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成果出乎预料,明天的美国反对昨天的美国
根据新华社5月12日15点发布的《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国将修改其关税政策,将此前在4月2日对华加征的34%所谓“对等关税”,以及随后加征至145%的关税,调整为24%的部分暂停实施90天,仅保留10%,而我们中方也将做出对等回应,24%的部分暂停90天,执行10%。
然而双方联合声明给出的关税税率,与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的写法又有点不同。白宫公布的联合声明与我们中方公布的联合声明是完全一致的,只有10%,24%部分的相同表述。
但是美国媒体讲的是,美国将125%的关税降低到了30%,而我们中方将125%的关税降低到了10%。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计算方式,这30%中有20%是特朗普在2月至3月对华加征的所谓“芬太尼关税”,再具体一点就是2月初特朗普宣布了10%,3月初又升到了20%。
而我们中方在2月4日就公布了对于“芬太尼关税”的反制措施,对进口自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而到了3月初特朗普又额外加征10%关税后,我国则是对进口自美国的农产品加征关税:对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15%,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10%。
此外还有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光纤产品发起反规避调查、暂停了美国3家企业的大豆输华资质、暂停进口美国原木。当然,这些并非是出于关税原因,而是由于美国企业试图规避反倾销措施,大豆原木则是食品安全和病害问题。
相较于特朗普拿着莫须有的芬太尼问题碰瓷征税,我们中方在2、3月份的反制措施是相当克制的,也没有采取美国那样暴力的全面加征关税。如果按照美国媒体的算法,美方是留了30%,那么我们中方留下的对美反制措施,也超过了那“10%”。
很难说为什么美国新闻同行会采用美方“原145%至现30%”,而中方“原125%至现10%”的表述,要么是数学不及格,要么是断片了,不记得2、3月份发生过什么。又或者美国媒体想带关税民族主义的节奏?用这种计算方式体现出美国又赢了一次?当然我们也不妨预判一下,接下来特朗普找赢的角度,是不是这个角度。
实际上,特朗普会是什么样的反应,才是未来两天最大的变数。《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提到,双方承诺将于2025年5月14日前采取措施。也就是说,美国方代表财长贝森特有2天时间说服特朗普和其他美方官员,执行联合声明提到的举措。
贸易战、强征关税是特朗普先挑起的,我们中方一直是还手反击的一方。现在美国的金融市场爆炸了,想要找中方谈判也是美方先发起邀请的。美方自己挑起的战争,打不来逆风局就想要吃吐了,那句话怎么形容来着?“一松手就吹牛逼,一掐脖子就翻白眼”!特朗普一开始把调子拔高到天上去了,如今投降了,该怎么对内交代呢?
更抽象的是对外,美国好多盟友国家的待遇还不及中国呢。比如说对进口车加征的关税,对钢铁、铝制品加征的关税,日本和加拿大都受着呢,英国之前和美国谈的条件,也没比这次中美达成的条件好。美国一众盟友怕不是要说了,现在你现在中国谈成了,是不是在把我们当宝搞?
说实话,这次中美双方的谈判谈出了这么个结果,实在是过于出人预料。我们中方当然是乐见于美方吃吐的,我们一直以来都是讲贸易战没有赢家,打奉陪,谈门敞开。但美国反对美国的症状,居然这么快就发展到了明天的美国反对昨天的美国,怎么说都有些不可思议。特朗普怎么才能在宣传上回旋180度呢,就让我们看看他的惊世智慧吧。