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决战中途岛》,罗兰·艾默里奇——曾经耀人的光彩,有多少是当真属于你?

人生如戏,知之不易。当2009年世界电影票房出来时,罗兰的《2012》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恐怕没有人会想到,之后罗兰的《惊天危机》和《独立日2》却没那么成功——尽管罗兰作为电影导演依然是相当成功的。
把时间放宽到“2008~2010”,再比较那三年的电影,就会发现2008年有两部“作为构建世界一部分”的电影进入当年的票房前十:《蝙蝠侠:黑暗骑士》(第一名)、《钢铁侠》(第六名)。同年还有《无敌浩克》;2010年有《钢铁侠2》(年度票房第六),《阿凡达》(不过目前阿凡达还没有成为“星战”那样的丰富的世界观),这类电影也投入了大量特效,而且和罗兰电影不同的是:这些电影都有一个非常丰富的世界观,而且已经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在角色独立电影或总集篇构筑完成了(《神奇女侠》在《正义联盟》前,不过那时世界观也已经完善了)。500500(截图自维基百科)
有种说法,艾默里奇是受《星球大战》系列吸引成为导演,他电影是属于“大场面的大电影”。这种说法我并不能认同,如果在2009年,确实可以说灾难片是“大场面”,是“大电影”,不过到了2019年了,较新的“漫威世界”“DC世界”或者较老的“X战警”系列,“星战”系列都已经将观众的认知提升了一个台阶,大家都更愿意看原本互不了解的几个较小团队,在各自经历过困难后走到一起,团结地面对强敌,而不是全球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机械降神一样的从灾难中存活。而电影的形式、套路并不是很重要,实际上,艾默里奇的《惊天危机》和《独立日2》更像是没有灾难的灾难片。而灾难片是更偏向单打独斗的游兵散勇,在电影届就的霸主(比如“星战”系列)退场而新霸主尚未诞生时,当然很抢眼,这一轮的重新洗牌已经结束了,打组合拳的正规军能赢才常态,游兵散勇能威风反而是非常时期。就像历史上各个国家互相制衡才是常态,冷战时霸主难以撼动反而是暂时现象(尽管也有几十年,不过从《独立日》到《独立日2》也有二十年了)。500电影届新霸主的诞生并不是艾默里奇走下坡的唯一原因,艾默里奇依然是艾默里奇,但电影观众们却已经升级了。十年前还在上课学习的人变成现在电影消费的主力,这些观众有丰富的知识以及经历,他们明白仅靠部分人是不能化解危机的,这种观念是每天日常所积累的,并不会因为是看电影而改变,明明有更认同其他电影,观众自然不会捧艾默里奇的场。500 不得不说提高了自身水平的观众们刷掉了好多伪科幻的,极大的促进了电影业的发展ԅ(¯ㅂ¯ԅ)

过几天,艾默里奇的新片就要上映了,《决战中途岛》,是个战争片,和艾默里奇很匹配,震撼的片段配上恰当的音乐,观众们像得到刚浮出水面的潜水员那样畅快的感官体验,直到收尾。再以后就渐渐忘了电影细节,不会有“桃花依旧笑春风”或者“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感觉,好莱坞商业片新体系的主心骨已经成型了,十年内不会再重新洗牌或者重新分蛋糕了,艾默里奇就像隋末起义军,遇到了已经击败所有强敌的李世民,其他人自然无法再向前进了。其他的国家——日本,韩国,中国,印度等国的商业片也不是他的蛋糕,而除了商业片之外的电影也已经有自己的导演了,不会有他的份了。500 轮子已经陷入旧的车辙当中了,拔出来很难,何况别的道路上也挺挤的,不是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