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战不退,一人刺死27个鬼子!一级战斗英雄经历,只能用传奇形容

提到“姓吕的军人”,大家首先能想到谁?是不是他?↓↓↓500

不过我们今天要的这个人,不是吕布,但他和吕布一样,有着“开挂”一般的传奇。不仅神出鬼没,骁勇善战,1打27还能全身而退。没错,他就是吕俊生。(小兵兵真没查到他和吕布有血缘关系)500

▲吕俊生的照片,其胸前挂满了各式勋章奖章吕俊生,1907年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县前青峪,自幼家境贫寒,没上过学。13岁时即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到武安县学徒钉鞋。长大一些后,吕俊生又开始倒卖羊皮、当长工、做一些杂活,什么都干过,遍尝了社会的辛酸。500

▲和李云龙一样,泥腿子一个1937年,新生的八路军东进太行山,那时已经30岁的吕俊生放下工作,毅然从军抗日,参加了八路军129师部队。对,就是李云龙独立团在的那个129师。

500

▲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左起第五位)在视察关家垴战场虽然吕俊生家境不好,从小没有吃过什么有营养的好东西,但他身高异常魁梧,达到近两米,且浓眉大眼,性格刚烈,孔武有力。按理说,三十多岁的人了,已经错过了当兵的黄金时间,身体素质自然不如十几二十岁的毛头小子,但吕俊生却身强体壮,在队内就是打架的一把好手,经过刻苦的训练,很快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战士。500

对于即将到来的战斗,训练有成的吕俊生无比期待,终于,这个机会到来了。1938年底,日军进抵夏津。驻扎在附近的八路军129师部队,与日军部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大家要知道,1938年的日军甲种师团战斗力,与太平洋战争打响后,留在中国的守备师团战斗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些在战前就参加日军长期整军备战、装备最先进武器的,都是受军国主义影响最深的人,战斗力非常强悍。500

▲1938年的日军在中国举行阅兵庆典日军在进攻德州时,德州守军韩复榘部第81师第450团(韩部精锐)死守阵地五天五夜,最后自团长以下几乎全部殉国。据说,就是这一仗把时任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打怕了,下令放弃济南,撤出山东,最后落得个被枪毙的结局,由此可见当时日军甲种师团的战力。

500

▲侵略山东的日军板垣师团装备精良,士气高涨但吕俊生并不惧怕这样的日军。据吕俊生的战友后来描述,战斗打响后,由于日军反复冲击,几轮反击后,八路军部队的弹药很快就打完了。而日军还在潮水一般的往上冲,眼看着就要突破我军阵地,吕俊生提起上了刺刀的步枪,迎着小鬼子明晃晃的刺刀就冲了上去。

500

▲影视作品表现的吕俊生两队人马白刃战,一时间,阵地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兵器相击之声和嘶吼怒骂之声不绝于耳。吕俊生手提刺刀,在敌军阵中几进几出,就像真吕布一般来回冲杀,一连刺死27个鬼子兵,身上3处受伤。但他死战不退,一直坚持到战斗结束。500

这一仗,吕俊生被评为一等战斗功臣,名扬整个东进纵队,连129师师长刘伯承元帅都知道他的事迹。由于他人高马大,身形魁梧,人送外号“老蒙古”,指其如名震欧亚的蒙古骑兵一样骁勇善战。此后,在山东双庙的战斗中,吕俊生又独自一人在敌人密集的机枪火力封锁下,用手榴弹硬生生打退了守敌,为前进部队打开了一条道路。

500

由于战功卓著,1938年底,吕俊生被破格提拔为冀南军区青年总队通讯连连长。虽然当了连长,但他仍然冲锋在前,敢打敢拼,在一年多的战斗中仅自己一人就打死打伤日伪军六十多人,荣立大功两次,一等功两次,受到全军通报表彰,被誉为“常胜猛士”。

这个时候,吕俊生作为英雄个人已经名扬全军,成为我军军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但他的“开挂”人生远不止于此……500

吕布虽然自己个人勇猛,但是有勇无谋,带兵打仗不行。而吕俊生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战士,更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官。他常对战士说:“作为一个战士,就要随时准备牺牲生命!”1940年,“百团大战”开始,吕俊生部奉命作为尖刀连攻打石家庄高邑。500

战斗中,敌人有一个碉堡位置比较刁钻,碉堡内的机枪一直在火力压制,打得进攻部队抬不起头来,多名战士中枪负伤。吕俊生冒着弹雨冲到碉堡前,顾不得敌人还在开火,硬生生用手握住打得滚烫的枪管,把机枪从敌人手里抢了出来!进攻部队抓住机会发动冲锋,一举击退了敌人。500

▲记录吕俊生英雄事迹的书籍高温的枪管直接把吕俊生的手皮融化,黏在了枪管上,撕都撕不下来。但仅仅在卫生员简单得处理了伤口后,吕俊生就又随部队向前推进。

500

▲马克沁机枪,没打多少下,冷却水就沸腾了此后的闫家庄之战,更是创造了一个像“抗日神剧”一般的“神话”。吕俊生带领所部一个连,巧妙利用地形,合理使用战术,有层次地分段使用火力,狠狠打了一个伏击战。一仗下来击毙日伪军108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我军只有一名战士被三八步枪子弹打了对穿,负了轻伤。这一战在全军范围内都引起了轰动,上级专门召开表彰大会,授予吕俊生“英雄连长”称号,并授予他所在的连队为“英雄连队”。

500

▲吕俊生家属保存的部分军功章和纪念章此后,吕俊生一直活跃在战斗前线。在十四年抗战中,吕俊生先后任战士、队长、连长、副营长等职务,荣获8次“战斗英雄”光荣称号,荣立8次一等功。1950年,他还作为军队系统代表,出席全国群英会,被评为全国战斗英雄,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500

▲1950年全国群英会现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战争结束后,“活吕布”也回到家乡。吕俊生转业回家乡后,热心家乡建设,担任过大队党支部委员,每个月主动捐出大部分工资,一家人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吕老一直教育儿女“绝不居功,为自己谋取私利给政府添麻烦”。500

▲吕俊生的后人在给当地学校的少先队员讲述吕俊生的英雄故事1970年11月22日,当地革委会组织集中观看抗战电影。吕老看到我军战士奋起击退侵略者的片段时朗声大笑,无疾而终,享年63岁。吕俊生去世后,被安葬在石家庄革命烈士陵园,其无论是最精彩的战斗,还是最后去世,都如同传奇一般,在我军的军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页。这位战士就真的如同吕布再世,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是当之无愧的“兵王”!

古有“兵王”吕俊生,今有“兵王连队”——蛟龙。江湖上一直流传着“蛟龙突击队”的传说:“如果海军陆战队是一支匕首的话,蛟龙突击队就是这支匕首的刀锋”“海上蛟龙、陆地猛虎、空中雄鹰、反恐精英”“上天入海‘四栖’超人”而事实上真正的“蛟龙”,他们的生活与日常是什么样的呢,兵兵收集多方情报,并将精彩内容放入了微信公众号中。微信搜索“诸葛兵”回复“蛟龙”查看兵王背后的故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