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日本人对大唐有蜜汁迷恋?为何杨贵妃在日本这么出名?
这个事儿,说起来,和白居易关系大大的。尤其是和他那首《长恨歌》大大有关系。
各位且听我一一说来。这是个非常曲折而有趣的故事。
最近陈凯歌拍的电影《妖猫传》,大家都知道,主角有两个,一个是日本和尚空海,一个是中国诗人白居易。
电影《妖猫传》改编自日本著名小说家梦枕貘的奇幻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剧情也是以两个人追寻30年前贵妃之死真相为线索,展开的一段可歌可泣传说。
日本人对大唐有一种蜜汁迷恋。大唐风范在日本是一种绝对的高级、贵族风范儿。这是因为啊,日本人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关键一步,就是遣唐使,派遣大量人员去唐朝学习各种文化、礼仪以及先进的制度。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奈良、京都城市布局完全是仿照唐长安城所建。
遣唐使其实就相当于日本人的留洋。咱们国家落后的时候,民国,包括改革开放以后,不都派了大量人员去留学,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回来发展自己嘛。
日本人派人来唐朝学习了先进文化制度,回去以后照搬学习,这才走上了开化之路。所以,遣唐使最鼎盛时期,中国的各种先进文化对日本人影响很深。那个时候基本上日本人识字的,都要学中文,有些日本人写的诗不比中国诗人差。
为什么这部电影里的主角是白居易和空海呢?大家想过没有?
空海,历史上确有其人。就是公元804年这批遣唐使的随从人员之一。而白居易(772-846)在804年也正是30出头。小说和电影的故事是虚构的,但这俩人在长安相遇是有历史依据的。
至于小说为什么要用白居易做主角?实在是因为白居易在日本太出名了。太太太出名了。
白居易是唐朝中期最著名的诗人,没有之一。他写的《长恨歌》更是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长诗。当时日本派遣唐使来学习,自然也要学习文学诗歌。白居易这么牛逼的诗人,在日本的名气不比大唐小。
而且,更重要的是,白居易写的诗号称妇孺皆懂,传说白居易写诗要读给邻居老太太听,老太太看得懂白居易才满意,否则就要改。
说的是白居易写诗比较平易近人,不像李白杜甫这两位诗仙诗圣,写的诗可能典故比较多,一般人根本看不明白,想喜欢也喜欢不起来。
白居易写的诗浅显易懂,又写得好,难怪日本人都喜欢了啊。
我给你们举2个例子,你们就明白日本人有多喜欢白居易了。日本古典文学最著名的小说《源氏物语》你们都知道的伐?里面一共引用白居易诗154处。154处啊,大家想想什么概念啊?其中直接引用《长恨歌》的片段更是太多了。
而《妖猫传》的原著小说《沙门空海》其中直接引用白居易的诗歌也是不知道有多少。
好了,我前面说了这么多白居易,这么多《长恨歌》,到底和日本为什么有贵妃墓有没有关系?
有,简直太有了。关系太大了。
关键啊,就是《长恨歌》里面有两句,一句是“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另外一句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这两处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是白居易不忍心在《长恨歌》里面说杨贵妃死了,就传说当时在马嵬坡埋的贵妃墓中,是空的,没有贵妃。贵妃去哪里了呢?说海外有仙山,杨贵妃的死是假的,其实暗地被玄宗派人送到海外仙山去了。
这海外仙山是哪里啊?大家都知道,我们古代的仙山海岛都是在东海,什么扶桑啊、蓬莱啊,都是东海之外。
哎,日本不就是在东海之外嘛。
日本人脑洞大得很。这白居易,说的不就是我们日本嘛。
于是在杨贵妃死后几十年,不管是在唐朝,还是在日本,有个传说就流传起来,说是杨贵妃没有死,是去日本了。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尤其是很多日本人深信不疑。
说起来,这都怪白居易写的《长恨歌》写的太好了。如果对真实历史不了解的话,光是看这首诗,一定会被诗中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感动。这么好的爱情故事,最后女主角,那么漂亮的贵妃死了,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所以杨贵妃逃亡到日本,最后死在日本的传说就这么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日本人还真建了个贵妃墓。
日本好几个地方还有杨贵妃的庙。
整个故事就是这样。
这个传说之所以会代代流传,日本人都相信。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白居易《长恨歌》写得太成功。以至于后来人以讹传讹,因缘附会,把诗里面的“海外仙山”误会成了日本。再就是日本人派遣唐使来学习唐朝文化,把白居易地位抬得太高,所以白居易说的,日本人都当成金玉良言,深信不疑。
哎,话说咱们唐朝的时候是真牛逼啊。到现在日本人对唐朝还念念不忘,不像咱们现在年轻人都在看日本的动漫。
什么时候,咱们才能再发达到唐朝那个程度,叫日本人再过来仰慕学习啊。
(图片为啥不能直接复制粘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