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块钱买东北话教学,我们体验了一场小型脱口秀
微信公众号 跳海大院/meerjump 院办小天
推广普通话,文明你我他。已经 out of fasion了,现在流行的是充满乡土情怀的乡普交织话术——
东北话最近甚至走向哥谭市,全国推广工作也迫在眉睫,学会东北话成为当代衡量都市弄潮鹅的关键指标。
这个潮流,院办我跟定了。但是吧,办公室没一个人会讲方言,看教程又学不会。
屁用没有
最后在发挥主观能动的搜索技巧以后,想起了民间艺术家聚集地闲鱼,终于给我找到一个 “嘴对嘴包学会” 的东北话课程——
一看这个课程介绍就来感觉了,我要学 (破音
我在闲鱼体验了一把东北话教学
院办翻了整条闲鱼,找到了三种东北话的学习方法:唠嗑儿法、打电话灌输法、学霸型知识点整理法。
当然选打字唠嗑儿了,因为隔壁的小陈猜测打电话得按分钟收费,不划算。
5毛,只是骗你进来的手段
一进门就物价上涨成5块的
院办这辈子无师自通了粤语,读书时苦读了 10 年英语,现在只会说 hello hi,goodbye bye。字都吐不清的我,对每个老师都先亮出底牌——
但几乎每个老师都自信地收我为徒。 其中,东北老师说,东北话讲究的是词汇。一些很平常的话,但搞笑效果增加十倍,就是因为东北话里有很多词,都是拟声化和动作化的。
所以他在跟我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可以转化成东北话的句子时,就给标注出来,反正你也分不清他在教你还是在唠嗑。
总之听着挺专业的,这个老师院办认定了——
跟谁套近乎捏 (被识破 pè 了
东北段子手也有高低之分,为了以后出去能跟别人炫耀,我东北话师出名门,当然得先搞清楚老师的东北词汇量。
于是,我给了老师咱们pin的电视购物台词,让他整成东北大碴子味——
但这会儿老师又突然消失了,院办只好拍下付款。(3块
给了钱老师也来发货了,语音语调听起来都是收了钱的味道,特别精神。
但院办依然能从这段30s的语音里感受到老师的为难,不仅pin念成了“ 屁挨恩” ,还把“别上他”,念成了“ 别上(重读) 他” ,老感觉有点黄色,但又说不上来。
但是看在学习基金已经给出去了一半的份上,就继续低头学习。
真的,诚不欺你,就在这短短的摸鱼时间,我学会了在大学四年,都没听懂东北舍友讲的那好几百个听着都一样的四字词——
鸡头白脸
杨了二正
五迷三道
二虎吧唧
der
别问我这些个词是啥子意思,不懂,但是我会用“瞅瞅你这虎了吧唧的”。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院办还悟出一些精髓:
譬如万事万物都用“整”、啥东西都得“大”,负面的东西都喊“饱好使”、比较级的形容词都说“贼”“老”,太省口水了——
整明白了没?贼拉简单。别墨迹了,赶紧造。
根本温柔不起来
但没想到,逃过大学的外教课,在闲鱼学个东北话,也会被突然cue 突击检查。
院办听 “ 别踩马路牙子踩空咯,卡秃噜皮咯,怪疼嘀” 不下十遍,但一开口就完蛋了,舌头卷不上,一股粤味——
要是想听可以去后台回复:院办东北话
于是,我这个差生在随后的时间,老师都要求我用语言聊天。
这半小时的刻苦学习里,院办深刻感受到为啥称东北话是中国三大传染病之一。我从一个整天咩咩咩的广东人,一瞬间就成了“干哈呢” “麻溜的” 的广东(东北的东)人。
可不嘛,现在大院的猫都不认得我了
在唠嗑的过程中,院办一直在旁敲侧击,就跟平时套路淘宝卖家一样,但老师一点都不上钩,一点儿私生活也不告诉我,巧妙地回避我的问题,还顺便调戏了一下院办——
院办问他上周末去哪
他说,我寻思你一个人没啥意思,下周末我跟你一块儿去呗
(???
不瞒你说,在跟东北老师唠嗑儿的这半个小时摸鱼时间里,是院办这一周笑得最大声的。东北大哥的暖,夹杂那股大碴子味儿,给你种雷阵雨女主的感觉——
心里别老寻思些工作,越寻思越闹心
那闹心能行么
最后,反正也没啥聊的了,还有一个问题困惑了我好多年,院办就直问——“你瞅啥,到底要回什么?”
老师说,“哎呀,我瞅你这个小可爱咋这么好看捏?”
嗯,我毕业了。
其实也不是每个老师都那么多话聊,院办还体验了一下海龟派知识点教学,知识点跟外语应用场景结合得天衣无缝,甚至都怀疑她教过黑人讲东北话——
what's up = 瞅你咋地 可还行
还有那个打电话包学会的,其实只要10块钱,还能砍价,你爱打多久打多久。为啥院办不详细说说这通速成电话?因为等到现在,我还没等到这个内蒙女孩儿下课——
当院办整明白了东北话以后,就想向高难度出发,使劲儿造。东北糙汉子都能温柔给我指导半天了,那本来就软萌可爱的四川妹子,一定能让我掌握到卖萌骂人的诀窍。
四川老师觉得四川话一点都不萌
都说四川话可盐可甜,就算你骂人,都能让别人都觉得你可爱爆表,前一秒还气到冒火,下一秒就甜到掉牙。但四川女儿可不这么觉得。
院办还没开始挑刺,想要骂人也像卖萌一样,这种刻薄要求以前,卖家就先往前把我嘴堵上——
行8
虽然是这样说的,但是老师给我发的四川话教材,还是很萌的,说啥都跟唱歌一样:
傻子诶~
洗白老~
光董董~
毛教火啦~
傻过~
骂人叫 瓜西西 你敢信。还有一些口语结尾的词:诶, 老,嘛 ,整份词汇表就可以玩起来了。
反正吧,等我给老师发了语音以后,卖家把商品页从“四川话连吵架都想卖萌,来感受一下就知道 ” 改成了绝望的 “我 也 不 知 道 咋 教” ——
顺便还把《猫和老鼠》方言版作为学前作业
跟东北话的学习相比,四川话的自学成分更多一点,不像东北话,听多了就会讲,四川人民的椒盐味,学不来学不来。
但是院办承认,四川话学习的时候,脑子里压根都不是方言,因为四川妹纸声音太好听了!最后啥也学不会,啥鱼摆摆、数签签,鸡脚脚的叠词倒是在脑子里挥之不去——
好了,到这里,院办已经学不动了。但这次的学习热忱达到了院办24年来的高潮。一秒不学浑身难受,dei着啥都在脑子里翻译一遍东北话、四川话,甚至喝酒都想着东北划拳——
五魁首六六六
只是没想到,这次老师居然认真起来劝酒:“小女孩别整这些没用滴,咱不喝酒。”
这不是第一次院办在闲鱼上课的时候,感受到比生活更真切的关心。与其说,院办是闲鱼上学方言,倒不如说是卖家给我设计出来的快乐陷阱。
他们教的东西正能量得不行,整合了生活里让人捧腹大笑的段子,给你一场半小时浓缩方言脱口秀。在这场教学里头,可以单纯享受因为意外、理解偏差带来的快乐,比看沙雕新闻爽太多了。
闲鱼买来的三块钱的方言学习,收获一份快乐的成绩单,还有一个24小时在线等你的遥远朋友,这次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