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待少女:夜幕下,关于身体与食宿的交易

在路边捡到无家可归的少女,展开一段不可描述的同居生活,是很多“幻想”文学的重要题材。无论是圣光满屏,还是青春热血,都有着极为深厚的受众基础。哪怕是一些并没有什么需要打码桥段的故事,也常常会把男女主角放在同一屋檐下,借以推动剧情。

如果说这种同居的二人是两小无猜,倒也无可厚非。可是在这类题材的作品中很多是以独居男主经由各种方式收留女主为故事开端。像《天降之物》、《鹡鸰女神》、《剃须。然后捡到女高中生》这些作品,都是基于这一框架衍生而来。

如果说这些情节放在虚构的故事中,我们其实并不方便讨论它的是非,毕竟哲学家阿虚曾经说过:在虚构的故事当中寻求真实感的人脑袋一定有问题。但这些故事情节在生活中未必无迹可循。现实的日本就存在着这样一群离家出走的少女,她们缺乏经济来源且居无定所,通过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寻求食宿上的援助。

500

她们在日本被称为“神待ち少女”,大意是等待神明的少女,日本NHK专门做过一辑《失踪、若者行方不明3万人》,其中一部分就讲述了这些神待少女的事情,可以说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近几十年日本警方也有多次整治。收效还是有的,但并没有根除。

女生加入到神待行列的原因多种多样。直接原因显然是无家可归,细分则可以分为贫穷导致的无家可归和心理层面的有家不能回。前者相对比较简单,没有固定住所,打工赚的钱又不够日常花销(也可能没有打工);后者相对比较复杂,比如和父母吵架之后离家出走,或者因为其它问题不想回家。但无家可归和神待少女之间并不相等,前者只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因为无家可归之后还有至少两种途径选择,网吧难民和流浪公园。

很多朋友可能把神待少女和援助交际之间联系起来,但二者是并不相等的。这要从神待少女的行为模式开始讲起。当一个女生起了做神待少女的念头,她首先是要在社交网络上面发布讯息。主要内容是她希望得到好心人的收留,提供给她免费的食宿。注意,这里是没有肉体回报前提和金钱交易的明示。我在某蓝色小鸟的社交应用上找到了一个例子,借以解释一下她们如何寻找食宿。

500

简单翻译一下,第一层写明原因吵架离家出走;第二层写明需要住处的区域;第三层写明年龄。然后带上相关标签,散发在社交平台上。等待“神明”的降临,原则上是这样的,大多数愿意提供住宿的回复者都很默契地声明“不会做任何丑陋的事情”。但是依据很多不太方便贴在这里的证据,确实还是有很多丑陋事情发生。如果对于这些资料比较好奇,可以去别的网站了解一下。

所以说,实际上神待少女是一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的风险性索取行为。相较于援助交际而言,神待少女确实有可能得到不需要任何付出的免费食宿。考虑到日本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男性存在,满足他们一些性以外的需求也可能是换取食宿的条件。可一旦神待少女需要付出身体代价,那么她们所获得的仅有食宿而已。

注意,付出代价本身并不是神待少女和援助交际的本质区别。很多人会想当然地往下半身思考,但日本风俗产业实在是太复杂了,有很多种类的陪侍服务。所以,神待少女与援助交际最大的区别在于不确定性,也就是她们有遇到好人的小小可能。最重要的是,不能排除受到网络公共信息和网络上男性误导的单纯女生。她们可能真的以为不用付出什么就可以得到免费食宿。

但如果我们深入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再结合日本风俗业的管制变化,神待少女、援助交际、风俗从业者之间是可能相互转化的。也就是说,除了神待少女下水进入风俗业,行业“不景气”的时候也会有反向流动的现象。

很多朋友可能比较难以理解这种女孩子“轻易”地就把自己置身于陌生男性家中的行为。但是基于日本广为流传的援助交际现象,大家进行尝试理解。我询问过一些日本的朋友,日本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割裂的国度,保守而开放。很多女孩子容易受到物欲的诱惑,而且很早就会接触性行为,并觉得是普通的事情。但是注意啊,根据日本法律,即便是经过未成年本人同意将其带回自身住所,只要其监护人不同意,一样触犯法律。

总之,神待少女是一个在日本特色社会条件下催生的社会现象,大家可以略作了解,但不要想太多。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