译人员和俄语教学师资。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1950年—1952年)

500

为配合国家外交外贸工作需要,学校于1950年增设英语班,更名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校址迁至东体育会路(原暨南大学一院),即现虹口校区校址。1951年4月,学校又建立东方语言文学系,增设缅甸语、越南语和印尼语专业。至1952年8月,学校已初具规模,设俄语、英语、缅甸语、越南语和印度尼西亚语5个语种。

上海俄文专修(科)学校(1952年—1956年)

500

1952年下半年起,全国高等院校实行统一招生并开始院系调整,学校东方语言文学系师生全部并入北京大学,只设俄语专业。同年9月,学校改名为“上海俄文专修学校”,又于11月再度更名为“上海俄文专科学校”,学制固定为3年。

至1956年6月,在校教师人数达241名(苏侨教师90人,中国教师151人),先后招收七期学生共3998人,其中毕业2087人,为国家输送了一批急需的俄语人才。

上海外国语学院(1956年—1994年)

500

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增设英语、法语、德语专业,学制改为四年。

1963年9月12日,经中央批准,上海外国语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直属教育部领导。这一时期,学校与上海市教育局共建了附属外国语学校(即上外附中)、附属外国语小学(即上外附小)等教学部门。

1983年起,陆续增设了国际新闻、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国际会计、对外汉语、外事管理、新闻传播与技术等新专业。

1993年,上外进一步深化了教育改革,调整专业设置,增加新的语种和新的应用学科专业,相继开设了国际会计、涉外秘书、广告学、信息技术、广播电视、国际政治、外交事务、公共关系等一批旨在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外语人才的专业和课程。

上海外国语大学(1994年—至今)

500

1994年,学校正式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时被列为国家教委和上海市共同建设的首批学校之一。1996年,学校通过教育部审核,成为进入“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

进入新世纪,学校于2000年新建了位于上海松江大学城的新校区,本科生及研究生随之陆续迁入。2007年1月,凝聚着上外精神的新校训“格高志远,学贯中外”正式确立。

2017年9月,上海外国语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

70年上外光影故事

校名

500500

校园风光

500500

开学典礼

500500

课堂

500500

交流讨论

500500

课后

500500

亦师亦友

500500

学习用品

500500

校车

500500

合唱团

500500

舞蹈团

500500

运动会

500500

毕业照

500500500

资料:上海外国语大学(历史照片:梁义彬)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